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武僧玩抖音,灵隐寺小编KPI随缘…“佛系”新媒体,究竟什么样?


没过几天,微博话题 #灵隐寺新媒体编辑KPI随缘# 也冲上热搜,阅读量超1亿。时隔四年,再次发文面向全网公开招人,千年古刹灵隐寺,又一次成功出圈,引发热议。 无独有偶,7月3日,浙江湖州法华寺也面向全网,招聘抖音短视频编导,并给出朝九晚五、周末双休、月薪一万的福利待遇,一时间,羡煞旁人。 

“佛系”新媒体人的工作与生活 晨钟暮鼓,青灯古佛。对大多数人来说,在寺院工作,听起来就像笼罩着一层禅意又神秘的色彩。 截至昨日灵隐寺停止招聘前,已有许多人跃跃欲试,不仅投递简历,还在寺院公众号的招聘推文下,勇敢地留言自荐,其中不乏有企业高管、名校研究生、作家等。 若是问道:如此激烈的竞争,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被我佛选中?灵隐寺给出的答案,倒是听起来十分佛系:性别、年龄不限,不用出家,能胜任工作即可。 为满足自己对在寺院工作与生活的好奇,有人按图索骥,试图从四年前任职灵隐寺新媒体小编的赵莲贵的经历中,窥探一二。 


2、没有KPI,也不用断了与俗世的联系 当年,灵隐寺的新媒体文职人员,主要是负责产出公众号、官网的文字内容,随行采访,寺内活动报道等。 和许多新媒体小编相似,刚入职时,赵莲贵也曾特意问过法师们:对灵隐寺公众号的阅读量与粉丝量有何要求?KPI怎么算? 但法师的回答却是:“不必强求,一切随缘。”

当然,赵莲贵认为,瘦与吃素并无太大关系,主要还是工作压力小,并且,充裕的下班时间,让他可以自由地规划健身与生活。 并未真正出世的“在家人”赵莲贵,有时也会在这略显寡淡的山中生活里,展现自己调皮的一面。(注:在家人是对出家人而言,泛指僧、尼、道士以外的世俗之人。)他会把wifi密码改成“wobuzhidao”,等别人问起时,便一本正经地回答:我不知道。 趁香客进香时,他会在人群中装作若无其事地往香炉鼎里扔硬币,引来现场香客的效仿。这样的“小把戏”,每个月总要玩上几次。
馋虫作祟时,他会想出寺下山,喝酒吃肉。尽管,大师们并不反对赵莲贵过俗世生活,但想下山必须要“闯关”。下山前,大师们会提议打篮球比赛,赵莲贵只有赢了规定的球数, 才能通关。 

工作日想要偷跑下山,见大学女同学时,他还会提前换下工作服,在4点23分,下班前提前溜走。但那一次,“不幸”的赵莲贵出门就与大师撞了个满怀,按规矩,莲贵因翘班被罚款100元。
不下山时,赵莲贵与俗世的联系就是「网购」,上班前、下班后到灵隐寺东厢的收发室去拿网购的快递,就是他参与俗世生活的日常方式。 
篮球鞋、时尚背包、宣纸以及山上必备的吸湿盒……几乎每周都在“剁手”的莲贵认为,网购比下山更方便。
但面对工作时,赵莲贵就会展现他正经、尽职尽责的一面。 在职期间,赵莲贵努力熟读佛学理论,对寺内50余块佛教匾额、典故如数家珍,并且,他还会把寺里的佛教知识通过社交平台分享给网友们。
无论如何,比起俗世中,令人感到苦恼烦闷的“996”,赵莲贵在寺里的工作节奏着实让人羡慕,淡泊、悠闲替代了焦虑。但事少,也意味着薪资不多。 2017年10月,当房贷日渐“掏空”钱包,生活愈发捉襟见肘,赵莲贵选择从灵隐寺离职,曾想“远离俗世”的他,再次选择回到俗世中。走的时候,大师的态度也是十分佛系,“你要走就走了”。 始建于东晋时期的杭州灵隐寺,距今已有约1700年的历史,而为我佛做新媒体的赵莲贵,有缘参与了其中的500天。
被网友在线询问多次是否招人的南京鸡鸣寺,在作出「最近无招聘计划」的声明时,同样也友情提醒了大家:寺院工作并不轻松,不要想当然。
古老宗教与新兴媒体的“碰撞” 自古至今,贸易、印刷、音乐、艺术、广播、报纸等传播手段和形态,佛教在传播中都曾经历过。 依赖于时代新兴的技术手段传播的佛教,有时也是新兴媒介传播的创造者。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代表当时世界最先进印刷水平的,便是佛家的《金刚经》。 “佛教是古老的,但佛教徒是现代的。” 寺院中的出家人,来自于这个时代,自然也要与这个时代的人保持沟通。如今,对佛门寺院而言,为公众解开蒙在宗教表面的神秘面纱、传播正确的宗教理念,最新也最适合的手段方式,莫过于新媒体。 除了面向全网,寻找专业人士负责新媒体的运营,有些寺院的僧人,也会亲自参与其中,在社交平台上,探索创新“弘扬佛法”的方式。 1、少林寺:武僧也是新媒体的研究僧“天下武术出少林、少林武术甲天下”,无论是在历史还是武侠小说中,都以武术闻名天下的少林寺,如今又凭借武术,在抖音平台“闯”出了自己的天下,并拥有了短视频矩阵。 武僧释延淀、释延高、三宝等人组成的抖音“少林男团”,将少林武学、佛法与“晨钟暮鼓”的寺内生活,用抖音流行的音乐踩点、故事段子、剧情反转等方式,一一展示。 他们用“飞檐走壁”的真功夫,模仿创新演员张晋的“一飞冲天”,还原武侠电视剧中的武术动作、为网友带来视觉上的新奇感受,并在抖音掀起了一股“小高潮”。除了高超的少林功夫,简单坚定的僧人生活也令许多人看过以后,萌生对“回归山林,过向往的生活”的渴望。 身处喧嚣尘世中,普通人既对“快意江湖、硬汉武侠”充满好奇,又对“世外桃源”般的山上生活心生神往。但无论如何,这些都是自身难以实现的。 因此,网友们才会对这些感悟人性、净化内心的视频内容,格外上心。 从目前呈现的数据来看,备受抖音用户欢迎的释延淀、释延高、三宝的视频,每条点赞量均保持在数万以上,高则有数百万。 




注:贤二1代 


人们既可以通过与贤二闲聊,排忧解难,也可以在“智慧锦囊”中,寻找到人生难题的答案,甚至可以在贤二的世界里,静心禅修。 龙泉寺的法师,会将生活中积累的蕴藏佛理的对话句子,借助贤二机器僧传递给需要答疑解惑人生难题的众人,贤二用萌萌的口吻说出来,高深的佛法似乎也有了温度。


社交时代,不可或缺的新媒体 从论坛时代,博客时代,到双微时代,再到如今的双微+短视频时代,传播的媒介载体正在不断更新迭代。 这样的趋势下,不仅佛门寺院在主动适应,借助新媒体实现「神格化」向「人格化」的转变,将宣扬的佛理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他领域中,寻求突破的品牌、媒体与个人,也都在积极拥抱新媒体平台,争夺公众的注意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依靠新媒体完成新时代下的转型,在新的阵地继续做正向舆论的引领者。 宝马、迪奥、LV等品牌也在借助新媒体做线上营销,硬广软广同时发力,文字图片视频多种呈现方式搭配,力争在新媒体平台上,获取更多的流量。 此外,新媒体也是孕育优秀个人创作者的沃土,在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一批又一批KOL不断涌现。 新平台+优质内容让这些个人创作者拥有了用低成本获得高曝光的机会,也为他们创造了主要的收入来源。 总之,身处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无论是IP、品牌、媒体、个人,还是人们印象中古老传统的宗教,想要表达想法,传递理念,获取更多公众的时间与注意力,都需要借助新媒体。 毕竟, 我佛想要渡的世人,如今都在用新媒体。参考资料:1、《千年灵隐寺与90后网红赵莲贵》,人物2、《90后小伙入职灵隐寺一年瘦20斤:8小时上班制,KPI考核随缘》,封面新闻3、《灵隐寺新媒体编辑KPI随缘,90后小伙入职1年半瘦了20斤》,潇湘晨报4、《还记得那位灵隐寺90后新媒体小编吗?他“还俗”了》,澎湃新闻5、《我在灵隐寺做新媒体:月薪五六千,KPI一切随缘》,猫哥BroCat,新榜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人物、澎湃新闻、封面新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