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博物馆营销,南京市场监管局:盈利性商业机构别拿“博物馆”来揽客

nomad2
nomad2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6 浏览

最近,有南京市民反映,满大街的“博物馆”已经让自己不知道该如何向孩子解释博物馆的含义了。

为此,扬子晚报记者在南京走访了几家“博物馆”,比如“失恋博物馆”、“气味博物馆”、“啤酒博物馆”……发现参差不齐的“博物馆”似乎降低了真正意义上博物馆的门槛。采访中,热心居民建议,对那些打着“博物馆”旗号的商业场所应该进一步规范。

对此,南京市秦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这些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场所,不适合以“博物馆”的身份亮相。

记者采访所谓“博物馆”气味博物馆营销策划书,其实就是打卡点

说起博物馆,大多数人脑海中出现的是恢弘,集众多藏品于其中,具有观赏、学习和研究等众多价值的场所。但记者打开大众点评搜索“博物馆”后,发现“猫咪博物馆”“气味博物馆”“失恋博物馆”等网红打卡点都排在“南京博物院”“中国科举博物馆”等传统博物馆前面。这些商业气息浓厚的网红“博物馆”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注意,网友们纷纷表示,来这些新型“博物馆”纯粹是为了打卡,满足新奇心。

在南京,扬子晚报记者走访了几家“博物馆”发现,不仅名字没有传统博物馆高大上,就连招牌、地点也都似乎过于随性。位于南京秦淮区的一家所谓“失恋博物馆”,就在一家美食广场的四楼,其设在一楼的门面实在谈不上高雅,“南京失恋博物馆”7个黑体字夹在“蛙蛙叫”和“��私房菜”中间。到了四楼,扬子晚报记者发现,所谓的“博物馆”面积只有几十平方米,里面陈列了一些爱情物品,并在旁写下了爱情故事。而所谓的“猫咪博物馆”,则是一个以猫咪为主题的咖啡厅。

市民热议“博物馆”三个字不能随便用

商业机构异化博物馆概念的行为引起了一些市民的担忧。一位家长表示,她去过“失恋博物馆”,里面的“失恋语录”“烟酒”等失恋物品的展出是对“博物馆”这个神圣名称的亵渎,对下一代的影响也不好。

一所中学的语文老师表示,如果没有起到传播知识和文化的作用,不能随便乱用“博物馆”三个字。

监管表示:商业场所勿以“博物馆”身份盈利

南京市秦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博物馆不属于公司性质,大部分博物馆是非盈利性质。这些盈利性质的“新型博物馆”如果注册的话,公司只能以文化创意、文化传媒公司注册,不可以以“博物馆”三个字进行注册。

在扬子晚报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少市民还提出了一些意见。“如果是猫咪博物馆,里面陈列的应该是各种各样的猫,然后要有相关的知识科普,能让参观者学到东西。”南京市民朱小姐表示,“商家可以用其它名字,但不要到处打着‘博物馆’的招牌。”

一些市民还表示,既然以“博物馆”作为招牌气味博物馆营销策划书,那最起码门面、环境应该高雅一点,但是打着“博物馆”旗号卖咖啡就太过分了。

发布于 2023-03-23 08:47

免责声明:

本文由 nomad2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