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民间交流(涂岭)论坛6月6日泉港盛大开幕,新中国的漳州No.1 | 漳州创立全国首个海峡两岸宗亲文化交流中心
同根同源两岸情 血脉相连思传承
— 漳州创立全国首个海峡两岸宗亲文化交流中心
漳州与台湾历史渊源深厚。据统计,目前台湾的居民中,大约有1000万人“根”在漳州。虽然隔着一湾海峡,但两地近在咫尺,血脉相连。
走进海峡两岸(漳州)宗亲文化交流中心,我们穿越时光寻找漳台历史渊源,跨越海峡对接宗祠祖庙,在陈列的族谱中寻找先贤事迹海峡两岸民间交流(涂岭)论坛6月6日泉港盛大开幕,两地往来间认亲续谱,隐约间,耳边仿佛传来深情呼唤:“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漳台一家一脉相承
2012年6月,大陆首个以宗亲文化为主题的对台文化交流中心——海峡两岸(漳州)宗亲文化交流中心成立,设于市博物馆内。市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中心现设有“三馆一网站”,即漳台宗亲文化·族谱对接馆、民俗风情馆、史料文物馆等三个展示馆和一个漳台族谱对接网站。现收藏展示漳台族谱1200 多部,其中台湾谱近500部。
海峡两岸(漳州)宗亲文化交流中心收藏的族谱(资料图片)
在此基础上,中心已整理出漳州人迁台记录8000多条,整理近500位漳籍台湾政商名人族谱对接资料,并展示介绍漳州迁台113个姓氏中较有代表性的姓氏及其代表人物,成为与台湾进行族谱对接工作成果最为丰硕的研究机构。
市政协为中心的创立做了大量工作。组织开展千村万社漳州姓氏田野调查,大规模征集漳台宗亲文物、文史资料,以及组织人员前往台湾收集涉漳族谱等。市政协文史委原主任涂志伟曾经深度参与这些工作。他说:“两岸一家亲,以宗亲文化来拓展漳台两岸的往来,这种形式可能是最合适的。和台胞谈我们共同的祖先、乡土保护神、祖祠、庙等,这样更亲切,也拉近了我们跟他们的心灵距离,同时也是用事实来证明,台湾跟祖国大陆是一家人。”
搜集族谱 历尽艰辛
族谱是姓氏家庭的文化瑰宝,是两岸同胞血肉相连的历史图籍。对中华民族而言,族谱是非常神秘而庄重的,平常都不轻易示人。因此海峡两岸(漳州)宗亲文化交流中心收藏漳台两地1200多部族谱更显珍贵。
市政协文史委原主任涂志伟接受漳州新闻网采访
记者看到,族谱里往往只用寥寥数语记载家族迁台的信息。然而,不少地名随着时代的变化早已改名甚至不存在,这给两岸同胞“认亲”带来了许多困难。而且,古代的族谱大多都是手抄本,极难保存,有些族谱破损严重,内容不全,难以阅读。中心收藏的族谱,正是有涂志伟等一群人不畏困难,跋山涉水,到处寻访,各种沟通,千辛万苦收集整理出来的。
海峡两岸(漳州)宗亲文化交流中心收藏的族谱(资料图片)
幸运的是,这项工作得到了两岸很多同胞的支持。涂志伟说,比如台湾宜兰的陈永瑞、台中的台湾省姓氏研究学会等赠送了大量族谱。这些人为什么要这样做?涂志伟用一句话解答:因为两岸一家亲!
寻根谒祖 血浓于水
市博物馆提供的资料显示,近年来,已经有台南市文化协会、台湾青年创业福建参访团、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习营等许多团体、个人前来中心参观。很多台胞来中心参观,不可错过的一个“打卡地”就是漳台百家姓篆刻墙。很多台胞在这个版块找到自己的姓氏,了解自己的根源,特别激动。
台南市文化协会一行参观(资料图片)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无论是在收集族谱或者田野调查过程中,漳台同胞间感人的故事总在不断发生。
涂志伟回忆,他曾到台湾嘉义县朴子市,偶然发现到当地有一处涂姓聚居。当地人一听到他是从大陆来的,非常激动,急忙拿出族谱海峡两岸民间交流(涂岭)论坛6月6日泉港盛大开幕,进行对接。涂志伟还了解到,当地有座妈祖庙是康熙初年从诏安桥东镇仙塘村迁徙过来的。于是他现场帮台湾的涂氏拨通了诏安县仙塘村村长的电话,让两岸亲人进行了一次跨越“海峡”的通话。
说到台胞来漳寻根谒祖,涂老师总有说不完的话。他还介绍,台湾嘉义县的林姓跟漳州诏安县霞葛镇的林姓是同宗共祖。两地的宗亲对接上以后,认为一定要共同来延续这个姓氏,因此,两地合编一部族谱,血脉相承。
这些年,涂志伟目睹了许多两岸寻亲的故事,他深有感触: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非常迫切地需要回到漳州来寻根问祖。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先祖到台湾去,在他们的族谱、祖墓、祠堂、庙等等都清楚地记录着,他们来自海的这边,也就是漳州,漳州成了他们的故土,所以说他们需要寻根,寻根是他们的本。因为台胞来漳州寻根,那我们漳州要到台湾去寻宗,了解漳州的先民到台湾去后生活在哪里。
一本本古旧的家谱、族谱,一个个蕴藏历史记忆的姓氏,忠实地记录漳台两地血脉相承的故事。在漳台民间,至今仍保存数以千计的族谱、祖墓、祖祠、庙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和中国人知根识源、敬宗报本的象征,他们宛若庞大的血脉根系,根植在漳州与台湾乡亲骨肉情深的记忆中。从此,无论他们走得再远,都可以寻找到自己在家族中的坐标……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