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领导权的现实路径
文化领导权理论使得国家统治力量需要关注和探讨如何把一系列占统治地位的价值、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形式整合进一个领导权计划之中。随着个体被结合进消费社会和政治权力,文化领导权往往意味着把个体综合进一种共享的共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文化领导权所具有的重要的理论价值需要通过可谋划、可推进、可预期的路径而获得其现实意义。
(一)重视和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确保文化统领
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事业,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主流意识形态和主导文化具有事关全局的战略性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不仅对于维护政权稳定性意义重大,在对外的影响力和对内的凝聚力方面也凸显出作为一种软实力的重要作用。软实力是一种“使他人想你之所想,欲你之所欲”的实力,美国学者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这种左右他人意愿的能力与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制度等无形力量紧密相关。在全球化时代,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力量。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文化软实力是文化领导权扩大化了的现实结果。“文化既是分裂的力量,又是统一的力量。”在当下,要确保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统领,走出更加坚定有力的文化发展步伐,就需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从国家-文化层面来说,这一统领性的指引即是对文化领导权的一种现实阐释。
(二)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强化文化引导
电视、广播、电影、新闻、出版等文化领域和文化机构,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舆论工具,而舆论工具是使一套特定的社会文化关系制度化的关键。在舆论的现代关系中,一般而言,存在两种不同的、简单化的“公众”:一个是为数不多的“精英公众”,这一群体之所以重要,不是因为数量而是因为其权力和影响力的战略本质;另一个是“大众公众”,他们凭借其纯粹的数量优势来弥补其影响力的不足。对于这两种文化类型的关系处理,就成为新闻舆论工作中配置资源、解决问题的重要内容。“精英”新闻界通常严肃而有力,“大众”新闻界往往娱乐而琐碎,但二者并非相互排斥、极端对立,它们各有不同的文化价值和表征,也在不断的变化和重组中走向新的综合。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随着文化关系的调整和文化实践的推进,新闻舆论工作越发要求文化引导的强化和文化服务的深化。在现实领域,无论是精英还是大众,都必须尊重主导文化的权威和规范。新闻舆论在犯罪和暴力、丑闻和潜规则、轰动性消息和逸闻趣事等“眼球经济”引起大众关注的同时,更应通过自身作为价值代表的媒介来反映公共趣味和价值,确立社会的道德标杆和行为规范。也就是说,要教育、控制、引导和塑造大众趣味和观念,使之趋向“高尚的事物”,维护传统价值和尺度。
(三)参与和扩大文化公共领域,实现文化共建
公共领域关涉的是我们如何在公共场合进行理解,尤其是我们如何相互协商谈判彼此的差异以及决定共同的目标。也就是说,公共讨论是这一领域的主要形式。就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领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目标而言,公共讨论在两个主要的意义上可以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思考。首先,公共讨论本身是文化的,这由社会的共同语言、知识、信仰等等加以保证。此外,参与公共讨论,不管这种参与是诚实地进行还是带着有意的或是无意的结果,都是一种公民权利。公共讨论这样一种文化意识的交流和碰撞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文化领导权“分子式”的传播过程。
公共领域并不等同于公共部门,在这里进行的是公众交往,其间充斥着关于权力和知识的话语。“市民社会”的人民大众通过有效地参与理性批判和争论的公共领域,就是在社会和文化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的“公众意志”。“公众意志”虽然是被理解和被建构的,但会决定性地影响文化的状况以及这种状况的维持和变化潜能。因此,文化领导权的维系和破坏与“公众意志”休戚相关。而这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积极参与和有效扩大社会文化的公共领域,使得积极的、理性的以及批评的、冷静的声音等等都能得到有序表达,我们的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才能有所依循,文化共建才能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