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保护案例分析题
一、专利权保护案例分析题
这样提问对专业人士来说是一种折磨,根本无法提供精确的答案。原因是:
1,专利不保护专利名称;这意味两个名称完全相同的专利,大部分的技术内容都不相同或近似,互不侵权。
2,“你的专利”是否被人申请了,取决于专利内容是否与申请人的专利相同或近似。这需要专业的判断,而会提出这样问题的人一定是不具有专业能力的。
3,“你的专利”这种说法的前提是,你的技术已经取得专利权。这种情况下,专利局不可能会审查通过与你的专利相同或相似的申请。(现在审查极其严格,不同以往)
如果并未取得专利权,擅自自称专利技术,是违法行为,涉嫌欺诈。
4……
还有很多种情况都表明这个开放式的提问具有无数的正确答案,就不一一列举了,建议向当地知名专利事务所咨询。
二、专利权保护范围侵权案例
需要先核实具体情况。1.如果抖店确实有专利侵权行为,那么需要停止侵权行为,联系相关专利持有人,达成和解或者授权使用。2.如果被投诉不属实,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向相关机构进行投诉申辩,争取自己的权益。3.同时,为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抖店需要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加强对产品知识产权的合规性审查。
三、专利权保护案例有哪些
一、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上海智臻智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明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行政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行再34号行政判决书〕
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与康文森无线许可有限公司确认不侵害专利权及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纠纷三案〔最高人民法院(2019)最高法知民终732、733、734号之一民事裁定书〕
三、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与天丝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商标权权属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2020)最高法民终394号民事判决书〕
四、苏州赛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裕昇科技有限公司、户财欢、黄建东、黄赛亮侵害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2019)最高法知民终490号民事判决书〕
四、专利权保护案例分析
专利权是法律范畴,非专利技术是技术范畴,怎么比较,应该是专利技术吧。
专利技术是指具有专利权,受到专利法保护的技术。
非专利技术又称专有技术。它是指不为外界所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已采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护的、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各种技术和诀窍。非专利技术一般包括工业专有技术、商业贸易专有技术、管理专有技术等,它不受专利法的保护,因此只能靠企业内部进行保密。例如在制造洗发水时,配方的具体比例这种技术就是非专利技术,这种技术是企业的最核心竞争力,不可能让外人获得,否者产品就没有竞争力了。而专利文件通常的做法是提供一种具体比例的范围,使得配方既得到专利保护,具体的配方竞争对手又不能轻易获知。
另外也可以像可口可乐公司那样,将配方作为非专利技术进行保护,一直不公开,只要企业对自己的保密措施有信心就行。
对于商业数据的分析有一种独到的分析方法等这些,虽不能作为专利技术进行保护,但可以作为非专利技术进行保密。
五、专利权保护案例及分析
申请专利,不一定要很高的技术,只要你的技术方案符合专利的三性(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就能够获得专利权。
然而,申请专利,就是要公开你的技术方案,然后国家给以一定的时间保护和市场垄断。在专利有效期内,别人实施和模仿你的技术,就是侵权,你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你的权益。至于别人改进后再自己申请专利,那就是申请专利的技巧性问题了。一是你申请的专利技术方案和权利要求是不是考虑的不够周全,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能不能写的更广一些,让别人无法绕开你的专利。二是别人的改进是不是也有一定的创新性,他的技术方案是不是符合专利的三性(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如果有创新性,也符合专利的三性,那么别人的成果也是可以获得专利权的。至于你的专利和他的专利之间的关系如何,那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六、专利保护案例分析
优先权原则源自1883年签订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目的是为了便于缔约国国民在其本国提出专利或者商标申请后向其他缔约国提出申请。优先权是指专利申请人就其发明创造第一次在某国提出专利申请后,在法定期限内,又就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的,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其在后申请以第一次专利申请的日期作为其申请日,专利申请人依法享有的这种权利,就是优先权。
一、专利优先权的分类
专利优先权可以分为国内优先权和国际优先权。
国内优先权,又称为“本国优先权”,是指专利申请人就相同主题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又向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在我国优先权制度中不包括外观设计专利。
国际优先权,又称“外国优先权”,其内容是:专利申请人就同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或者就同一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又在中国提出专利申请的,中国应当以其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为申请日,该申请日即为优先权日。
二、专利优先权的作用和意义
1、鼓励发明人及时申请专利
专利优先权可以鼓励发明人及时申请专利。一有发明创造,发明人就可及时申请专利,这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护发明创造者的积极性,也更加充分地体现我国专利法规定的“在先申请”原则。
过迟申请专利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这样很容易造成被别人抢先申请的局面。另外还有一些专利技术窃贼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窃取技术成果,抢先申请专利,甚至反过来控告真正的发明人。
2、督促发明人加快研究进程
优先权的期限为12个月,这就要求发明人必须在第一次申请之后的12个月内对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进行完善与改进。不少人在首次提出专利申请之后,将自己的下一步研制计划的完成日子定在优先权期限届满之前,正是优先权这种制度所带来的正面影响。
3、有利于专利申请类型的转换
因为实用新型与发明专利的文件撰写、权利要求,对有些发明往往不同,发明可以保护方法,但实用新型不行。有了优先权制度,申请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在规定的一年期内,最后选定是以实用新型,还是以发明专利来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如果原来申请的是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要求优先权的方式将实用新型专利转为发明专利,反之,也可以将发明专利转换成实用新型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