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果效应的例子(多案例版)

水凝
水凝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63 浏览

案例1

虽然禁果效应生活中无处不在,你也许根本想象不到,今天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蔬菜——土豆,在刚刚被发现时,就曾因为被当作禁果,才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土豆从美洲引进到法国时,很长时间没有得到认可。迷信者把它叫作“鬼苹果”,医生们认为它对健康有害,而农学家则告诉人们,土豆会使土壤变得贫瘠。

这些“权威人士”的断言,使土豆成了不受欢迎、稀奇古怪的东西。

著名的法国农学家安端·帕尔曼切在德国当俘虏时,亲自吃过土豆。他尝到了土豆的“甜头”,就想回到法国后,在自己的故乡培植它。可是因为那些“权威人士”的断言,谁也不敢种土豆。

后来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得到国王的许可,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上开始栽培土豆。根据他的要求,要由一支身穿仪仗服装、全副武装的卫队看守这块土地,但只是白天看守,到了晚上,卫队就撤了。

这使人们非常好奇,是什么好东西需要卫队这样煞有介事地看守?一定是好东西,才怕别人偷啊。人们这样一想,就猜测土豆一定是非常美味或很有好处的食品,就禁不住想要知道个究竟。于是,他们商量好,到晚上就到那块土地上偷挖土豆,然后种到自己的菜园里去。

结果,土豆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人们发现这是一种风味独特的食品,它没有任何可怕的地方。

正是巧妙运用了禁果效应,激发人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帕尔曼切推广土豆的目的才得以实现。

案例2

比如,历代统治者经常把他们认为是“诲淫诲盗”的书列入“禁书”之列,如我国的《金瓶梅》和西方的萨德、王尔德、劳伦斯等人的作品。但是,被禁不但没有使这些书销声匿迹,反而使它们名声大噪,使更多的人挖空心思要读到它们,反而扩大了它们的影响。

再有,一些家长总是喜欢禁止孩子做这做那,如禁止读不健康的书,不让早恋,不允许玩游戏、网络聊天等,但一味严厉禁止,反而增加孩子的好奇心、逆反心理,使他们在两种心态的驱使下甘冒风险去尝试那些也许并不甜的“禁果”,最终使教育走向了反面。

 

发布于 2022-07-01 09:24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水凝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