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她》,与站在何非背后的他
作者:Alex
来源:PR人(ID:PublicRelationship)和PRREN(ID:PRREN)
6月22日,由朱一龙主演的《消失的她》火热上映,夺得了2023年端午档的票房冠军。朱一龙与他所扮演的角色何非,为此前“张东升”的“爬山梗”新添一笔,凑出个“海誓山盟”来——前有秦昊带你去爬山,后有朱一龙带你去看海。
毫无意外地,朱一龙又成为了众人热议的对象。
近年来,这位面容俊朗的男演员屡屡受到人们的关注与认可。
在刚刚过去的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评选过程中,在场的15名评委无一例外,全部将票投给了扮演《人生大事》男主角的朱一龙。他一袭正装,领奖时噙着一抹笑,不卑不亢。
“我真的没想到,有一天我可以站在这里。”这是朱一龙的获奖感言,短短一句话,隐去了多少无人问津的漫长岁月。
01
2018年,朱一龙出演知名耽改剧《镇魂》,声名鹊起。当年6至7月,他的热度稳步上升,在全网热议榜排行第二。
不少人对他说:“你终于火了。”
这无疑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摆在朱一龙面前的路乍看之下十分顺利:他可以趁势接几个综艺活动,毕竟如今举手投足都颇具分量的他,只需塑造一些符合大众口味的人设、摆着样子嬉笑怒骂两声,便能收获巨量的关注与欢呼,赚个盆满钵满。
这是流量明星的常见路径。受众倒也看破不说破,心里却再明白不过,这座由流量捧起来的华美大厦终究只是昙花一现,来去匆匆。
但朱一龙没有走上这条路。对他来说,这份名气突如其来、不期而至,甚至让他感到有些不安,“技不配位”的隐忧如浪潮一般夜以继日地冲击着他。
他最想做的事还是继续演戏,朱一龙一直在尝试塑造不同的角色。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拍戏都还没拍明白呢,说其他的都还早。”
有人说朱一龙是“榆木脑袋”,任由大好机会从指缝间流失。
02
事实上,他柔而不弱,“钝”而不愚。
镜头面前的朱一龙,没有太多夸张的言语与动作。他安静、腼腆,万众瞩目而又好似游离于众人之外。温润是许多人对他的印象。
正是这样的一个人,怀揣着一颗坚定强大的内心。
1988年,朱一龙诞生于湖北武汉的一户普通人家。父母予他一个衣食无忧的童年,也教会了他为人处世的原则。自幼,父亲便对朱一龙说,你若想要什么东西,就拿出任何一个你擅长的东西跟我比赛,要是赢了,我就给你买。
这个逻辑深刻地铭印在朱一龙的生命中——你可以弱小,但没有人会为你停留。输了便是输了,规则不可撼动。
03
儿时的朱一龙对未来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规划,直到高三那年,母亲建议他参加艺考,他才成了众多报考北电学子中的一员。
在上万有备而来的芸芸学子中,朱一龙算不上是出众,在表演才艺时还连摔两跤。
可偏偏是这样一个青涩的男孩,最终却成了北电录取的19名学员中的一员。北电教授崔新琴曾对朱一龙说:“你虽然是一张白纸,但可塑性很强。”
崔新琴的话贯穿了朱一龙往后的人生轨迹。
在大三那年,他连拍了十余部成本低廉的数字电影,毕业后也选择留在小公司继续拍摄。他并不挑剔,导演来了,他便演。
停留与等待是朱一龙无法忍受的事——他不相信自己有什么天赋与才华终会被人挖掘发现,他只相信持之以恒的练习与进步,会伴随自己走出内娱中的萧瑟十年——“人不应该看到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努力才有希望。”
世事吊诡之处就在于,投机之人往往功成名就,而勤勉之人时常落得个默默无闻。但幸运女神此次站在了朱一龙这边,在《镇魂》火热播出后,这位在内娱圈中名不见经传的“过路人”终于被看见了。
朱一龙走上荧屏后,人们很快就发现了他身上矛盾的一面——虽身处万人焦点中央,但其特质与个性却与舞台格格不入:他安静、内敛,如细水长流,不会轻易被粗风暴雨掀起波澜。
他近乎固执地坚信自己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不断地尝试、深耕才能找到出路。
一些人笑他迟钝,抓不紧送到手里的大好良机。还有些人索性敞开天窗说亮话,说朱一龙,你的性格不适合这一行。
朱一龙翻来覆去地将他们的话想了很多遍,倒也没觉得有什么难过的。
他人的非议,他并不敏感。演戏如他人生中的一座锚,在那些浮于海面漂流不定的日子里,恒久地规约着朱一龙前行的方向。
04
朱一龙的“钝”,融合了对自己些许的不认可、日复一日的练习与尝试,与难能可贵的执着。
他的“钝”,并不愚笨。
何炅曾这样评价他:“如果说他是偶像派,那对不起他精湛的演技,但如果说他是演技派,又无法忽视他俊俏的面容。”
初见朱一龙时,你可能会迟疑:该怎么定义他?一位演员,抑或是流量明星?
在这一点上,朱一龙看得分外透彻,他的头脑时刻保持着清醒。
要想在内娱圈子里创出一番事业,你有很多条路可以尝试。有些更简单、收益更大——且看流量明星吧,他们潇洒穿梭于各大综艺平台,粉丝将自我认同感投射于他们精心营造的人设符号之上,于是这些空洞的人便赢得了功名与金钱。
还有一些路,漫长而无常。那便是演员的路。他们为他人所喜爱,并不主要源于自身,而是源于那些由他们所饰演的众生百相。一个好的演员,讲的不是自己的语言,而是每一个编剧笔下如你如我般的小人物的语言。
朱一龙便是如此,在他看来,演员是躲在角色背后的存在,一旦演员的个人魅力大于角色,将会带来很可怕的后果。他深知撑起演员的,是扎实的技术与肢体、语言、情感的表达能力。为此,他也一直流连于截然不同的角色之间,开拓自己的无限可能。
在出演《人生大事》中的痞子式人物莫三妹时,朱一龙剃了平头,一改温润君子的形象,化身成为随处可见的市井小民,将人间烟火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在《消失的她》中,朱一龙又摇身一变,成了一个走投无路、被无尽欲望吞噬的疯狂赌徒何非,此人并不是什么高智商罪犯,只是一个可恨又平凡、令人胆寒的底层人物。
为了演好何非,朱一龙主动提出要在片中的一些桥段专门为人物设计一个“面部抽搐”的细节——如何才能不显刻意、如生理反应一般自然?朱一龙为此练习了许多遍。在这种神经质的面部表情中,一个焦虑惊惶、困于赌瘾的人物跃然屏上。
05
朱一龙就这样一直在演员的道路上前行着。他颇像年轻时的梁朝伟,热烈地投身于演戏,把真情实感包含进每一个角色之中。他们都如谦谦君子一般,总站在灯光与人物背后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将自身如火般的光彩尽数映于角色之上。
在18年的一次采访中,朱一龙曾说:“我也是有野心的,我的野心就是在中国的电影史上留下一个名字。”
如今,他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