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做起年轻人的情绪生意,10块钱买不了吃亏?
近年来,电商平台上流行起了一种消费模式,即情绪消费,而这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潜在心理诉求和情感诉求。那么,网络上的情绪消费生意是如何呈现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又会对情绪消费这门生意带来怎样的影响?
情绪消费,是近年来在电商平台兴起的一种新消费模式。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直接买到快乐或悲伤,但恰恰反映了年轻人在心理、社交方面有着强烈的情感诉求。
情绪消费商品既有实物,亦有虚拟产品,前者如好运喷雾、好运手机壳、好运绳结,后者如树洞倾诉服务、虚拟蚊子,以及前几年大火的“孤寡青蛙”等。消费者下单这些“带着情绪”的商品,一方面,响应网络热点,找个乐子,另一方面,以求实现心灵和精神上的一丝慰藉。
一、10元买不了吃亏?
“甜语树洞”是提供情绪消费的电商店铺之一,营业至今已有半年时间,主要有树洞聊天、倾诉等服务,月销量达3万多单。普普通通的店铺看似“无名之辈”,实则“卧虎藏龙”,“我们对店员的素质、品行、学历有要求,拿学历来说,基本在本科以上,包括海外留学生,甚至博士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店铺负责人孟由告诉《IT时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