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里的“玻璃心”就真的那么难改吗?

苏敏
苏敏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45 浏览

职场里的“玻璃心”就真的那么难改吗?

世界这么糙,玻璃心难免一碰就碎,留一堆碎渣子割得自己生疼。

人生在世,谁没见过几个“玻璃心”,谁又没当过几次“玻璃心”?玻璃心,是某个特定人群的共同特征,这类人往往表现得敏感、脆弱、委屈,常因为别人的负面评价产生愤怒、焦躁、低落、抑郁等过度反应。

在职场上,“玻璃心”会难以承受来自领导和同事的批评,情绪容易崩溃,动不动就想离职,一走了之。在情感中,“玻璃心”则表现得患得患失,会因为伴侣晚回信息等原本并无恶意的举动而闷闷不乐。世界这么糙,玻璃心难免一碰就碎,留一堆碎渣子割得自己生疼。

大部分人将“玻璃心”归因于一个人太敏感、自尊心太强、自恋或是对某件事过于在意。甚至有人直接把“玻璃心”定义为一种性格,呼吁大家培养“钝感力”。然而,一旦抱有这样的认知,几乎就很难改掉“玻璃心”了,因为要改变人的性格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往往需要极大的刺激才能完成。

那么,“玻璃心”就真的那么难改吗?

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其所著的《终身成长》一书提出,导致一个人成为“玻璃心”的,其实根本不是性格弱点。

“玻璃心”是性格问题?不,它是思维模式问题

在知乎上,许多关于治疗“玻璃心”的高票回答,对大家的建议都是别那么敏感,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这样的建议其实很难实践,或者说需要相当长时间的修炼才能达成。

此前公司有位同事就是严重的“玻璃心”患者,上司一声呵斥,她就难以忍受,甚至会跑去卫生间偷偷哭泣,并且完全不敢与上司正面交流。

而别的同事安慰这位“玻璃心”同事的话也正是:

“你不要太敏感了,他骂完就过去了,别放在心上。”

“你就是脸皮太薄自尊心太强,厚脸皮让他骂呗,骂完该干嘛干嘛。”

这位“玻璃心”同事发现,别的同事受到上司批评后,能较快地摆脱负面情绪,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而自己却久久沉浸在负面情绪里无法自拔,甚至会一遍遍“反刍”领导的情绪化的表情和语言。她越来越相信这是自己个性的问题,“我天生比较敏感,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可能真的不适合这里吧”“我真的很难改掉这种个性”。最终,她选择离开公司另谋高就,然而在下一家公司也很快离职了。

这位同事的“玻璃心”真的是性格所致吗?我们只有找对“玻璃心”的症结,才能彻底根除这种顽疾。在《终身成长》这本书里,卡罗尔·德韦克,他从思维模式的角度,提供了一条重新看待成功或者失败的新视角。

卡罗尔认为,人的思维模式可以分为两类: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两种思维模式看待成功和失败的观念差,可谓巨大。

你属于哪种思维模式呢?欢迎阅读以下每一条并真诚地评估自己的想法:

  • 人的智力生来注定
  • 成功是对自己能力的证明
  • 对挑战感到恐惧,害怕失败
  • 对努力感到不屑,认为努力是不够聪明的体现

以上每一条,都属于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常有的观点。对于固定型思维占主导的人来说,人的能力是固定的,需要通过不断成功来证明天赋才能,一旦失败就意味着自己不适合这件事、天生就做不好这件事;而对于成长型思维占主导的人来说,能力是可以发展的,他对现有的能力状态(无论好坏)持开放态度,相信个人通过不断努力可以达到目标。

固定型思维的人,无论获得的反馈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他都在不断强化自己的思维逻辑:当被外界评价贴上“肯定”的标签,很害怕失去它;当被外界贴上“否定”的标签,很害怕自己正如标签所示。

这种思维方式认为,人的能力是天生的、固定的,因此会拼命地去证明自己的天生能力。因此他们也喜欢在舒适圈内做事,因为舒适圈内不断的正向反馈可以验证他们的“实力”,而一旦失败,就形同毁灭,因为这说明自己并不具备该能力,但在成长型思维来看,只需要多加练习即可。

卡罗尔在书中也举了很多固定型思维者的例子,比如有人仅仅因为考试得了C+而不是A+、美食评级掉了2分这些并非生死攸关的大事,就会经历彻底的失败感和无力感。因为他们把发生的单一事件当成了衡量自身能力和价值的标尺,一旦经历失败,他们就会给自己贴上“失败者”“没用”“愚蠢”“傻瓜”的标签,完全丧失信心。

而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成长型思维的人身上,尽管也会感到失落,他们更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事件会逆转(考试成绩或者美食评级会上升),自己的能力也会因此而提高。

这种不但认可别人给自己“贴标签”,还自己主动给自己心理暗示、贴标签的思维模式,心理学上叫做“概念化的自我”。即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思维方式会改变,一旦有受挫的情境出现,他们就会用“概念化的自我”局限自己,下意识地按照这些僵化的模板来思考和做出反应。

实际上,“玻璃心”的人就存在上述问题,他们会因为他人的负面反馈而失落,正是由于他们全盘吸收了别人的负面评价,而没有将关注的重点放到导致负面评价的原因上,他们没有意识到,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是可以通过一些途径得到解决和修复的。

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非凡头脑》(Extraordinary Minds)中总结,杰出的个人有着“一种能够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不足的独特才能”,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往往就拥有他说的这种才能。

“四步法”改变你的思维模式

把“玻璃心”归因为个性问题,你只会收获痛苦和无解,而《终身成长》一书中对于思维模式的研究,不但能帮助大家想明白自己为什么成为“玻璃心”,还提供了具体方法来治好这个顽疾。

先“辟个谣”,很多人认为通过训练“钝感力”就可以缓解玻璃心,进而对严厉批评和负面评价免疫。实际上,“感觉受伤”还在其次,“玻璃心”最大的隐患是:忽视了“批评”中的核心信息,从而失去快速成长的机会。

譬如,领导在批评你的同时,正在“同步说明”他的核心诉求(他最想要什么)、真实期待(他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或者是你惹恼他的地方(你到底哪里做错了)。然而,玻璃心们只从负面评价中吸收了情绪和态度,却把这些本该关注的“知识点”全忽略了。

从负面评价中吸收有用信息,通过进一步努力提升个人实力——类似这样的成长型思维模式,“玻璃心”们也可以拥有。当然,转换长久存在的思维模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写道,“固定型思维模式并不会优雅地离开,它可能会一直控制着你的内心独白。”

但只要明白,从固定型思维模式转变为成长型思维模式是一个过程,那么最重要的就是现在先按下开始键。

卡罗尔在《终身成长》提供了改变思维模式的“四步法”:

第一步:接受你的固定型思维。正常人类都是固定型、成长型两种思维模式的混合物,重点在于哪一个占主导,哪一个出现的频率更好。“玻璃心”的固定型思维只是更高频地出现,这是一个事实,认清它的合理性和弊端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转化它。

第二步:观察,到底是哪些事情引发了你的固定型思维,你的固定型思维一般会说哪些话。近期如果你不幸遭遇了裁员、被客户指责等糟糕情况,不妨听听你的固定型思维向你耳语了什么,“放弃吧”还是“你这个失败者”或者“客户是蠢货”?先尝试静下来,跟你的固定型思维保持距离感,听听你的固定型思维是怎么想的,都向你暗示了什么内容。

第三步:给你的固定型思维命名。卡罗尔建议,用一个你熟悉或者讨厌的名字命名“你的固定型思维”。

比如,有人将自己的固定型思维命名为“格特鲁德”,任何一点失败或不完美都会引出格特鲁德:

  • 没有班里另一位女孩自画像画得好?你不是搞艺术的材料。
  • 在游泳比赛中慢了3秒?你不可能进入校队。

格特鲁德迫使他相信失败是确定性的。这种方法有利于具象化你这一部分的思维语言,也能帮你实现念头与现实、部分思维与完整个体之间的分离。

这跟美国心理学家StevenC.Hayes和Spencer Smith提倡的多体验“观察性的自我”的方法如出一辙。所谓“观察性的自我”,指的是一种以自我想法和感受为观察对象的视角。

通过自我观察,我们需要弄清两点:

  • 第一,想法跟现实是两码事,比如有的人觉得领导骂他是不喜欢他、讨厌他,现实是领导觉得工作方向不对,希望他尽快调整,仅此而已;
  • 第二,某一刻的念头不代表真实的自我。人往往是多重层面、不断变化的复杂体,固定型思维发出的声音只是那一刻头脑中的声音,比如,你此刻心里想“我真是没用”,跟你这个人到底有没有用真没太大关系。

第四步:教育你的固定型思维。下次当你遭遇挫折或者承受压力的时候,可以和你的“格特鲁德”对话,比如:我现在暂时的确还不太擅长,但我可以再试一试,请对我耐心一点。正如德韦克所说,“你要理解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的观点,慢慢地教他用不同的方式想问题”。

小结

说到底,“玻璃心”们的脆弱,是由于固定型思维模式在大脑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思维方式本意是想保自己,即给自己当下的挫折一个解释,但这个解释除了给自己更多痛苦之外,不能帮助我们获得任何进步。所以,干嘛不抛弃这种低效的、固定型的思维方式呢?

《终身成长》这本书带来的两个最重要的信息是,第一“玻璃心”不是什么天生个性的问题,而是你的思维模式太单一了;第二,就算你现在是固定型思维模式,通过学习和训练,也完全可以逐渐转变为成长型思维模式。

最后,期待你治愈“玻璃心”的好消息。

 

本文由@乌玛小曼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发布于 2023-03-29 04:29

免责声明:

本文由 苏敏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