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和一般民事权的异同

嘉明
嘉明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7 浏览

关于你的问题,本人总结为:知识产权与其他(一般)民事权利联系和区别,其中民事权利为包括知识产权、财产权(物权和债权)、人身权在内的法律所保护的利益。知识产权为包括商标、专利、版权(著作权)在内的以独创构思为核心并附以载体表达的民事权利。其他(一般)民事权利主要为财产权(物权和债权)、人身权等民事权利。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物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债权是债权人请求特定相对人行为的权利;财产权和人身权分别以财产和人身为内容的权利。知识产权和其他(一般)民事权利的联系在于都同属于民事权利范畴,具备民事权利的基本属性,即法定性(产生、行使、保护依法律规定)、自由性(根据权利人自己意志行使),以及作为民事权利之间的互相转换或让渡,特别是知识产权本身融合了物权、债权、财产权、人身权等其他(一般)民事权利部分或主要特征于一身。知识产权和其他(一般)民事权利的区别主要源于知识产权本身的特殊性,即知识产权具有复制性、地域性、时间性。复制性在于知识产权在载体上重复体现价值特点;地域性源于各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对其管辖范围知识产权的特殊规定;时间性源于各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对其管辖范围知识产权时间有效性限制。知识产权与物权区别主要在于物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更加排他,由物权权利人自己意志行使即可完成,而知识产权需要法律和法定程序的保障才能完成;且二者产生权利冲突时候,知识产权必然要让渡于物权。知识产权与债权区别主要在于债权的相对性,而知识产权本身具有法定对世性和排他性。知识产权本身融合了权利人的财产权、人身权(人格权和身份权),因此单纯对比财产权和人身权,知识产权均有区别。希望能帮助你,同时建议你在考试或规范的答案中再整理为佳。

    与一般民事权利一样,知识产权也有与之相应的受保护主体与客体。发明人、专利权人、注册商标所有人、作家、艺术家、表演者等等是相应的主体。新的技术方案、商标标识、文字著作、音乐、美术作品、计算机软件等等,是相应的客体。在这里,专利权与商业秘密专有权的主体与客体有相当大一部分是重叠的。发明人开发出新的技术方案后,既可以通过向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专利,公开发明,从而获得专利权,也可以自己通过保密而享有实际上的专有权。就是说,技术方案的所有人可以选择专利保护途径,也可以选择商业秘密的保护途径。

知识产权客体的特征

知识产权客体的特点是:1、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指除非权利人同意或许可或法律规定,任何其他人都无权享有;2、知识产权作为法律确认和保护的一种专有权利,在空间上的效力是有限的,受国家领土限制,具有严格的地域性;3、知识产权中财产性质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在时间上不是无限的、永恒的,而是有一定的期限,这种期限称为保护期或有效期;4、知识产权无实体,只是将实物作为一种载体,进而呈现一种知识产品。知识产权客体是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等知识形态领域中所创造的精神产品,即知识产品。知识产品是与物质产品相并存的一种民事权利客体。通常所说的知识产权常分为三大类,专利权、著作权和商标权。知识产权保护客体包括:1、文艺、艺术的科学作品;2、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录音和广播;3、人类一切领域的发明;4、科学发现;5、工业品外观设计;6、商标、服务商标、厂商名称和标记;7、制止不当竞争;8、在工业、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内由于智力活动而产生成果的一切其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一)作品;(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商标;(四)地理标志;(五)商业秘密;(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七)植物新品种;(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第一条 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发布于 2023-06-07 00:33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嘉明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