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脸摁在地上摩擦的沟通
小丰的小灶班里,总有些各方神圣分享的图片。从小住带花园的房子用独立的书房在花园里做作业长大了他自然知道该和谁交往住在这里就是几百万的信用额度在朋友那里你的话一言九鼎从同学家做客回来他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父亲是多么优秀的一个人开始并没细看,后面看到不少人都在吐槽:都认为这几段文案,写的就像主标题说的意思。因为常去售楼现场,知道很多销售策划对广告公司的腹诽:-你们做出的东西,放到现场对目标客群毫无沟通力,只会做那些让人熟视无睹的句式;-你们根本不了解目标客户触景生情下会有什么心思;-你们也根本不知道在这个最短距的逼定沟通上,让这些人看到些什么,才可能会对他们的购买行为,产生些只有广告才能做出的压力和影响。比如头一个,用这样的摆架形式,放在正好让目标客刚看完花园洋房走出来的地方,这些不发出任何声音却比售楼员在一旁喋喋不休介绍巧妙太多的文案,就很可能让这些人瞟进心里,正好家里有这样的孩子,如果现在拥有了这个,确实会让将来不可限量,将心比心的默化之下就有可能冲动起来。次一个的文案,背后可能埋伏了一些大数据研判。这个地段的这个房子,所费应该不菲。物业都是代表身家的,如果入手,在银行办卡就会有更大额度,做生意的人就能够利用信用,做更大的事,赢得更多人脉。所以这段文案的洞察,也只是诉求给正好有实力买这所房子的人看,所以这样的「路牌」,放置的也只是私家的花园路边。「你懂的」,不用大家都懂;也不是显摆着让不是目标客的看客感觉被侮辱。不知道这家广告公司的文策「在这里可以自荐认领一下」,是不是终于被忍无可忍的甲方营销逼开了窍,还是一种压力山大的共同心态下的落地飞行。总之,我们之前鲜少看见这样的分众窄告式文案。这可能会开一条先河,让苦无出路用乙方用得火大又始终不知如何撕开「两张皮」的甲方,开始看到一些广告文案在地的沟通亮点。甲方每每愿意签出一年度的服务合同,所为何来呢,所有的形象铺垫和营造,都不是为这最后的临门一脚取得实质性突破么,如果乙方到了此时还是「你在火里我在水里,俺站在城楼看风景」,还是用之前的套路换几个马甲来敷衍塞责,在这碎片化甚至粉尘化的沟通语境下,那些到皮不到肉只是朋友圈到朋友圈的高大上包装腔调,就会让甲方生出杀心。最后一个呢,也有换位思考的透视。有的家庭不止来一个人,也不止来一次,来的人中也有长大了的影响决策者。这些人对自己所要有的空间,也开始有了感受和发言权。TA的意见和建议,不仅会让TA有面子,还会让家长也倍感荣光。现在是一个不是我们说什么就所有人都会听的时代,如何相对精准的把想说的话,有效传送给正好路过当下的需求者,尤其是现在地产广告公司研判作业的重中之重,你帮到对方你就活下去,你帮不到就可能立马或稍后出局。看到的这三个「路牌」,由此思路下去,还可有更多延展。当然,也还可以写更好文案。只是,我们可能需要端正的心态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和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
文字写完第一稿的时候,哐说又看到第四张图。
价格是帮你
筛选邻居的第一门槛
不是说有钱就是素质高
但思想层次低了
是赚不到钱的
想起昨天沈斜飞也看过初稿说,这组啊,怕是成都实效吴昊他们观念研究院写的,而且原始文案是个PPT课件呢。
一下觉得此事更有趣起来。沈说,实效因为真深入营销,所以早不与广告为伍。他们叫价都过百万。
这一说让人不知如何判断好了,是实效让课件下台上了营销沟通场?是它广告公司冒用结果一试就灵?是分销公司觉得好自己用出来?
不知道归不知道,但不管谁用了,在现下的营销环境下,终有人把这些洞察当作广告沟通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