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销售渠道策略应该这样选
很多人都知道集客营销需要产生优质的内容,但是优质内容也需要合适的渠道相互配合、相互成就。如果说内容是集客营销的核心,那么渠道就是内容外推的基础,匹配度高、效果显著的渠道是可以对内容触达效果产生1+1>2的效果。
因此,很多公司都设立渠道运营这个岗位。什么是渠道运营?就是选择最优的渠道,花最少的成本引来最优质的流量。不同的行业,渠道运营内容应该也有所差异,不过基础的、最根本的内容大差不差——找渠道、对接渠道、各渠道发布内容、数据整理与分析、内容优化等,环环相扣。
一、渠道调研
目前市面上渠道类型有很多,内容分发渠道、社交媒体平台、垂直媒体以及国内所有从事运营工作的人员都不会放弃的一个渠道——微信生态圈。在众多的渠道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渠道定位,初步就可以减轻筛选目标客户的需要花费的精力。
在选择具体渠道时,我们可以根据自身公司定位选择渠道,分析渠道偏爱的内容类型和风格,充分了解渠道的偏好——每个渠道都有自己喜欢的风格和推送机制,比如同为视频平台,抖音、视频号和b站的偏好和分发机制就已不同,如果你仔细关注在同时在这几个平台具有较好粉丝量的账号,会发现他们所发布的视频都会根据平台的偏好有所调节。
除去根据自身公司定位会影响渠道的选择,渠道开展的目的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以引流为目的推广,垂直媒体相对其他内容平台,目标用户更为精准,这是众所周知垂直媒体的优势,但是再仔细了解垂直媒体的机制,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平台对于推广之类的话语都会有着严格的限制,并不符合我们这一最终目的。因为,我们在针对引流这一目标时所选择的渠道选择,可以将垂直媒体这一渠道放于备选。
二、渠道对比
在确定几个渠道之后,我们需要评估如果把内容投放到这些渠道将会产生的效果,从而可以有选择性的分担我们的运营维护的精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估:
1、分析你的竞品公司渠道效果
现在想要找一个完全没有被尝试过的新渠道,比较困难,在你思考新的渠道时候,你的竞品公司也在思考。但是通过竞品公司观察渠道成效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特别是对于初创公司来说,竞品公司走过的路踩过的坑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2、花费成本
成本是整个渠道选择中比较重要的考量,很多企业在渠道投放的时候,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会考虑花费一定的费用。在这时,需要你仔细了解需要的费用以及能够享受的合作权益,仔细确定合同内容和付款信息,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确定排期!每个好的渠道都会有无数个竞品与之合作,你需要根据自身的产品合理安排排期,争取实现最大化的投放效果。
三、渠道投放
在对于符合我们需求的渠道进行一系列调研后,我们可以开始着手考虑如何在渠道进行投放,与之合作。
渠道有多种合作方式。比如针对一些行业内比较有影响力、投放效果相对稳定的渠道,很多公司都会选择年度合作,年度合作可以减少多次签合同进行多次付款流程的操作,比较方便。
不过,往往一个渠道一年内的投放效果也是有好有差,为你服务的力度也是有强有弱。如果选择单次合作,虽然投放效果较好之后考虑再度进行合作,程序上比较麻烦,但是你可以跟对方在沟通和配合度上提更多要求,并且允许单次合作的渠道,往往只有一个网站或者公众号,对接的业务和程序不会过于复杂。另外,对于公司本身来说,单次合作所需要的承担的成本投入风险也更低,可以通过近期投放效果考虑是继续合作还是及时停止。
对于更多资金周转没有那么富裕的公司,往往会选择资源互换。以公众号为例,我们会经常看到公众号推送别的公众号的文章,这其实就是资源互换。不过这种资源互换在合作之前最好先做好调查,二者最好处于同等量的用户基数且双方定位属于互补状态最好,否则对于你本身来说,可能会达不到期望的效果。
四、评估效果
内容在渠道投放完成,我们还需要及时跟进,最直观的评估渠道运营效果就是查看不同渠道反馈的数据。MarketUP可以在后台设置不同的渠道,根据不同渠道生成不同的链接,在内容发布时嵌入不同渠道的链接,就可以在后台统一查看和对比各渠道的运营效果。
在评估效果的时候,我们可以关注这些数值:
1、关注率
像MarketUP这种针对TOB企业的产品,往往会选择将用户沉淀到官网或者公众号。想要让用户一下子就直接进行付费进行购买是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渠道在用户脑中留下关于我们产品的印象,或者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进一步了解我们的产品。
2、注册率
光有关注度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当用户在MarketUP官网申请注册,真正体验和使用了产品,才能真正明白这个产品能为他带来什么,是否真的符合他的需要。当用户注册使用产品,对产品有真正的使用认知之后,销售可以积极去了解用户的倾向和积极转化。
3、付费率
付费率应该是每一个项目执行时的最终目标,在这之前做的所有操作,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成单,完成最终转化。与之相应的,续费率也会是一些公司会重在考虑的。
渠道运营是一个需要大胆推测、精准确认的过程,大胆的列出可以尝试的渠道,然后通过A/B测试不断验证和测试是否符合我们的需求,是否值得进一步花费成本进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