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份冰激凌,多放香菜多加辣

zombie
zombie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39 浏览

来份冰激凌,多放香菜多加辣

01

作为一个“不吃香菜党”,前几天被朋友@了五百遍麦当劳的新品。

这波猛烈的宣传着实引发了自己的PTSD。

这么一想最近麦当劳好像总是喜欢选一些颇有争议性的佐料。

从以前的油泼辣子雪糕也好,还是这次的香菜雪糕也好,突出一个不按常理出牌。

不管你是爱吃还是不爱吃,初看之下“什么玩意?”的疑问会立即占据你的大脑,

当你希望将这个突然之间打乱你上班节奏的东西从脑子里抹去的时候,

内心中不断躁动着的却是对猎奇事物所抱有的好奇心。

在意地不得了,慢慢地你下班就只剩下一个念头了,哪怕是看看它有多难吃。

随便在社交平台上搜一下——

有“以身试毒”,最后建议请你讨厌的人吃的。

有大呼上当,称其“毁天灭地”的。

也有“客观评价”,最后得出“不管是喜欢吃香菜还是不喜欢吃香菜的人吃了都会沉默”这样的结论。

除了麦当劳,其他的连锁快餐店似乎也不甘落后开始了整活。

比如汉堡王的这个干脆面汉堡,也有不信邪的勇士上前一探究竟。

网友在疑惑和愤恨中发出了灵魂质问:照理来说两个东西分本来都特别好吃,怎么放在一起会这么难吃。

除了快餐界的巨头们,一些奶茶店也很喜欢整活。

仿佛为了贯彻他们“万物皆可杨枝甘露”的理念,7分甜就出过一款小笼包杨枝甘露。

而“这位更是重量级的“——

。。。。

这种将天马行空的创意不禁让人怀疑他们的品牌策划是不是有从国内大学食堂的名菜“月饼炒辣椒”中获得了灵感。

对于研发“暗黑料理”孜孜不倦的追求,或许全世界都是共通的。

前段时间日本发明的珍珠麻婆豆腐和草莓麻婆豆腐,就让中国网友们看得拳头都硬了。

在快餐界也不甘落后,有着“工匠精神”的日本人,并非只让暗黑二字停留在概念上,而是从外观上就实现了再现。

日本汉堡王的黑汉堡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当然你这么看宣传图好像还可以,至少量大管饱。虽然溢出的黑色酱汁还是让人感到san值狂掉……

实际拿到手后,大家发现差不多全是这个样子的,这时候大家才发现,海报里的汉堡或许和“方便面包装上的内容物仅供参考”一样堪称世纪骗局。

如果说干脆面和香菜至少还是“可以吃的东西”,肯德基推出的六神花露水联动咖啡,就已经让我深感“这对人来来说还太早了”。

再到后来,饮料界也加入了战局,不过这个联动当时真的没少挨骂。

02

你说这些个营销翻车了?

你为自己失去的几十块钱痛心疾首。

你不解他们为何做出如此黑暗的料理来自砸招牌。

你还在担心开发出这些东西的产品经理会不会月底就卷铺盖走人。

我想不尽然,有没有一丝丝的可能是,他们是故意做成这么难吃的。因为这样才有话题度。

无论你是亲身去尝试一下,还是拿出来祸害你的朋友,对他们而言宣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到了这个流量至上的年代,说到底“黑红”也是红,正是因为这些猎奇料理的出圈,相当于请了一大堆“自来水”免费为他们做广告。

这种屡试不爽的伎俩得以多次奏效,说白了就是并不是因为品质,很可能仅仅只是因为“猎奇”而“热度高”。在当今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这一点尤其明显。

商家将初看之下毫无关系的两个东西组合在一起,不仅能够迅速提高产品热度,并且营销成本低、效率高。

前几天看到知乎上的一个分析数据:

据识微商情的统计结果,2022年2月19日9点—21日16点间,香菜新地的舆情信息总量达2.8w+。

从平台热度分布来看,社交平台成为主要热度聚集区,占比高达94.8%。资讯APP和视频平台次之,分别占3.5%、1.5%种草属性明显的小红书与B站成为其中的重点平台。

从情绪占比来看,网友对香菜新地的评价以占比47%的正面评论为主;中立和负面情绪另占42%、11%。

到这种地步,这个新品到底好不好吃已经不重要了。

这一波,他们在第五层。

能作为一个让当代年轻人再度入店的理由,这些暗黑料理们本身就已经完成了它们的使命。

麦当劳于1990年来到中国,在深圳开设中国第一家餐厅。

肯德基于1987年来到中国,在北京前门开出中国第一家餐厅。

这些快餐店进入中国也已经三十多年,随着门店的“遍地开花”和我们逐渐提高的消费水平,它们早就已经不是许多年前的“稀缺品”,而成了很多人平凡琐碎日常的一部分。

这时候它们所要考虑的,便是如何再带给我们新鲜感。

于是它们开始做出了许多“本地化”改良,比如老北京鸡肉卷、比如嫩牛五方。也难怪谷爱凌会感叹“中国的肯德基比美国好吃多了”。

近年来它们另一个更明显的营销方式就是想尽办法去讨好年轻人。

推出猎奇口味的餐品自然是其中之一,通过玩梗让自己标志性的宣传语在年轻人群体之间疯狂扩散也成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

毕竟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

借助着互联网的传播力,从此“疯狂星期四”不是一个人的独舞,而是一群人的狂欢。

除了用玩梗的形式和年轻人为伴,对年轻人喜欢的要素进行联动,也成了他们讨好当下年轻人的一种方式。

虽然类似的活动总是令人褒贬不一。

比如曾经快餐店们纷纷请国内的流量明星代言,甚至还有买套餐赠送周边,让我这种平时不追星的人着实感觉有点尴尬。

某次回国刚下飞机,饥肠辘辘的我走进了快餐店。很想吃某一个新品,却只包含在国内某个流量明星联动的套餐里,于是出现了如下对话:

我:我想点一个这个套餐。

店员:现在点这个赠送XXX海报和徽章XXXXX。

我:我可以不要这些送的东西吗。

店员:不可以。

我:

后来想想大概是因为店家害怕店员们自己留下来转卖才不得已定下的条例吧。

至于另一个用力过猛的例子,大概是之前肯德基联动《原神》的那次活动。不知道让多少二次元在喊出那句“异世相遇,尽享美味”的口号之后深感社会性死亡。

大概是主办方错误预估了前来的人数造成场面混乱,也造成了那次活动举办并不圆满。

为了讨好年轻人,却因为联动让“路人”尴尬,想要用玩梗来出圈也终究只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此一来,可能也就是“暗黑料理”会在多次试错中脱颖而出并且时至今日被各大快餐店屡试不爽的原因了。

就算难吃又如何呢?活动期间结束了这个餐品就会在菜单上消失,到时候留给我们的只剩下一个接一个的都市传说。

03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想起来,我小时候真的很爱吃这些所谓的“洋快餐”。

我至今还记得,小学的时候本地没有麦当劳,想要一个儿童套餐里附送的玩具都要靠大人带回来。一旦有了它,至少在一周的时间里,我都能成为班里“最靓的仔”。

我至今还记得,当本地第一次开了个肯德基,有一个前一百名顾客送哆啦A梦书包,奶奶为了我早上五点就出门去排队。

我至今还记得,当初要期末考试考语文数学双百才会获得一次父母带我去吃洋快餐的机会。

我也不会忘记当初“退而求其次”用零花钱吃了华莱士,最终在马桶上化身为喷射战士的痛苦回忆……

但直到现在,那些惊喜和感动早就已经荡然无存。它们在我成长的岁月中也从奖励变成了社畜们单纯“午餐想不到吃啥”的备选答案之一,不免让人有些怅然若失。

但即便如此,时至今日,我还是很爱这些“垃圾食品”。

就像著名的“麦当劳曲线”那样,人对于连锁快餐来说,我们的感受永远都在“我就喜欢”和“再也不吃”了之间反复横跳。

或许社会发展的变化来得太快,让年轻人忧悒又彷徨,每每感到被生活欺骗和被变态考核制度套牢。前方有望不到的目标、指标、任务和应酬,身边有数不尽的来自同龄人的攀比,来自父母的压力。

退而求其次,能在好友@你的时候想起这些洋快餐,感觉到受骗上当发微博大骂一番也好,品牌需要我们这些“自来水”带动热度,我们也能够在“受骗上当”后跑到社交平台破口大骂来舒缓压力,很少有比这个还廉价的自我安慰方式了。

或许唯有在这个时候,辗转于大城市的车水马龙之间,活得像是一句标语押韵而又服从的我们,会稍微想起一些曾经的情怀和梦想吧。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觉得不送水浒卡的干脆面汉堡,根本就没有灵魂。

-END-

发布于 2023-01-14 18:18

免责声明:

本文由 zombie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