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赢在太懒,LOFTER输在勤快?
作者|顾 韩
编辑|李春晖
随着ChatGPT热议出圈、文心一言紧随其后,AIGC(AI Generated Content,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在今年成为大众热门话题。关于AI淘汰人工的严肃讨论也好、调侃段子也罢,也在制造着似乎并没人真正担心的焦虑。
但谁能想到,国内首个“AI抢人类饭碗”的舆情风波这么快就来了,还发生在网易LOFTER——这么个有着低龄化、二次元标签的小众产品,始于一个外人看来实在不算过激、不算重要、不算高科技的“头像生成器”功能。
之后的一连串连锁反应更令人始料未及,常年低调的LOFTER被送上微博热搜处刑。但相比用户销号抗议、读者追随“太太”出走,这一点已是无足轻重。
3月16日LOFTER发布道歉信后的评论区
补充点背景知识。LOFTER在诞生之初其实是一款以摄影师、设计师、文艺青年等现充人群为目标受众的轻博客产品,类似于国外的Tumblr。后来却被当时因贴吧整改无处可去的同人女群体看中,逐渐成长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同人社区,拥有了与同类产品不同的发展轨道与生命周期。
不管是与许多昙花一现的图片社交产品、曾试图瓜分同人这块蛋糕的阅读产品,还是与那些想靠砸钱挖人做社区的大厂产品相比,LOFTER的运气都算不错,一上来就拥有了核心要素和稳定受众。
但之后却正应了那句“越努力越不幸”。LOFTER调整增添的功能越多,就把用户推得越远。两相对比,界面十几年如一日、常年因为不作为被边用边骂的晋江都显得明智许多。
晋江文学城和网易LOFTER虽非同类产品,但都是典型的女性内容生态。文娱产业这场IP浪潮中,拥有创作欲、表达欲与消费欲的女性群体,在IP产业链的形成与运转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她们并没能得到与之对等的快乐,而是时常处于这样那样的焦虑之中。三天两头被“抄家”,或者更多时候是外头还没杀进来、就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女性内容生态的健康与活力也因此受到影响。
今天是LOFTER成了靶子,当年轰轰烈烈的“227”事件,其实也是类似问题的折射。这不是哪一个平台的困局,也非短期形成、可以一揽子解决的问题。但很可能是一个如若处理不好、最终将由整个文娱行业来买单的问题。
越努力越不幸?
“如果2016年的时候LOFTER被陨石砸了,它会变成本世纪最传奇的同人APP;如果2018年的时候LOF被陨石砸了,它将是一家值得怀念的同人APP;如果2020年的时候LOF被陨石砸了,它将是一家令人惋惜的同人APP;如果今年LOFTER被陨石砸了,那将是一颗完美的陨石。”
这条段子点出了用户对于LOFTER的情感变化,在微博上被热转五千多条。可见失望是平时一点一滴累加的,AI绘画只不过是最后一根稻草。
比较突出的是审核问题,这确实不能全怪平台。2020年的227事件中,LOFTER一同下架整改,许多旧文一夜之间消失,内容尺度也大大收紧。然而它并没有发布过明确的审查标准,也没有足够的样本供大家去反推,或者像文学网站一样有编辑可以咨询。很多时候只能靠创作者一遍遍试探,之后要么修改,要么走外链。
发文比写文还累,无疑打击创作者的积极性。而看文看到一半就要准备跳转其他应用、甚至还要加群,于读者而言也增加了看文成本。
付费彩蛋也是令许多人无语的一个功能。作为商业化尝试,LOFTER近年陆续推出了打赏、高级粉丝、彩蛋等功能。创作者可以将一部分内容放在彩蛋栏里,有意者可通过赠送免费或付费道具解锁。
1元=7乐乎币
众所周知,同人商用至今都是一个敏感话题,这一功能实在算不上是正确引导。彩蛋按理说是令人会心一笑,不至于影响整体理解的东西,但许多创作者还是把这一功能玩成了付费阅读。
类似于抵制超前点播的逻辑,读者并不是花不起这个钱,而是被逼着买的感觉令人不爽。另一方面,彩蛋全凭作者自己定价,可能在A那里用免费道具就能开出几百字,在B那里用付费道具却只能开出几行字,购买体验根本无从保证。
还有一些功能看似不痛不痒甚至很贴心,实则与同人精神背道而驰。比方说,喜欢、推荐按钮与表情包可代替文字表情达意,于读者来说是降低了互动成本。可这些远远满足不了同人作者对于交流与共鸣的期待,敏感一些的甚至会陷入“是不是写得不够好”的自我怀疑。
再比如算法推荐,虽说增加了内容曝光度、为读者节省了搜索步骤,但也增加了踩雷以及各圈产生摩擦的几率。要知道,LOFTER当初被同人女看中,正是因为它的标签机制可以让大家各玩各的、互不干扰。而如今圈地自萌与为爱发电一样,似乎都只是某种上古同人共识了,对当下没什么指导意义。
当然,还有一些内容社区在破圈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比如用户低龄化导致的劣币驱逐良币,以及内容日渐混杂。短视频营销号跟风进入,还有原创小说到这里来分发,标题通常都很骇人听闻,与那些连接吻描写都无法过审的同人文仿佛身处平行世界。
左:劣币中比较典型的一种,“当你”文学;右:原创小说
躺平之道
身处互联网时代,许多阅读APP都在产品体验上卷生卷死,努力整活儿。
起点的“本章说”以及人物卡牌、角色打榜功能硬糖君已经提过很多次,还有一点颇为印象深刻:就是每当有读者为某部作品一掷千金时,都会向全站广播,作品名与用户名也都会露出,实在是非常懂得打赏行为背后的心理。
番茄小说则是非常字节风格的产品,吸引用户靠的不仅是免费,也不仅是更爽更浅显的文字,还有五花八门的推荐方式:如读者之间的互助推文,还有大数据手段加持下的个性推荐与流动热榜。哪怕你依然对它的内容带有偏见,也不得不感叹它真的智能。
而与此同时,晋江APP却是满满的PC遗风,其网站也仿佛停留在十年前,字小行密、大粉大绿。什么移动互联、2345G,什么设计潮流、产品热点、用户体验,都与我无关。
这仿佛是平台气质的一种外在显示。晋江于2003年由一群业余的文学爱好者成立,在推行VIP制度、被资本收编、推出移动端这些事上都是最晚的。它也没什么扩张野心,根据好奇心日报2017年报道,晋江当时从盛大融来900多万资金,一半留下用于日常运营,一半用来买了办公楼。这个所谓办公楼如果就是硬糖君熟悉的那个,那就在北京五坏外一处居民楼一楼,以前硬糖君就住它对面小区。
IP潮、特别是耽改潮到来后,晋江存在感猛增,但它既没有顺势进军影视(大部分网文平台或多或少都尝试过),看起来也没怎么在PR上砸钱。很多风口浪尖的时刻都是站长冰心夫妇亲自出来回应,然后被愤怒的用户痛斥“夫妻店”、“不专业”。
免费阅读搞得人心惶惶的时候,冰心更是以“晋江肯定是反应最慢、最迟钝、最保守,最怂的那一个”对作者进行安抚。
一问一答中不难看出,晋江为自己选定的生存之道几乎可以概括为: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与其做错、宁可不做。
躺得如此心安理得,首先是因为晋江卖股权时保持了独立经营,在盈利方面不太会有外部压力。其次是晋江成立早、沉淀深,即便许多古早大神或封笔、或转型,古早作品已经被拍了一轮又一轮,晋江在女频作者与读者之中仍有强大的向心力。
在硬糖君看来,冰心虽然不是一个专业经营者、不是目光深远的互联网商业大佬,却是网文成长壮大、由非商业走向商业化的亲历者,在有一点上想得比较明白:那就是对于晋江来说,最早的样子就是最好的样子。经营的重点不在于如何变革,而是如何尽可能少地改变,保持住惯性。
试想有朝一日晋江移动端真的改头换面、焕然一新,用户也未必会毫无怨言、百分百欢迎。
女性内容生态,正在经历什么?
“简中同人女流浪的一生”,在227事件与此次LOFTER事件中,这个说法被频频使用。圈外人恐怕很难对此产生共鸣,怎么了呢?就如此自怜自伤。
除了低龄因素,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女性写作的特殊性。不同于传统的文学艺术创作,也不是商业写手毫无感情的码字,阅读与创作对于女性来说有许多独特的附加价值,比如情感抚慰、自由抗争。
结合互联网时代的最新实践,学者肖映萱将中国网络文学语境下的“女性向写作”定义为:女性获得逃离男性目光的独立空间之后,自发产生的以满足女性的欲望和意志为目的、用女性自身话语进行创作的群体性写作趋势。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媒介如何进步,女性写作从未离开爱欲驱使、交流共鸣、不被窥探这几点。但与此同时,技术与商业化的浪潮又不断对其发起冲击,从而造成许多人迷茫、焦虑与寒心的情绪。
其中最具毁灭性的,莫过于商业逻辑对于作者、读者关系的改写。2022年7月,一则由“排雷”引起的晋江作者轻生事件震惊全网。但硬糖君这样的老读者作证,在转型付费阅读之前,晋江的氛围也曾友好到像个乌托邦。作者随缘更新,读者则对用爱发电的作者们有着天然的尊敬与维护。
而在付费阅读之后,作者不得不考虑市场需求,消费者这边如果自觉花了冤枉钱、当然也不能轻易放过。内容同好变成了卖家买主,如此双方关系日渐紧张,内容创作也凭空多了几道枷锁,创造力遭到抑制。加上消费者权益意识爆棚后,什么双洁党、受腐唯、攻腐唯都要出来喊两嗓子,自己不爱吃的东西可以不吃,非要求人家不许做、别人也不许吃。
不仅原创如此,同人圈子也一样。一方面,正如上文所说,同人正在暗戳戳尝试付费。另一方面,同人虽然不能通过“排雷”制裁作者,但基于饭圈文化的常年浸染,举报、挂人、在bot匿名内涵、甚至直接组团网暴骚扰,都是比较常用的手段。
而且相较原创,同人群体通常年龄更低、心智不成熟,更加难以处理虚拟世界的爱恨,也更难以应对数据的困扰,难以抵挡热度的诱惑。LOFTER作为一个典型的低龄同人社区,像其他产品一样用热度排行与变现来刺激产出,细想并不妥当。
LOFTER的塌房开启了新一轮的竞品讨论,包括对于一些老牌社区的追忆。从中不难看出,大家想要的其实还是自由、隐匿,多点优质内容、少点乌烟瘴气。
归根结底,女性内容社区比拼的不是如何追逐热点、开疆扩土,反而是谁更克制、保守、本分,让自留地就做好自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