dt大数据营销,DT是个什么鬼?
这段时间以来,由于大数据的热炒,中国互联网大佬发明了一个新词“DT”,意思是Data (数据技术,亦或Data Times?),他们宣传DT是比IT更高级的时代或更高级的技术。仿佛说IT就OUT了,讲DT就高大上。好像中国马上要从IT时代进入DT时代。
大伙都知道IT即 ,这个概念是全球通用,大家都认可。我从维基百科上,查了一下,还没有DT这个词条,至少说明老外是务实的,至少没有成为普遍替代IT的新概念。
DT这个缩写发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热衷于概念炒作,已深入骨髓的,特别是一些大佬随意解析自己的理解,以体现他们一种引领潮流的“英雄”情节,也是某些人需要夸大“大数据”的“伟大”意义,没有更猛烈的表达了,只能“牺牲”老大哥了。
对数据、信息和智慧这三个概念,其实是有各自的含义,其本身并没有高下之分。试图探究一下。
所谓数据,其实就是数值,是人们观察、实验或计算得出的结果,以数字形式的记录。由于计算机出现,数据就特指可以被计算机接收、处理和输出的信号,即二进制的数字串。数据也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等数字化记录形式。
而“信息”被信息论奠基人香农()定义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 )认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和名称”。
这些定义都很学术化。简单理解,信息就是描述某个对象的属性表达,相对于数据,信息是数据之上的对象和属性,也就是数据的上下文,是数据加上对象或场景。
而知识()是有意义的信息,能够具备对人的行为能力的指引。知识是将信息与数据化为行动的能力,信息及其被处理的过程;要求是有相关性的、个性化的。而智慧甚至是知识的应用,产生了预期的成果的分析、判断和决策。
打个比方,计算机存储的16,12这些数字就是数据,但如果这些数据表达今日深圳的气温最高16度,最低12度,就是信息了。它是由数据16和12,与对象深圳的气温及其上下文(今日)等。
而对深圳气温在16-12度时dt大数据营销,体感温度大致相当于北京的气温10-8度的体感温度,因此需要穿上毛衣了,这就是知识。而与同期历史上的气温对比,可以发现气温变化的规律,从而研究气候的变化。这就是智慧了。
可见,数据是相对于计算机及其存储,而信息关注于数据描述的对象及其上下文,而知识或智慧是相对于人的行为与认知。
在这个意义上说,大数据(Big Data)这个概念发明时,为什么不说大信息(Big )呢?因为大数据核心刻画的是数据在容量()上,不是传统数据处理技术能够处理的,种类()是数据类型的多样性(结构化,非结构化,文字、图像、视频等),核心还是数据的获取、存储、计算等计算机技术属性。
大数据的目标是Value(价值)和(真实性),这其实是知识和智慧了。
大数据的处理技术,本质上还是采用IT(信息技术)来实现了,并不存在数据是比信息更高级、更值得吹嘘的地方。
我查了一下dt大数据营销,网上煞有介事地出现的比较的所谓DT与IT的区别,将DT换成IT更适合,没有任何逻辑,都是作者的臆想和叠加的赋值。就不一一驳斥了。
标签化任何概念,或者盲目包装,无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的技术和新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