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我的7年香港、深圳跨境生活(香港跨境大巴)
2010年的放暑假的第一天,我在路边哭的稀里哗啦,那是我在深圳读书的最后一天…
那一年的暑假比以往忙碌许多,天还没亮就被爸妈强扯起床,带上自己的成绩单和推荐信便踏上了香港。却未曾想到六点起床,六点半出门,一下子就坚持了七年。
当时由于没参加香港小升初的分配,只能一间一间学校的上门询问是否还有学位。
当时还发生了一件趣事。香港许多中学名字都非常特别,除了以地名命名外还有的以各宗教或资助人为名。
我们只留意了学校是否为中学却忽略了学校的全名,不小心走进了一所匡智学校,直到走进校内见到摆放整齐的轮椅,才意识到这是为中度智障儿童提供教育服务的政府津贴学校…
在拜访了多所学校后,终于收到了两所学校的面试邀约和入学考试,最后幸运的被新界某中学录取,开始了我长达七年的跨境生活。
01
2010年
第一次独自坐上开往学校的巴士。香港的巴士不像内地站站停靠,若是无人按钟便会直接驶过。那会的我不熟悉路生怕坐过站又怕提前按早了钟,即使上下眼皮一直打架也不敢合眼,半个多小时的车程一路紧盯窗外。
面对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不熟悉的语言和双城的生活多少有些不适应香港跨境大巴,因此我很少与人主动交流,也很少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每天总盼着放学能够早点回家,回到我熟悉的环境里。
坐上返程的大巴内心才有莫名的平静与开心。我静静地望着窗外欣赏这座城市,看海上漂浮的木筏,天空多彩的云朵,又或是盯着一滴滴的雨水划过车窗。同一辆车同一段路,心境却大不相同,或许就是归家的喜悦。
02
2011年
我逐渐习惯了这条上学路,不再紧张的不敢合眼,而是在到站的前一个路口准时醒来。
在这条上学路上,我开始从我的角度观察这个社会,也发现了不少趣事。
那时候清早过关的人不多,除了零星几个上学的人,偶尔会有几个来深圳买菜的大爷大妈。
他们大部分是在香港拿着津贴生活的长者,跨境消费的原因竟是因为在深圳菜市场能讲价;在香港大部分菜市场跟人讲价只能换来白眼。而且近关口的大菜市场选择更多,因此汇率好的时候便会来内地,能省下最少一半的生活支出。
(图:网络)
上学乘坐巴士,相熟的师傅会暖心的跟每一位上学的小朋友打招呼,不会有私自饮食的乘客,也极少乘客会大声交谈或通电话,但偶尔也会遇上一些奇葩。
依稀记得两个成年人因为一点身体接触在巴士上大打出手,互相往对方身上坐还不停问候对方家人,以至于司机不得不停车调解,而这也成就了我两年来第一次的迟到。
(图:电影《过春天》)
03
2012年
那时候的我习惯用qq、微信、微博和贴吧,而港人大多使用Facebook, Instagram, Snapchat和WhatsApp,生活在内地的我更是收看不了香港热映的电视剧,久而久之也让我离这个圈子越来越远。
成长经历的不同也令我与同学的共同话题很少,有时候我也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困惑与迷茫,我仿佛两边都不属于,同时两边都不被理解。
虽然在学校没有到被欺凌的地步,但始终难以融入群体,自己也常常不想为此做出努力,可以算是一种两看相厌的感觉。
04
2013年
香港的中学是六年制,在中四这一年会重新分班,原本的小团体被打散,在分班后我结识了不少新的朋友。虽然大部分朋友都没有在内地的生活经历,但不像以前显得那么格格不入。我不在那么赶着回家,放学会等同学一起走,中午也能探索学校周边不少美食。
一个偶然的契机,我还认识了一群一样喜欢TFBoys的港人,一起录制了线下的应援视频,一起逛街分享生活,这也是我第一次开始好好地与这座城市共处。
05
2014年
在水货和代购的利润诱惑下,有许多跨境学童的家长也开始带货过关以补贴交通费。
深圳湾口岸的交通建设越来越好,水货客也越来越多,原本的街道变得更加拥挤,不少过境巴士常常出现货比人多的现象。
06
2015年
与内地不同的是,香港的巴士上往往贴的不是明星的代言,而是各大补习社补习天王的广告。
香港盛传补习文化,在DSE来临之际我也跟同学一起报名了补习班。为了赶最后一班车回家,常常掐着点到便利店买寿司或者包子当晚餐,再在上车前胡乱塞进嘴里。依稀记得好几次为了赶末班车被噎到喘不过气,好一阵才缓过来。
07
2016年
毕业之际来临,我鼓起勇气参加了一次学校的歌唱比赛,以一首《匆匆那年》作为整个中学生涯的毕业谢礼。互相在校服上留下祝福。
谢师宴结束后穿着一身礼服在地铁里狂奔,留下了中学六年最美好的回忆。
2020年,我又来到香港读硕士,只是这次,由于疫情的原因,我无法继续跨境生活了。但是香港跨境大巴,像我这样的跨境人群会在疫情结束之后恢复他们的两地生活,而随着大湾区的发展,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
跨境七年的生活转瞬即逝,或许每天通勤3小时的生活是很多人口中的惨与累,但对我而言更像是一场历练。这场历练也让我变得独立、更早的学会了与不同人打交道、能看见许多人看不到的风景也能遇到更多有意思的故事。
游走在两地之间让我拥有了有异于内地人与香港人的第三种看法,也拥有着更广阔的视野。面对许多事,两地之间各自都持有傲慢与偏见,而我们这群被历史选的中港人也有责任去搭建两地沟通的桥梁,为中港融合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沛沛
一个只见过爱豆一面的
独立追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