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的赚钱逻辑-创业篇

美石
美石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21 浏览

打工人的赚钱逻辑-创业篇

前文《打工人的赚钱逻辑 - 打工篇》谈了打工赚钱,本文再聊聊创业。很多打工人,在某个阶段往往会有按捺不住的创业冲动。不拼一次多遗憾,万一成功了呢?

一路走来,我两次创业,历时十年,呕心沥血却都功败垂成,感触良多。本文从我的创业经历和感悟聊起,再到如何找到切入点、验证领域、发现价值蓝海,设计商业模式、明确定位,并给出一系列的方式、心态上的建议,供创业者参考。

1、我的两次创业

1. 第一次创业:中文语音识别芯片

读研时,我参与了讯飞创立初期的语音算法研究,当时作为项目组长,带队攻坚语音识别算法,团队在近两年不分寒暑的努力后,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 时值2000年,正是高科技创业的一个高峰期,风投很活跃。我们凭借技术组建了一个团队,有语音算法专家(我自己),有芯片设计专家,定下了研发全球首款中文语音识别芯片的创业目标,也得到了一笔可观的投资。我的初次创业旅程就此起航。

当时的我们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认为拥有的技术领先,应用场景扎实,创业目标有相当大的把握。芯片研发进展也一帆风顺。然而人算不如天算,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金融危机蔓延到中国,形势骤然改观。

风投提出,我们作为孵化器里创业团队的头部,投资不变,但知识产权协议要变更,新条款基本会让我们的正在研发的技术完全变成风投企业的职务发明。我们最终没有接受,历时一年的创业就此中止,团队各奔东西。

这次创业,我凭着"无知者无畏"的勇气,开始了这段旅程。本以为手中的技术优势明显,竞争壁垒强大,应该有机会做成。后来发现,在世界大势和资本力量面前,创业者们只不过是怒海中的一叶孤舟,命运完全不在自己手里。

教训深刻,从此,创业热情虽然依然在灵魂深处,但行动上会更加谨慎。

2. 第二次创业:软件服务与解决方案 随后我做了三年软件产品和政企项目,2004年考虑去世界名企镀下金,正纠结Intel、eBay的offer应该接哪个,这时接到一个电话,来自在上海创业的一个硅谷团队,说他们通过猎头物色到我,希望邀请我加入。

因为前次的失败,我对创业较为谨慎,拒绝了邀请。但电话里的HR跟我说,团队老板是世界级的牛人,前IBM最高管理委员会主席,带队发明了世界数据库标准SQL,后来做过弘基总裁、日月光总裁的刘英武(Leonard)先生。我不加入没关系,可以跟他聊聊。

作为技术男,和世界级牛人交流我当然很有兴趣。拜访他们时我也见到了团队其他成员,比如当时世界顶尖技术公司赛门铁克史上最年轻的首席架构师Wayne、电子设计自动化公司Cadence史上最年轻的首席架构师Frank。他们都是顶尖精英,更让我折服的是Leonard本人,成就非凡,目光如炬,雄心万丈。

和Leonard的一番倾心长谈,让我热血沸腾,再次点燃了拼搏一番的雄心,毅然加入。自己创业,觉得个人太渺小,形势太不可控,那么跟着这样有本领有资金有人脉的牛人一起创业,会不会完全不同? 不过我还是非常慎重,仔细考虑了"大势":

1)领域上,这是新兴的软件服务+信息化解决方案领域。"千年虫"后美国很多软件研发转向海外,印度借语言优势率先获得了巨大的市场。而IBM也正是通过服务与解决方案领域涅槃重生,再造辉煌,埃森哲、惠普、SAP群星闪耀,企业级软件市场潜力巨大。 2)时机上,政府大力鼓励软件、服务与出口产业,中国正急速追赶印度,同时国内企业发展迅猛,正在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变革,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这绝对是正确的时间点。

3)在更为关键的"人"的因素上,相比硅谷,中国软件产业水平较低,而该团队可谓是精锐之师,领军人物更是世界级的牛人。此时从高起点切入,必能势如破竹。

天时、地利、人和无一不在最佳状态。人生能有几回搏,那就赌一把!

后面的四年,呕心沥血,全力拼搏,团队的工作强度远超今天流行的996,我自己的周工作时间平均都在90小时以上,每天只睡4小时。

在大家的努力下,公司发展迅猛,国内国际屡获大奖,拿关键项目势如破竹,业务迅速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我也颇受重用,掌管着公司的多条核心业务线和上海、武汉的巨大团队。

在美国业务势态稳定的基础上,我们转战中国企业市场,锐意进取,通过信息化咨询和解决方案快速渗透多个垂直领域,大客户纷纷涌入,成功案例层出不穷,团队也是兵强马壮,斗志旺盛。Leonard苦心酝酿的纽交所上市似乎触手可及。

然而,又一次人算不如天算,2008年金融风暴狂飙再起……。

寒冬降临时我们依然信心满满,业务低潮就苦练内功,疾风知劲草,寒风洗礼后的软件市场去芜存菁,准备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又一春。

然而2010年寒冬逝去,万物复苏,市场却完全变了!

人民币疯狂升值、互联网强势崛起、企业软件与服务市场夕阳西下、外企纷纷败退,无论是业务、人才,都是一派黄昏景象,产业之"势"已渐渐远离。公司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开始从服务向产品化过渡,并尝试渗透移动互联网,开始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调整期。

带着对团队深挚的感情和对失败的不甘,我苦苦支撑,和Leonard一起尝试用各种姿势突围。2013年,我终于确信大势已去,企业转型困难重重,前景渺茫,遂决心走出黄昏产业,投身已如日中天的互联网,开始全新的征程。

这次创业具备几乎一切成功要素,依然功败垂成。我最终的结论是,创业就是赌博,哪怕占尽天时地利人和,99%依然会被运气主宰。哪怕取得一时成绩,在时间面前,成功最终也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2寻找切入点

既然不追"风口",那么创业如何寻找切入点呢?下面从寻找价值蓝海和构建商业模式两个方面,说说我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1. 发现价值蓝海 有两种战略理论对企业界影响很大,一个是波特的《竞争战略》,一个是近20年对中国快速发展的创业企业影响巨大的《蓝海战略》。其中蓝海战略和它在当今商业环境演化出来的打法,对创业者的思路可能会有很大启发。

创业时,如果你含着金钥匙,带着雄厚的资本入局,就像链家崛起,用资本碾压对手,这是红海打法。绝大多数创业者没这个实力,找到蓝海很重要。可是这个很难,好的领域,通常一眼望去都是黑压压的追风者,就算一开始不是,要不了几天可能就是了。

所以,创业要寻找的蓝海,往往重点不是指某个领域,而是发掘某些全新维度。

创业的蓝海在于寻找产业要素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的地方。我认为人、货、场、科技,是四大产业要素。它们在哪里发生着重大变化,哪里就有重大机遇。

先说"人"。比如传统茶饮市场,格局已定,水很深,入局难。但喜茶发现了新一代年轻消费者有着回归传统但保持个性的消费主张,不喝咖啡,也不喝父辈的茶,要喝年轻人的茶。于是,通过口味、外观、品名、营销方式的一系列革新,造就了巨大的全新茶饮市场。"年轻人的可乐",也正是当年百事可乐打破可口可乐垄断局面的姿势。这正是对新一代消费者的全新解读。

捕获新一代消费者的喜茶

同样,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冲动消费的增长,购物参与感的诉求,造就了视频和直播的大风口。这是对全新消费方式的解读。

仔细观察消费者正在出现的全新价值维度和取向,是创业的重要思路。

下面再说"场"。

案例1:在广告市场格局已定,传统媒体力量强大的年代,江南春找到全新广告场景 - 电梯,精准锁定该场景的特性 - 白领、30秒、无信号不能打电话,遂大举开发电梯广告,造就了分众传媒的霸业。

案例2:体验经济和体验式消费迅猛崛起,一线城市购物中心正在迅速转义为生活娱乐空间,传统以购物为核心的商场正在消亡。

发布于 2023-03-11 21:24

免责声明:

本文由 美石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