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器种类

小枫
小枫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4 浏览

一、施肥器种类

没有最好化肥,实用其果树就是最好

  科学施肥对于保证果树高产、稳产、优质、安全、低成本并防止环境污染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施肥方法应以土壤施肥为主,坚持土壤施肥与根外追肥相结合。下面将果树施肥应注意的问题作一综述,以提高施肥效果。

  1、找准施肥的部位:果树细根(吸收根)多集中分布在树冠滴水线下内外两侧的土层中,为促进根系吸收,提高肥效,施肥的位置应在1树冠下外围滴水线下细根密生的土壤内,生产上多采用开条状沟(宽3040cm,深2060cm)或放射状沟(以树干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四周开沟46条,宽3040cm,施肥沟里浅外深2060cm)的方式施肥。施肥时切不可将肥料施在树干旁边 否则容易伤及大根,且施下的肥料也不易被吸收利用,影响肥效。施肥深度应根据细根密集分布部位、施肥时期和肥料种类不同而加以确定,一般根系分布深的要深施,反之可适当浅施;基肥宜深施,追肥可浅施;迟效性的有机肥要深施,速效性的化肥一般可浅施。在化肥中.易流动的氮肥可浅施,流动性中等的钾肥宜稍深。不易流动且易被土壤固定的磷肥应深施到细根分布最多的部位,最好与有机肥混施,以提高磷的有效性。每次施肥要注意轮换施肥部位,以扩大施肥面,促进根系吸收,提高肥效。

  2、坚持有机无机肥结合,氮、磷、钾配合使用:有机肥营养元素全面,肥效迟缓而持久,而化肥成分单纯,养分含量高,肥效快,有机肥与速效性化肥配合施用可缓急相济,互补长短,同时,有机质分解产生的腐殖质有吸附铵、钾、镁、钙、铁等离子的能力,从而减少化肥的损失,增进肥效。果树年生长周期中,有机氮素、无机氮素可按1:1的比例配合施用,采用这种方法施肥不仅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改土培肥的良好作用,而且能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促进植株正常生长发育。为发挥氮、磷、钾配施的协同效益,成年树施用氮(N)、磷(P2O5≥、钾(K2O)的比例一般保持在2:1:2较为适宜。幼年树施用氮 (N)、磷(P2O5)、钾(K2O)的比例可采用1:0.30.5:0.40.8,并随着树龄的增加而逐渐加大磷、钾用量

  3、注意肥料的混用:不同肥料之间的混合,必须以不损失养分,不改变化学性质,有利于提高肥效和工效为原则,否则不能混合施用。生产中可以混合施用的肥料有:硫酸铵、氯化铵等生理酸性化肥与磷矿粉、钙镁磷肥,硫酸铵与过磷酸钙、尿素与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硫酸镁(锰)、硼砂(酸)、粪尿、硫酸钾,过酸钙与尿素、氯化钾、硫酸钾、粪尿,石灰氮与硫酸钾、氯化钾、新鲜厩肥,堆肥与铵态氮肥、钾肥、磷矿粉、钙镁磷肥、过磷酸钙、钢渣磷肥、草木灰、石灰、粪尿等都可以混合施用。草木灰、石灰氮、石灰、钙镁磷肥、窖灰钾肥等碱性肥料与腐熟的有机肥、过磷酸钙、铵态氮肥、硫酸亚铁等酸性肥料,钢渣磷肥与窖灰钾肥,骨粉、磷矿粉与碱性肥料,过磷酸钙与碳酸氢铵等都不可以混合,否则易引起养分的损失,降低肥效。腐熟的有机肥与3%5%的过磷酸钙混合施用可减少有机肥中的铵态氮变成气态氮的损失,并能提高磷的有效性。肥料混合后要及时施用,随混随施,尽量不要过早混合。不可以混施的肥料要间隔几天,分别施用。

  4、施肥要看天、看地、看肥、看树进行:土壤施肥需要根据具体条件具体掌握,做到大雨之前不施,雨后抢施;旱季湿施、淡施,雨季干施、浓施;冬基肥要提早施,南方地区不晚于11月底。红、黄壤酸性土多施碱性肥,碱性土宜施酸性肥;砂壤地保水保肥能力差,应勤施薄施,粘重土宜适当重施;山地要深施、沟施,为中和土壤的过强酸性,要增施石灰,土壤浅、地下水位高的园宜适当浅施。化肥一般要加水液施,避免过浓伤根,厩肥、饼肥以及垃圾宜堆制腐熟后再施。绿肥宜在盛花期或结荚期翻压人土,一般分23层埋下,每层需加施适量石灰,若同时施用过磷酸钙,要各自分层施用,不能与石灰混施。化肥及农家肥采用干施方法,肥料应与沟中的土壤混匀,并在施后及时覆土,有条件的果园要及时灌水,以促进养分的溶解与吸收。施肥后的灌水量宜小不宜大,水溶肥下渗到根系集中分布层为好。施肥还要根据树势强弱、树种特性、土壤肥瘠、树体大小以及产量丰歉等状况平衡施用,一般瘠土多施,肥土少施;大树多施,小树少施;甜橙等耐肥树种,应多施,桔类等耐瘠树种可适当少施;丰产树、衰弱树多施,低产树、强旺树少施;大年树重施氮肥,配合磷、钾肥,小年树增施磷、钾肥。有条件的果园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提高施肥效率。

  5、不对环境和果树产生不良影响:人畜粪便、农家粪便、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等有机肥料须经无害化处理,待允分腐熟后才能施用。这些肥料隐藏着大量病菌和寄生虫卵,未经处理就直接施入土中不仅会污染土壤环境,而且还会因发酵时产生的高温而伤根。生产上要禁止施用硝态氮肥及过量重金属、抗生素等有害物质的垃圾、污泥、粪便。柑桔、梨、苹果、桃等对氯比较敏感的果树,施肥上要注意控制含氯化肥、含氯复合(混)肥的施用,施用含氯化肥、含氯复合(混)肥时最好配施有机肥和磷肥,并尽量作基肥,以防氯离子过多而造成对果树的危害。采果前30天内最好停止土壤追肥,以免对果实产生不良影响。

  二、根外追肥

  1、掌握好喷肥浓度:果树根外追肥,应掌握适当的浓度,过浓易产生肥害,过稀则收效不大。在不发生肥害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高浓度,最大限度满足果树对养分的需求。生长季节常用的叶面喷肥浓度为:尿素0.2%0.4%、硫酸钾(氯化钾)0.3%0.5%、磷酸铵0.5%1%、磷酸二氢钾0.2% 0.5%、过磷酸钙0.5%1%、草木灰1%3%、腐熟人畜尿10%30%、沼液50%100%、氮磷钾三元复合肥0.3%0.5%、硫酸锰 0.05%0.1%、硼砂(酸)0.1%0.2%、硫酸锌0.1%0.3%、硫酸亚铁0.1%0.2%、硫酸镁0.1%0.3%、硝酸稀土 0.05%0.1%、硫酸铜0.01%0.02%。气温低、湿度大、叶片老熟时,使用浓度过高,易引起肥害。推广新的叶面肥,应先做小型试验,避免肥害。根外追肥,除生长季节进行以外,休眠期亦可进行。常绿果树冬季喷尿素的浓度可提高到0.5%,休眠期根外喷氮可增加树体贮藏营养,有利于克服果树大小年现象,并可提高花的质量和坐果率,使果树稳产高产。

  2、选择喷布的时间:根外追肥最适温度为1825℃,并以湿度稍大时吸收效果较好。因此,最好选择无风的阴天或晴天(露水干后)喷肥,夏秋高温天气应在 10时前或16时后进行。根外追肥多在开花前期、开花期、壮果期、叶面缺素期有针对性地进行,急需什么,就喷什么,一般连喷23次,1015天一次。微量元素在连喷23次后,如果缺素症状消失,就不必再喷,否则喷施量以喷湿树冠枝叶(不滴水)为度,切不可连续反复喷布

  3、确定最佳喷洒部位:叶背气孔多,比绿枝、叶面更易吸收养分。除叶片之外,幼果的吸收能力也较强。根外追肥要以叶背面和果实为主。正反兼顾,树冠内外力求喷布均匀、周到。为提高喷施效果。可在肥液中加入0.25%0.5%白糖或0.01%0.02%的中性洗衣粉作附着剂。喷布时力求雾粒细微,以利均匀密布。喷布量以喷湿树枝叶(不滴水)为度,切不可连续反复喷布。

  4、合理混喷化肥、农药:一是营养元素之间有拮抗作用的肥料不要混喷。如磷与锌、铁、铜、硼,钾与锰、锌、钙、镁,钙与锰、铁、锌、硼等,这些元素间混喷会使肥力降低。二是酸性肥料只能与酸性肥料、中性肥料混喷,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喷。为使肥料发挥最大效果,生产上多采用氮、磷、钾三要素混合喷布。肥料之间混喷以23种为宜。所混的肥料种类不可过多并要注意降低各自使用浓度。三是肥料与农药的混喷必须以不降低肥效、药效,不对果树产生危害为原则。生产上除了尿素能与任何农药混合一起喷施外,其他肥料与农药混合喷施时,要注意酸性肥料不能和碱性农药混合,碱性肥料不能与酸性农药混合,生物肥料不能与杀菌剂、杀虫剂混合,否则会降低药效、肥效,甚至可能引起药害。无论肥料混喷还是农药与肥料混喷,都要做到现用现混,混后不要长时间放置,以免发生变化。喷施期间经常搅动,边施边搅,直到喷完。

二、施肥专用工具

喷壶是给盆花浇水的专业工具,使用方便,浇水量容易控制喷头是活动的,用时套上,不用时取下浇一般的盆花不要带喷头,给小苗或叶面喷水要有喷头,以免小苗倒伏及冲刷盆土生产上,应避免将胶管装在水龙头上浇盆花一方面水温低及自来水中的氯对植物不利;同时水的压力大,对盆土和幼嫩植物的冲击力太大,造成盆土流失和枝叶破损。

三、施肥装置的设计

水肥一体化也叫做灌溉施肥,它是将施肥与灌溉相结合的一项农业技术措施。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在灌溉的同时将固体或液体肥料配兑成肥液,加入到安装有过滤装置的注肥泵吸肥管内,然后将水肥一起输入到作物根部土壤的一种灌溉施肥方法。

⑴ 标准的水肥一体化技术。需要滴灌系统及配套施肥系统,灌溉方式可以采用泵加压滴灌、微喷、渗灌等。以泵加压滴灌为例,泵注施肥路线是机井→泵房(电动活塞泵将溶解好的肥液输入到输水管道)→施肥系统→过滤系统→量水装置→主管道→支管道→毛细管→喷头。肥水一体化施肥,水肥均匀、节水节肥节电、省时省工。但灌溉系统一次性投资较大,约每亩1000元,对果园规模及水利设施要求严格,肥料要求水溶性高,配套设备容易堵塞、老化以及维护成本高。

简易肥水一体化施肥技术。利用果园喷药的机械装置,包括配药罐、药泵、三轮车、高压管等,稍加改造,将原喷枪换成追肥枪。追肥时将要施入的肥料(如水溶性生物复合肥、黄腐酸钾可溶性肥和可溶性生物有机复合肥)溶解于水中,用药泵加压后用追肥枪施入果树根系集中分布层的一种施肥方法。该法所需的设备简单,可操作性强,肥水利于率高,省力省工。

四、施肥操作过程及技术要点

“肉肉”在这里可能是指多肉植物,多肉植物品种繁多,有的可以食用,有的具有观赏价值。以下是一些养殖多肉植物的技术要点:

1. 光照:多肉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但要避免长时间直接暴晒。根据多肉植物的喜好,可以将其放在朝南或朝东的窗台、阳台上。

2. 浇水:多肉植物耐旱,不需要频繁浇水。根据土壤的干燥程度进行浇水,避免积水。可以用手指插入土壤中,检查土壤湿度。

3. 土壤:多肉植物喜欢排水良好、透气的土壤。可以选择珍珠岩、蛭石和草炭土按照适当比例混合使用。

4. 施肥:多肉植物对肥料需求较少,生长季节可以每月施肥一次。选择有机肥料,如动物粪便、发酵豆饼等。

5. 繁殖:多肉植物可以通过繁殖来扩大种植。常见的繁殖方法包括叶插、枝插、分株等。

6. 病虫害防治:多肉植物容易遭受病虫害侵害,定期检查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常见的病虫害有:介壳虫、蚜虫、叶斑病等。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低毒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7. 修剪:多肉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修剪。修剪掉枯叶、病叶和过长的枝条,以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养殖多肉植物需要耐心和细心,遵循上述技术要点,您的多肉植物将茁壮成长。

五、施肥基本原理有哪些

蔬菜配方施肥技术

(一)施肥的几个基本定律

1、养分完全归还律。作物生长发育从土壤中吸取各种养分,为保持地力,应通过施肥向土壤归还所吸取的养分,否则地力下降。蔬菜是高产、高复种指数作物,每年大量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应及时补充,如黄瓜、茄子等亩产都在1万斤以上。

2、最小养分律。即农作物的产量高低,决定于土壤中最不能满足该作物所需的养分,这个养分就是最小养分,它不可用其它养分补充,也叫水桶定律。

六、施肥原理与技术

第一个叫养分归还学说:我们知道作物生长是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每年要拿走一部分收获,也就是要从土壤中拿走一部分养分,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把取走的养分都归还给土地,这一原理说白了就是欠债还钱,种地就得施肥。

  第二个叫最小养分律:作物生长需要各种养分,作物的产量决定于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举例来说明如果一块地中氮很缺,只能打500斤粮食,那么即使其他磷钾很多,能打1000斤也没用,最后的产量只能是500斤,这时如果要增产,只能施氮肥,把氮肥用量提高到1000斤水平,否则施别的肥料,不但不增产,还可能减产,这一原理是提醒我们,施肥要有针对性,缺啥补啥才行。

  第三个叫报酬递减律:它的意思是说,施肥越多越增产,但增产的幅度会越来越小,比如施肥少时,多施一斤肥料能增产10斤粮食,随着施肥量不断增加,这时多施一斤肥料可能就只能增产8斤粮食了,在加量,可能就变成6斤、4斤或者不增产了,这一原理提醒我们:施肥要有限度,不是越多越好。

  第四个叫因子综合作用率:它是说作物丰产是多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要丰产必须把种子、水、肥、田间管理等多种工作都做好才行,这一原理告诉我们:施肥要和各种措施互相配合,如浇水、中耕、打药等,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发布于 2023-07-29 02:45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小枫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推荐内容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