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的创业之路

kelisi
kelisi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01 浏览

创业是件很痛苦的事儿,并且会让创业者不得安宁。越是伟大的创业想法越是会带来挥之不去的痛苦,让创业者彻夜难眠。下面就为大家解开企业家的创业之路,希望能帮到你。

企业家的创业之路篇一

农民出身的杨万学至今仍是一个再质朴不过的人,以至于跟他谈话时我们会下意识地淡化他身家数千万的董事长身份,而把他完全当做一位值得我们敬重、值得外出务工农民及所有创业者学习的榜样来交流。

是的,“榜样”,一位有理想、有魄力、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创业榜样,这似乎是我们所能想到的对杨万学最为准确的定位。

“不务正业”的农村青年

位于天水市秦州区东南部的齐寿乡,是杨万学的家乡。如今的齐寿乡,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以林果业、养殖业发展为特色,以劳务输出为亮点,蓬勃发展的农业乡。然而上世纪七十年代,这个乡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自然条件差,人均耕地少,农业基础薄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饭的苦日子。

1980年,高中毕业的杨万学回到了家乡,然而此时已经有了一定文化基础、正值青春期的他却不可能再像父辈、祖辈那样安于贫苦的现状了。“农村思想本来就保守,更何况在当时那个年代。农民没闯劲,主要还是因为不自信。总觉得自己是个农民,没钱,没文化,要啥没啥,要靠自己发家致富,想都不敢想。”杨万学说,“但那时国家已经开始搞改革开放了,城里到处都在搞建设,急需用人,我就想到城里打工,寻找发展的机会。当然,我也是做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的,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毕竟在那个年代,一个农民不好好种地,跑到外面去打工,是‘不务正业’的。”

就这样,杨万学进了城,从拉架子车打杂、搬运起步,开始了他艰苦的打工生涯。“说句实在话,念过中学的人在当时的农村就算是文化人了,村里人都觉得我一个高中生到城里做小工是‘委屈’了,但我认为只要有实力,干什么都能干出名堂。”杨万学的坚持和自信不无道理。高中毕业的他,思维灵活,遇事肯动脑筋,再加上农民固有的勤恳、踏实、吃苦耐劳,很快,杨万学就在家乡出了名。

“不务正业”的农村青年杨万学带着外出打工挣的钱回到家乡,不仅改善了自家的生活条件,也改变了乡亲们对“进城打工”的看法。“渐渐地,大家看到了进城打工的好处,想出去的村民也越来越多,可他们单独出去闯心里又没底,所以我就把大家组织起来,成立了个一百多人的‘打工队’,利用我打工时积累的经验和人际关系,带大家出去打工。”此时的杨万学,已不再是一名个体农民工,而算得上是位不大不小的施工队负责人了,他坚持边带队工作边学习,努力钻研施工管理、施工技术和各种操作技能,从寻找工作机会,到洽谈劳资条件、领队施工,再到“打工队”的衣食住行,全须他亲力亲为。

带领着这支来自家乡的务工队伍,杨万学去兰州,走西宁,上新疆,到内蒙,修桥、补路、盖房子,几年下来,他们不仅挣到了钱、学到了技术、积累了经验,而且开阔了眼界,将“外出务工”这条路走成了齐寿乡农民脱贫致富的特色路。

1992年,因组织、带领村民外出务工而赢得乡亲们敬佩和信任的杨万学被齐寿乡柳沟村村民推选为新一任村支部书记,成了肩负一村发展重任的“带头人”。见识超前、敢闯敢干的杨万学再次发挥他的优势——多年务工积累的建筑行业经验,带动全村党员、干部,修通了村里有史以来的第一条环村道路。这条路不仅解决了村民多年来“出行难”的问题,成为了村里农产品、农资运输的“主干道”,还为乡亲们打开了一扇解放思想、走进市场经济的改革之门、发展之门。

重回最初的事业——建筑

“从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中期,十几年里,由我带出家乡的建筑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有六七十人,平均每年能带动村里富余劳动力300多人就业,这些外出务工人员的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3万多元。包括我自己家在内,乡亲们的生活条件都得到了极大改善,村里人都说‘过上了以前不敢想的好日子’,但我老觉得心理空荡荡的,好像少了些啥。”杨万学说。

也许出于他与生俱来的“闯劲”和实干精神,也许是多年从事建筑行业难以割舍的感情使然,1996年,杨万学又回到了他最初的事业——建筑行业,受聘于天水市天桥建筑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续写属于他的奋斗史。

与曾经带领百人施工队打工的经历不同,身为正规建筑企业副总经理的杨万学开始全面、系统地了解这个行业,并独立带领、经营公司旗下一支三百多人的队伍,在其后近十年中先后承建了位于麦积区的核工业二一九大队幼儿园、机修车间、露天舞场、体育场、住宅楼等总造价1500多万元的工程,以及总建筑面积8970平方米的秦州区泰山路果品市场住宅楼、总建筑面积6753平方米的阳光花苑住宅楼、总建筑面积13876平方米的中华西路商住楼和总建筑面积6785平方米的盐官仿古群体商贸楼等项目。特别是总建筑面积8538平方米,包括麦积区教育局吴家寺小学教学楼、麦积中心学校教学楼、潘集寨中学教学楼、伯阳中学教学楼在内的一系列教学楼工程,以其优质高效的施工、过硬的工程质量和重约守信的队伍素质备受用户的好评和社会的认可,并受到了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嘉奖。杨万学也在一系列工程的历练中逐渐形成了自己质朴的做事风格:求实、开拓、敬业、奉献。他和他的队伍依靠雄厚的技术实力、精良的机械设备、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在天水建筑行业闯出了名堂,为今后的扩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路,在脚下延伸

2005年,羽翼渐丰的杨万学骨子里那股“闯劲”驱使他做出了一个再次改变他人生,并将在未来影响到很多人人生的决定——创办建筑企业。

“有了自己的企业,就能为家乡安置更多的富余劳动力,培养更多的建筑技术人才,还能全权开发、建设属于我们企业的建筑项目,这就是我当时的想法。”杨万学说。“我在2005年成立正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天塑钢窗有限公司的时候,要不是市、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界朋友的帮助,企业不会办得这么顺利,更不会有这几年快速的发展。”

公司成立以来,先后在天水地区开发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项目,如位于秦州区皇城路南侧的正大花苑小区,占地面积16.17亩,总建筑面积37850平方米,总投资6000多万元,现入住率已达100%,已成为同级别、类型商品房住宅小区的典范之作。

被列为2008年天水十大开发项目的正大?水岸都市商品房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65464.17平方米,总投资达2.2亿多元,该楼盘在设计理念上融合“健康住宅”的理念,将室外空间、室内空间、步行道路、水体景观、绿化空间等有机融合,结合籍河景观带和天水郡湿地公园,营造出新颖的都市大型水景小区。小区内水体叠层,与精美的雕塑小品、花木葱茏一同构成了波光潋滟的生态氛围,置身其中犹如身处水清、岸绿、景美的自然画卷之中。其户型设计追求简洁、明亮、优雅,以舒适的空间感受彰显主人的生活品位,该楼盘一经推出备受购房者亲睐。

2009年3月底,“正大”开始开发、建设位于秦安县的莲花镇综合农贸市场,该项目总投资4000多万元,占地约72.29亩,是一座集百货市场、百货铺面、建材市场、农贸大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农贸市场。项目所在地莲花镇,位于秦安县东北部,与庄浪、陇城、张家川县和清水县相邻,是一个人口较多、商贸经济发展较好的乡镇。该镇原来的农贸市场又乱又脏,道路拥堵不堪,严重制约了当地商贸经济的发展。在市委、市政府和秦安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指导下,杨万学带领“正大”历经8个月的日夜奋战,使该项目一期工程——占地40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的百货市场;224套百货铺面;占地面积1620平方米、可容纳192个摊位的小百货、水果市场于2009年12月全面竣工并正式营业。包括占地32亩、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可容纳118套铺面的建材市场,占地1080平方米、可容纳120个铺位的农贸大棚在内的二期工程,晚于一期工程一个月竣工。这座永久性大型综合农贸市场的投入使用,为当地商贸经济的发展开启了崭新的篇章,赢得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好评。

“我们的项目都是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做下来的,为确保工程质量,在建设过程中工程师、设计人员都会反复论证、完善,至少要先过我们自己这关,才能交给客户去检验。”杨万学说,“这是我做工程的原则。”

至此,杨万学的“正大”经过近5年的发展,已相继开发和建设了四个住宅小区和一个综合农贸市场,征用土地总和达200亩,开发房屋28万平方米,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25%。公司年建设开发总投资达2亿元,年施工总产值达5千万元,年施工能力达4万平方米,仅2009年和2010年就上缴利税4000万元。

新挑战,新征程

近两年,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适应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政策,杨万学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像多年前一样,他再一次走出了天水,但不同的是,这一次,他带领的是一个成熟的建筑企业。

2010年,“正大”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投资了100亩土地,开发建设“至水新城”住宅小区。该项目规划工程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建设周期4年,是一座以居住为主,兼容办公、商业的宜居小区;建筑以高层、小高层和多层相结合,沿街底层为商业配套用房,规划时尚、现代。该项目的开发建设,充分体现了“正大”雄厚的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和设计能力。

谈到近期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杨万学说:“调控政策的初衷和目的都是为了保障民生,对于我们房地产企业来说虽然有一定压力,但也有好的一面。政策挤压掉了房地产行业里的泡沫,大浪淘沙,能继续发展的房地产企业,我相信都是有实力的企业。‘正大’从未考虑转型做其他领域,我们还是要扎根房地产,只不过要调整一下策略。近两年我们的主要精力除了西安的‘至水新城’,就是咱们天水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据了解,近几年随着我市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周边、城市近郊的农村很快被纳入了城市版图。这些被城市包围的“城中村”农民,种地无地,做工无活,生存与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了解除这一难题,我市计划对秦州区的21个“城中村”进行全面改造。

“‘城中村’的房屋和环境都较差,房屋大多是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砖土结构和砖混结构,大部分是上世纪60、70年代建的,存在着抗震和消防等方面的安全隐患。”杨万学说。“我们参与的暖和湾城中村改造项目,不仅改善了村民的住宅环境,让大家搬进了‘新农村’,而且还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过去一家人住的院子,现在可以住六户人,节余出来的土地就为村民们发展副业提供了条件。回迁户还利用补偿给他们的底层商铺搞农副产品加工、工业零部件加工,或者开办超市,积极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活条件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我来自农村,对农村的感情很深。我们企业能参与‘城中村’改造项目,为村民们做点实事,我很高兴。”杨万学的质朴一如当年。

执信义,行天下

“杨总是一个做事务实、决策民主,具有很强人格魅力和领导魅力的人”,这是员工对杨万学的评价。而杨万学则认为,“企业的壮大,是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不过是把大家的努力聚在一起去完成一份我们大家认同的事业罢了。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和‘责任’,要以实力为‘信’,以专业和敬业为‘义’,执信义才能行天下”。

“首先要守法经营,要讲诚信,保证质量,这是大前提。”杨万学说。“特别是我们建筑企业,我们的工作关系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一定要保证工程质量,一座房子一定要保证施工者和使用者的安全,树立我们负责任的企业形象。这么多年,我们的工程从来没有因为质量问题而损害使用者的利益,我们的企业也从来没有拖欠过职工的工资;第二,要科学管理。虽然我们是民营企业,但是我最反对‘搞家庭式经营’那一套,‘裙带关系’可以说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要团结、发展一个企业,不是光提高福利待遇就可以的,还要增加‘感情投资’,善待农民工兄弟。我也是打工出身,最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其实很简单,一是受尊重,二是有发展的前景。”

为此,杨万学不断增加对员工的教育投资,积极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安全常识等知识的学习班,在让务工人员掌握技能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增进务工人员对企业的感情,有效地减少人员流失。建立科学、公平的用人机制,提拔优秀农民工担任企业骨干,让大家看到工作希望,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近两年,企业还多次邀请市委党校老师为300多名员工授课,不仅提高了公司员工的素质,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还为更多有胆识、想创业的人打开了思路、增强了信心,实现了发展壮大企业与带动乡亲致富的共赢目标。2012年,正大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荣获了“全市非公有制企业示范党组织”和天水市秦州区非公有制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殊荣。

不仅如此,据记者了解,近年来杨万学的企业共吸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33人,安置高校毕业生15人,就近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610多人,带动运输、餐饮、建材、装修等行业就业岗位400多个。而作为天水最早一批通过外出务工成长起来的劳务经济带头人、民营企业家,杨万学积极在家乡投资兴业,支持公益事业。2007年,他投资300多万元在家乡兴建了机砖厂,年产值数百万元,吸纳全乡富余劳动力400多人就业,解决了一部分人出不了村、离不开家、没有经济来源的老大难问题。此外,为了建设家乡、发展家乡,杨万学慷慨解囊,累计出资22万元用于家乡学校建设教学楼、抗震救灾、资助农村贫困生、修路、开发旅游资源。

现在已有上千万资产的杨万学仍保持着农民的质朴本质,不求锦衣玉食、豪宅名车,但作为政协委员的他却时时心系农村的发展,“致富思源,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是我最大的心愿。”杨万学说。

杨万学脚踏实地三十年的奋斗之路,几乎与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他的经历,见证了天水最初的农民务工潮,见证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见证了我市浩大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这三十年,说起来不算短,也走得很不容易,但我觉得我还有很多事要做,这条路我才刚刚走出点成绩,现在正是要打起精神好好往下走的时候。”如今刚满五十岁的杨万学将继续发挥他作为“创业榜样”的光和热,继续用他的奋斗史鼓舞千千万万务工者,用更加令人瞩目的业绩回报社会,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

企业家的创业之路篇二

杨生军:创业路要多一些等待和坚持

2011年初夏的一天,在湟中县田家寨镇一个宁静的山村里,杨生军站在新建成的猪圈旁,仔细地观察野猪仔的生长情况。他一身风尘,黝黑、瘦削,与两年前那个白白净净的军人相比,几乎判若两人,只有坚毅、明朗的眼神依然显示着他的个性。

宽敞 规整的猪圈里,几十只健壮活泼的野猪仔,野性十足地挤来挤去,抢食饲料。

这就是杨生军现在的事业:全省首家野猪养殖场。为了这个选择,他付出了许多许多。

脱下橄榄绿 踏上创业路

2009年,是杨生军和他的家人最难忘的一年。他放弃了继续留在部队的机会,走上了创业之路。这一年他只有22岁。工作顺利的他,居然要放弃部队优厚的待遇,回乡务农。这一超乎常理的想法,让家人和亲属们很不理解。大家都认为他这是犯傻。很多人都劝他,留在部队。现在就业形势这么严峻,还是稳当点好,今后生活也有保障。

可是杨生军有自己的想法。自己还年轻,何不打拼一番事业?

"这个人想法太简单了。打拼一番事业,谈何容易?"几乎所有的家人、亲属,都这么认为。

杨生军的想法确实有点简单了:继续留在部队,不但各方面条件不错,最重要的就是经济来源有保障,这是很多和他同龄的青年求之不得的;而自主创业风险大,根本谈不上有什么保障。

但是杨生军考虑得更多:自己正年轻,将来有一天转业安置到了某个单位,要是没有一项特长,也只能干些一般人都能干的工作。"部队培养了我这么多年,临到转业安置的时候,被地方单位勉勉强强地接受,凑凑合合地给个岗位,安安稳稳领一份工资,这不是我的人生目标。"

思前想后了很久,杨生军终于下定了决心。2009年12月,杨生军脱下一身橄榄绿,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创业初期的艰难超出了想象。

2009年,城乡的服装业市场仍然红火。刚刚复员的杨生军拿出3万元复员费开办了一家服装店,并远赴广州去进货。由于缺乏对服装市场的了解,小店很快陷入窘境。那一晚,由于拖欠房租,杨生军第一次被人赶出房门,他只提着一只箱子在大街上睡了一夜。

生活在瞬间从天堂掉入了谷底。在一天天的失落中,他清醒地意识到,当下有口饭吃才是最重要的。随后的日子,他到餐厅当过服务员,做过保险推销人员,租住过别人的煤房,也曾在网吧里打发夜晚。

机会有时就是可遇而不可求,杨生军一次次上网寻求赚钱的门路,偶然一次,"野猪养殖"这个项目拨动了他的心弦。他继续查询有关资料,了解到这个项目在青海尚属空白,这让他一阵兴奋。但是曾经创业的失败又让他犹豫不决。几经思考之后,他发现还是这个项目最适合自己。2010年8月,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杨生军开始着手野猪养殖。"这是最后一搏了,再不能蛮干了。"杨生军时刻都在这样提醒自己,为此他专门跑到甘肃的养殖户家里去学习经验,在猪圈里一蹲就是好几天。

终于要下定决心上项目了,资金却成了拦路虎。能借到钱的亲戚朋友处都借了,自己在部队时收藏的一些"宝贝"也都卖了,母亲心疼儿子,也卖了唯一一套首饰,换来3000元钱资助他。但钱还是不够,怎么办?他咬咬牙,拿住房做抵押,贷到了50万元。

修猪圈,做规划,订猪崽……尽管家里人手不少,但此时的杨生军事无巨细,都要亲自操心操心。他相信,野猪养殖有其独特的优势,市场前景值得乐观。

"等、靠、要和自立自强之间,只有一步之遥。"杨生军感叹道。

精神不退役 情系众乡亲

"脱下军装,不能脱掉军人本色;困难固然是前进的障碍,但同时也是新生的机遇。"浑身依然洋溢着军人激情的杨生军说,"观念变了,困难就不可怕;思路变了,眼前就豁然开朗。"

"再过三年,我也当个猪老板。"杨生军给自己定了一个短期目标;"实现放养和圈养于一体,把我们村的乡亲都发展成我的养殖户,带着他们一起致富。"这是他心中的长远规划。杨生军说,经历了这么多,他明白了失败的含义,他说人生的失败不是没做好某一件事情,而是没有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演好自己的角色。

谈起今后的打算,杨生军回答很简单,也很实在:"孝敬好父母,踏踏实实地干事。"他说,不羡慕城里青年的生活,就想在农村待着,因为自己本来就是山里长大的孩子。

回顾创业之路,杨生军感慨地说,生活中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是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只要多一次等待和坚持,办法总比困难多。"一门心思地创业,乡亲们富了,我就'富'了。"

企业家的创业之路篇三

“最近几年,在创业和做公务员之间,越来越多的人要么干脆选择后者,要么特别纠结,这都是企业家精神的倒退。”杨壮院长略显严肃的开场,引发北大国际(BiMBA)师生对创业和企业家精神更深层次的思考。

“企业家精神究竟是什么?创业路上有哪些酸甜苦辣?”带着这些问题,北大国际(BiMBA)请来了新东方董事长兼CEO俞敏洪。

2012年11月22日,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万众楼,俞敏洪与北大国际(BiMBA)师生非常坦诚地分享了他所理解的企业家精神,以及他所经历的创业之路。这一天虽然正值感恩节,但万众楼上依然座无虚席。

杨壮院长亲自主持分享会,他首先代表北大国际(BiMBA)对俞敏洪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杨壮院长表示,新东方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俞敏洪本人带领新东方从零开始,发展成为家族企业,再升级为股份制企业,最后在美国成功上市,成为一家国际化企业。在他身上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企业家精神,而且他本人完整地经历了创业企业家从底层到巅峰的全过程。

分享会一开始,同学们就见识了俞敏洪幽默风趣的演讲风采,但随着话题的深入,“真挚坦诚”、“拨云见日”逐步成为分享会的主旋律。

创业无贵贱 小苗成大树

在分享企业家精神之前,俞敏洪先分享了他的一些特别感悟。俞敏洪说,今天很多人谈到创业,都是很宏伟的计划书,但真正伟大的创业往往都是从小做起的。新东方最早就是教英语的培训班,只有十几个学生,连个执照都没有。直到今天,这一行的准入门槛仍然非常低。全球第一大零售巨头沃尔玛也是从小店做起,创始人萨姆?沃尔顿就是在小镇上开一家小店卖便宜衣服。从创业的角度,开饭馆与高科技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饭馆开得好,可以成为麦当劳、肯得基,比新浪、百度不差。在星巴克之前,也没人想到咖啡馆可以连锁全球。

底线不可破 诚信不可丢

创业没有贵贱,但不代表没有原则,尤其是诚信的底线决不能突破。新东方能成功走出浑水事件,凭借的就是诚信。俞敏洪表示,在创业的路上,你会遇到各种危机,尤其是准入门槛很低的行业,意味着你的对手既有狼也有老鼠,狼会让人见识血淋淋的竞争,老鼠则可能无孔不入。他们肯定会在某些阶段、某些领域给你带来巨大压力,这非常考验你的定力。新东方很多竞争对手以销售为导向,拼价格、做规模,但把最本质的教学没有做实。当浑水事件袭来,投资界对教育领域不再盲目投资,而是非常注重调查研究时,所有只为融资而盲目扩张的花架子机构全部应声倒下。他说,企业不守底线,就是自取灭亡,只是时间早晚。

企业如帝国 英雄加制度

俞敏洪表示,企业与社会是两个不同的系统,社会和国家需要民主,保证公民人权的平等和机会的公正,但作为一个创业的企业,民主就未必最好,尤其是在初创期,由企业家才华出众的人更集权一些,反-

而可能更好。

对于企业而言,领导人和制度都非常重要。领导人的重要性在于做到最好,通过出众的企业家才华把企业做大做强,而制度的重要性在于防止最坏,以严格的规矩防止坏人胡作非为。对此,他从历史的角度进行阐述,开国皇帝所开创的帝国能否长久,关键看有没有能像汉武帝、唐高宗一样带来中兴的领导人。同时制度在基业长青路上也至关重要。古罗马帝国能超越千年,中国的朝代只有几百年,很重要的差异就是制度。古罗马有元老院制度制衡皇帝的权力。

企业家精神的四个维度

接下来,俞敏洪详细阐述了他所理解的企业家精神。

第一、冒险精神。创业没有百分百的保险,准备创业就意味着你要准备接受90%的失败,因为每100家创业公司只有十家能留下来,最后能做成顶级公司的可能只有一家。创业是生活方式的博弈,要计算你现在和将来稳定预期的东西,换成创业的险和收益值不值。创业前还要简单权衡一下你是否输得起。

第二、愈挫愈勇。在创业的路上,成功与失败是孪生兄弟,普通人遭遇挫折容易一蹶不振,但企业家会从挫折和危机中努力寻找机会,波折反而容易激起他们的兴奋点,平淡反而是他们难以接受的。马云、史玉柱都有这个特质。除了三次高考和大学肺结核住院一年,俞敏洪还以最近经历的浑水事件,形象而深刻地解释了他从这场危机中找到的三大收益:回购股票、竞争环境净化和管理层激励。

第三、团队精神。俞敏洪表示,创业企业家一定是个人英雄,但绝不能犯个人英雄主义。个人英雄和个人英雄主义共同点是都有极强的个人能力,但绝对不同的是,个人英雄有容乃大,广纳英才为我所用,有强烈的团队精神。个人英雄主义唯我独尊,排斥团队,视英才为威胁,除之而后快。他表示,如果没有王强、徐小平等组成一个强大的团队,新东方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第四、创新精神。俞敏洪表示,创新与创业一样,不求惊天动地,只要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改动就是创新。在他眼里,创新如水,水随万物而变,可结冰、化雨,可环山、入海。

随后,俞敏洪又对企业家精神做了理想层面的总结。他说,真正的企业家本质上都是有理想的人,而不仅仅是追求财富的人。企业家没有理想,企业就没有文化,没有文化的企业无异于冰冷的商业机器,最终会被社会淘汰。企业家如果有余力,还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演讲结束后,在杨壮院长主持下,俞敏洪又回答了现场师生的提问。俞敏洪对企业家精神的阐述既幽默风趣,又形象独到,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带来很多收获。同时,同学们纷纷表示,俞敏洪在取得非凡的成功之后,还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在当前的社会语境下,显得尤为难得。

最后,杨壮院长再次感谢俞敏洪诚挚而精彩的分享,并代表北大国际(BiMBA)赠送了纪念品。

发布于 2022-06-15 18:51

免责声明:

本文由 kelisi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推荐内容

药店的经营范围
17年做啥生意最赚钱适合在家做的
做哪行生意最赚钱还不累
十年前小本生意什么最赚钱
最新小本创业生意
现在什么小本生意投资小
10平米小店适合的生意
10万左右投资点什么生意好
做什么小本生意行情比较好
女人做什么生意好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