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胎面半成品除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n煲妹
n煲妹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60 浏览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制造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胎胎面半成品除水装置。背景技术:[0002]在轮胎生产过程中,挤出的胎面半成品经水槽冷却后进入胎面裁断时,采用水管为切刀喷水降温,致使经裁断的胎面半成品表面存水多。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海绵辊吸水和直角除水管除去胎面半成品表面的水分,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海绵辊和胎面接触摩擦掉的少量杂质覆着在胎面上,影响胎面质量不符合工艺要求;另一方面,直角除水管胎面除水不净,影响产品质量。技术实现要素:[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轮胎胎面半成品除水装置,其结构简单,除水效果好。[000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胎胎面半成品除水装置,其设有输送带和除水机构,除水机构设有空气压缩泵和除水管,除水管通过供气管与空气压缩泵的排气口端相连通,除水管间隔设置在输送带的上方,且除水管沿输送带的宽度方向上倾斜设置;除水管开设有多个喷气孔,喷气孔斜向下朝向输送带的工作面在宽度方向上的其中一侧。[0005]优选的,除水机构还设有减压阀,减压阀串联安装在除水管上。[0006]优选的,除水管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除水管并联间隔安装在供气管上,且每个除水管串联安装一个减压阀。[0007]优选的,除水机构设有除水管调节装置,除水管调节装置设有固定套管、升降杆、升降导向外套管、第一定位顶丝、第二定位顶丝,除水管套设在固定套管内,固定套管与升降杆固定连接,升降杆套设在升降导向外套管内,升降导向外套管螺纹连接第一定位顶丝,且第一定位顶丝贯穿升降导向外套管后将升降杆卡在升降导向外套管内;固定套管螺纹连接第二定位顶丝,且第二定位顶丝贯穿固定套管后将除水管卡在固定套管内。[0008]优选的,升降杆为圆柱形结构;当第一定位顶丝旋出升降导向外套管时,升降杆可在升降导向外套管内轴向自转。[0009]优选的,除水管为圆柱形结构;当第二定位顶丝旋出固定套管时,除水管可在固定套管内轴向自转。[0010]优选的,除水管调节装置还设有支架,升降导向外套管通过支架与输送带的横杆固定连接。[0011]优选的,输送带为辊道输送带。[0012]优选的,喷气孔朝向输送带的工作面的来料方向。[0013]优选的,喷气孔沿除水管的轴向方向上间隔设置,且朝向输送带的工作面的角度均一致。[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胎胎面半成品除水装置,其设有输送带和除水机构,除水机构设有空气压缩泵和除水管,除水管间隔设置在输送带的上方,且除水管沿输送带的宽度方向上倾斜设置;除水管开设有多个喷气孔,喷气孔斜向下朝向输送带的工作面在宽度方向上的其中一侧,有效的增大胎面半成品表面的除水面积,在压缩空气的喷扫下,残留在胎面半成品表面的水分朝向胎面半成品的一个侧面定向流动,最终被有效吹除,提高产品质量,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两个主要问题。附图说明[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2是图1所示的除水管调节装置安装在横杆上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中标记:1.输送带,2.空气压缩泵,3.除水管,4.供气管,5.减压阀,6.固定套管,7.升降杆,8.升降导向外套管,9.第一定位顶丝,10.第二定位顶丝,11.支架,12.横杆,13.总阀门,14.除水管调节装置。具体实施方式[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和装置,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市售产品。[0019]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胎胎面半成品除水装置,其设有输送带1和除水机构。除水机构设有空气压缩泵2和除水管3,除水管3通过供气管4与空气压缩泵2的排气口端相连通;空气压缩泵2为现有装置,用于通过供气管4向除水管3内提供压缩空气,通常进入空气压缩泵2的空气需要预先除油冷冻干燥。除水管3间隔设置在输送带1的上方,且除水管3沿输送带1的宽度方向上倾斜设置;与除水管3在输送带1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相比,本实用新型将除水管3倾斜设置,能够有效的增大胎面半成品表面的除水面积。除水管3开设有多个喷气孔,除水管3内的压缩空气从喷气孔内喷出,喷气孔斜向下朝向输送带1的工作面在宽度方向上的其中一侧,在压缩空气的喷扫下,残留在胎面半成品表面的水分朝向胎面半成品的一个侧面定向流动,最终被有效吹除,提高产品质量。[0020]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由图1所示,除水机构还设有减压阀5,减压阀5串联安装在除水管3上;减压阀5是现有装置,是一个局部阻力可以变化的节流元件,用来调节进入除水管3内压缩空气,使除水管3内保持所需要的压缩空气压力。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除水管3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除水管3并联间隔安装在供气管4上,且每个除水管3串联安装一个减压阀5;并联间隔的多个除水管3,进一步有效清除残留在胎面半成品表面的水分,提高产品质量。[0021]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由图1、图2所示,除水机构设有除水管调节装置14,除水管调节装置14设有固定套管6、升降杆7、升降导向外套管8、第一定位顶丝9、第二定位顶丝10。除水管3套设在固定套管6内,固定套管6与升降杆7固定连接,升降杆7套设在升降导向外套管8内,进一步优选,升降杆7与升降导向外套管8上下滑动连接;升降导向外套管8螺纹连接第一定位顶丝9,且第一定位顶丝9贯穿升降导向外套管8后将升降杆7卡在升降导向外套管8内;除水管3固定在固定套管6内,通过调节升降杆7在升降导向外套管8内的上下高度,调节除水管3与输送带1的工作面之间的间隔距离,确定间隔距离后,采用第一定位顶丝9将升降杆7卡在升降导向外套管8内。固定套管6螺纹连接第二定位顶丝10,且第二定位顶丝10贯穿固定套管6后将除水管3卡在固定套管6内;通过调节除水管3在固定套管6内的深浅,从而确定喷气孔与输送带1的工作面在宽度上的相对位置,确定位置后,采用第二定位顶丝10将除水管3卡在固定套管6内。[0022]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由图1、图2所示,升降杆7为圆柱形结构;当第一定位顶丝9旋出升降导向外套管8时,升降杆7可在升降导向外套管8内轴向自转,进而通过固定套管6带动除水管3以升降杆7为轴转动,从而实现除水管3沿输送带1的宽度方向上倾斜角度的设置。[0023]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由图1、图2所示,除水管3为圆柱形结构;当第二定位顶丝10旋出固定套管6时,除水管3可在固定套管6内轴向自转,从而实现喷气孔斜向下朝向输送带1的工作面角度的设置。[0024]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由图1、图2所示,除水管调节装置14还设有支架11,升降导向外套管8通过支架11与输送带1的横杆12固定连接;将除水管调节装置14与输送带1相连接,使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简单,设计更加新颖。[0025]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由图1所示,所述除水管3的两端各连接设有一个所述除水管调节装置14,使除水管3在整体设计上更加稳定可靠。[0026]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由图1所示,输送带1为辊道输送带,辊道输送带为现有装置,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维护方便。另外,残留在胎面半成品表面的水分被吹除后,从辊道输送带的滚筒之间的间隙落下,避免积存水分。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在辊道输送带的底面安装与上述除水机构结构完全相同的另外一套除水机构,即在辊道输送带上、下各安装一套除水机构,位于底面的除水机构的压缩空气从下向上,穿过辊道输送带的滚筒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吹除胎面半成品下表面的残留水分,与位于辊道输送带上的除水机构协同作用,全方位清除残留在胎面半成品表面的水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图略)。在辊道输送带上、下各安装的一套除水机构最好上下相对设置。[0027]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喷气孔朝向输送带1的工作面的来料方向。从喷气孔喷出的高压气体的方向与输送带1的工作面的来料方向呈一定夹角的相对设置,增大了高压气体对胎面半成品表面的冲击力,进一步有效清除残留在胎面半成品表面的水分,提高产品质量。[0028]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喷气孔沿除水管3的轴向方向上间隔设置,且朝向输送带1的工作面的角度均一致。沿除水管3的轴向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喷气孔喷出的高压气体协同将残留在胎面半成品表面的水分从一侧清除赶到另一侧,最终有效吹除残留水分,提高产品质量。[00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顶”、“底”、“前”、“后”、“内”、“外”、“背”、“中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备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0030]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发布于 2023-01-07 03:41

免责声明:

本文由 n煲妹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