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人参推广文案 长白山人参文化

yoch
yoch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47 浏览

编者按:

临江地处长白山腹地,森林资源丰富,为人参的生长和繁育提供了绝佳的天然条件。远在一千多年前,临江先民便广泛应用人参。

唐时期,为了朝贡包括人参在内的大量东北贡品,渤海国还开拓了一条经由神州临江俗称老道槽子的东朝贡道。为向唐朝贡送个头大、分量重的人参,临江先民已采取了移植“秧参”的办法,使小野山参长大。大规模的普遍野山参驯化、栽培始自清前期。

由于清廷将吉林人参列入主要贡送品,交纳数量累年递增,采办贡品的衙门和地方官吏即使向民间把头搜刮以及“官雇刨夫”采挖也难以如数交差,于是以园参驯化野山参的历程便应运而生,称为“秧参”。清政府对山参的驯化和培育开始是反对和限制的。他们认为用“秧参”(放山人把小野山参移至园内栽种)进贡是欺君行为。乾隆四十二年(1779年)清廷申令:“收买秧参栽种,以及偷刨参秧货卖,即将此等人犯严拿究办,一律治罪。”但是,随着清廷不断地调查、研究、考证,他们也渐渐地认识到由野山参而转化成园参的培驯确实是保护自然和认知自然的一种良法,而且园参那时已逐渐地具备了与野山参同样的功效,于是,清廷于光绪七年(1881年),由吉林将军铭安上奏朝廷:“弛禁秧参,与诸草药分别抽收税课......”至此,临江长白山人参开始了大规模的野山参驯化的历史。清中期,临江野山参向园参转化的过程已初步完成,并积累了丰富的人参培育、栽种和采挖山参的经验。

临江地区的劳动人民在近千年采挖山参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民间习俗,口传心授,世代相传,早已成为长白山放山人共同遵守的习惯和规则,由此产生的信仰、思想品德、道德规范、环境意识、价值认同和传统技艺,极大地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理念,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习俗理念并升华为一种独特的人参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人参,百草之王,中药之首,是关东三宝的中的第一宝。长白山人把山参称为“棒槌”,把进山采挖山参称为“放山”。人参根据生长年头分为“三花儿”“巴掌(五叶儿)”“二角子”“灯台子”“四匹叶”“五匹叶”“六匹叶”,最大的是“八匹叶”。八匹叶人参主茎长两层叶子,称二层楼,每层四个叉--四匹叶,两层四匹叶相加成为“两层楼八匹叶”,极其罕见。五匹叶以上即为大棒槌。

在人参文化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独有的人参文化习俗,包括专用语言、行为规范、挖参技术、各种禁忌、专用工具等。采参工具有鹿骨钎子、索拔棍、快当刀、快当斧子、红绒绳、油布、铜钱等。入山时,采参人都带着小米、咸菜和炊具。祭山是山里人进山采参活动必备的一种祭祀仪式。在长白山放山的人,对老把头处处尊崇,事事不忘。放山前要拜把头庙或把头坟,进山后,放山人首先压好“戗子”(窝棚),安排好自己的临时住所,然后就要安排“老把头”的位置,即用三块大石头,在大树跟前搭个小庙,没有石头的地方,用大块烧柴柈子或是树皮搭小庙,放山人称之为“老爷府”,老爷府即老把头祠。立好老爷府,再砍几个明角(松树明子块),插在庙旁两边当蜡烛,上香升纸马。或以草为香祈求老把头孙良保佑,人们往往要在木板或纸张上画出“关老爷”的头像或写上大名,搂土为炉,插草为香,以示敬意。开山时,把头带领大伙叩头祷告,祈求老把头保佑大家放山挖到“大货”(大山参),并许愿如拿到“大货”,回家给老把头上大供。“山神庙”不仅是放山人祭山的重要场所,也是其他林区活动祭祀的重要场所,有些林区其他活动也常以此进行祭祀,既体现了林区人们崇拜神灵驱凶纳福的一种信仰,同时也弥漫着神秘色彩。

如今,随着林区建设的开发和对野生※参把头祭祀地动植物保护的深入落实,“山神庙”这一

古老的场所几乎已尽绝迹,但在林区遗产文化的发展史上,仍有浓重的一笔。在临江地区,挖参通常在谷雨后、白露前这段时间进行。

挖参人进山之前首先要组织拉帮,拉帮由把头负责,把头是一伙放山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把头必须具备丰富的放山经验,懂山规,有挖参技术,能看出哪座山有人参,进山后不会迷路。一般放山者大多为三人、五人、七人或九人,忌二人(怕见财起歹意)、四人(与死谐音)。讲究“去单回双”(回来加上人参成双数),但也有一个人进山采参的,即“单棍撮”。

采参人放山时横排前进,彼此距离约一棍,称为“排棍”;排中间的人叫“挑杆的”;第一次放山的采参人(称“初把”)在边棍和挑杆的中间,也称之为“压趟子”。放山时不准乱喊话,即使看见蛇也不例外,怕分心和迷路。林子密了,几步之外可能就看不见人影,又不许 ※参把头拜山祭祀 乱喊,因此要用索拨棍敲击树干的方法保持联系。放山人绝对不准坐树墩,传说树墩是山神老把头的座位;放山人抽烟称“拿烟”,休息称“拿蹲儿”,吃饭称“拿饭”,睡觉称“拿觉”,改变住处称“拿房子”,意思都是为了拿到人参。

放山人如果发现了人参叫“开眼儿”,要大声喊:“棒槌!”,这叫“喊山”。把头接问“什么货?”发现人瞅准以后就要立即回答,说出几品叶,然后大伙接着说“快当!快当!”(满语,麻利、顺利、吉祥和祝贺的意思),这叫“接山”。如果喊错了,发现的是一棵草而不是人参,也要挖出来拿着。

这叫“喊炸山”了。有时发现的不是一棵人参,而是一片或一簇,就按打头的一棵是几品叶来回答。人参要由把头挖,先用栓有铜钱的红绒绳套在参叶上,为的是给人参带上笼头,怕它逃跑了。也有用草帽盖住人参的。

接着,把头要在人参周围的地上划一米见方的框框,四角插上四个人的索拔棍,称之为“固宝”。其他人点燃蒿草熏蚊虫,以便把头集中精力挖参。挖参时先破土,然后用光滑的鹿骨钎子慢慢地一根一根地挖参须子。把参须周围的土抠净后,再用青苔茅子将参拉出来。随后,用青苔茅子、桦树叶掺上-些原土,把人参包起来,用草绳打成“参包子”,或起一块青苔包在人参上,以保持浆气,撒些起参的原土,外面包上桦树皮。大的参包子由把头拿着。挖完参要砍“照头”,即由把头在附近选一棵红松树,朝着挖参的方向,从树干上剥下一块树皮后,在白茬树干上用刀刻杠。放山的人数刻在左边,有几个人就刻几道杠;右边刻的是几品叶参,几品叶就刻几道杠,这是为了使大家知道这个地方曾经挖过人参,是人参生长区。古老的长白山采参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放山非常辛苦,露水湿、蚊虫咬、荆棘划脸。发财者固然有之,“趟草”者(未放着参)也不乏其人。尽管如此,由于人参价值昂贵,每到放山季节三五成群进山者有增无减。

在长期的放山过程中形成的采参(放山)习俗,如拉帮、进山、抬参、下山、还愿等习俗,成为最初的人参文化的主要内容。同时,在艰苦的放山过程中产生的野山参故事、传说、歌谣等民间艺术形式,如人参故事《棒槌姑娘》《参王与老把头的传说》、歌谣《采人参》等,构成了独特的采参习俗文化。这些采参文化习俗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长白山采参习俗”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于 2023-02-16 11:12

免责声明:

本文由 yoch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