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产品经理(从BIM小白到产品经理:我一边见山海,一边想未来)
今天的「平凡故事」,来自一位老朋友的分享,他自称刘狐九,真名叫刘冰浩,讲讲他从入门BIM的小白到数字化产品经理的经历和思考。我想通过这个机会,通过自己这几年的经历和思考,和大家交流一下,我是怎样从学渣小白什么都不懂,走到今天对BIM是建筑工程数字化思维的理解。
从BIM小白到产品经理:我一边见山海,一边想未来
你好,这里是 BIMBOX。
李剑青的《平凡故事》里写了几句歌词:
那未知,召唤我,往前走。
那时候,不觉难受,虽然愁。
与其没有声息地留在故里,还不如干脆硬着头皮就千里单骑。
反正那未来它不发一语,明摆着是扑朔迷离的一局棋。
我觉得,这段话形容咱们这群在传统行业硬着头皮、离开安全区、奔向扑朔迷离未来的一群人,非常的贴切。迷茫、矛盾、换工作,都是正常的,只要思考别停下来,那走过的每一步都不算浪费。
今天的「平凡故事」,来自一位老朋友的分享,他自称刘狐九,真名叫刘冰浩,讲讲他从入门 BIM 的小白到数字化产品经理的经历和思考。
他的故事,很像一个时代的缩影,或许你能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或未来的样子。他的观点都是经过认真思考的结论,尽管有一些我们甚至都不完全同意,但这种认真思考的过程,我们还是愿意传递给你。
下面正式开始。
大家好,我叫刘狐九,2015 年第一次接触到的 BIM,到现在有八年时间了。
期间我做过软件培训,参与过设计、施工、后期运维的 BIM 实施,后来转行做产品经理。
2021 年,参加了 BIMBOX 在北京举办的线下交流会之后,我就开始思考这次分享了,这期间随着工作的变动,不停更新着自己的认知,这一思考,就到现在才落笔成文。
我想通过这个机会,通过自己这几年的经历和思考,和大家交流一下,我是怎样从学渣小白什么都不懂,走到今天对 BIM 是建筑工程数字化思维的理解。
我读书的时候成绩不好,妥妥的学渣,家离俄罗斯比较近,索性直接从英语换成了学习俄语,最终靠着这个小语种加分,才将将超过了录取分数线,好不容易考上了哈尔滨剑桥学院的工程管理专业。
和很多人一样,我上了大学也挺迷茫,不知道未来能做啥,现在想想,重要的转折,是在大二下半学期的时候,老师说有个 BIM 培训,有没有人想去。
也就是因为这句话,以后的路都变得不一样了。
我们当时是第一届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老师们对 BIM 的理解也只有个大致的概念,上这个 BIM 培训班的只有不到 20 人。
但是我抱着学总比不学强的想法报了班,还考了不少的证书。
现在看来,这些证没有什么用,花了不少冤枉钱,不过过程中也收获了不少知识。
像 BIM 这样新兴概念,在东北向来都是比其它的城市发展的慢,可以接触到的实践机会也很少,直到后来跟着大三的学长实习,才有机会去实践建模技术,跟着老师干了不少事情,做过施工流程视频,做过培训班的助教与讲师,还做过 BIM 大赛组长。
学校很重视新兴的技术,在 2018 年开设了 BIM 施工方向的毕业论文选题,我是第一届,没有学长学姐能请教,只能自己总结和排版,不过以往的经历在我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起到了不少作用,也是唯一在答辩环节提交了施工流程视频的学生。
当时就觉得 BIM 不应该就是个做动画、做宣传,那样一点用也没有,如果把每个建筑都做成这样的模型连成一片,或者把整个城市的建筑都做成 BIM 模型,那该多酷啊。
真正应用 BIM 建模技术其实是在大三暑假,那时候还没有疫情,我在哈尔滨找了个实习。
2017 年 7 月 11 日是我独自干项目的日子,实习单位是隶属于给水集团的设计院,单位没有 BIM 人员,我又具备全专业建模和做视频的能力,所以全部的项目都是在领导把握大方向,我做具体实施。
这些工作干得算是比较顺手,不过在工作中还是一直疑惑,这些模型做下来有什么用,只能做视频吗?能不能做片区级别的建筑模型,把地下管线也连在一起综合管控?
当时想都在北方 20 多年了,也想去南方看看,于是 2018 年元旦我飞到了杭州,去新技术发展比较好的地方长长见识。在杭州千城建筑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实习到试用期(以下简称千城)。
这段时间,我做了施工现场驻场,BIM 全专业建模,也学到了不少设计相关的知识。
在千城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 BIM 想在施工阶段落地,核心在于 BIM 模型可以指导施工和提供预测。
经过驻场我深知,没有现场知识的 BIM 工程师,不管模型做的有多快、多精细,也是不合格的,根本不能给现场用。
拿管线综合来说,连基本的管径尺寸,都不是软件上简简单单的 DN100 就可以表示的,需要结合材质、安装位置、安装方式、是否有震动等等因素去排布。
当时大多数工作还都是 BIM 工程师在办公室做模型,现场都不去就把模型交付了,施工单位看到花了大价钱却不对版的模型,肯定没好气。
心里对 BIM 的落地有点失望,我还没有忘记大学时候那个自己琢磨的想法。
后来有幸参加了 2018 欧特克 AU 中国「大师汇」,会上听到嘉宾介绍的雄安数字孪生,包括区域级 BIM 建设和新成效,听得我心潮澎湃,这比我在学校瞎想的蓝图要大的多,要高深的多!
这次会议,开启了我至今为止都在追寻的数字孪生的道路。
抱着不满足 BIM 应用落地效果,还有对数字孪生的小梦想,2019 年我在第一家公司辞了职去了北京,机缘巧合加入第二家公司,北京朔方天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朔方天城),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三年。
也是在朔方天城让我知道智慧园区、数字孪生、产品开发等等许多概念都是什么,又一次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让我有了 BIM 思维的雏形。
朔方天城是一个科技公司,主要做的产品是采用 B/S 架构打造的数字孪生平台,以 BIM 模型为基底,把整个区域的建筑、设备、能源、人员等通过 IOT、GIS 等技术映射到虚拟空间,再进一步做可视化运营维护。
公司承担平台服务的同时,也做 BIM 技术指导服务。
这期间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北航沙河校区宿舍楼数字孪生平台项目(以下简称宿舍项目),从 2019 年 8 月开始,至今都在运营维护,应用 BIM 技术和软件都不多,只有 Revit 和 CAD,但是它却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后期运维阶段通过一个个小事,把 BIM 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体现了出来,也逐渐形成了我自己的 BIM 思维。
这个项目总建筑面积有 14 万平,我们各阶段都是 3 到 4 个人的配置,在设计阶段我们首先拿到的是只有一根线的钢结构梁图纸,这样的图纸不可能用翻模软件识别,所以全专业都是人工建模。
有的时候刚做完模型,设计院就又变更了,设计师随改随出的图纸,甚至都没有云线,只能重新检查全专业的模型。经过了四五次的洗礼,终于把 BIM 设计模型完成了。
因为团队缺少实际设计能力,所以 BIM 模型主要是起到机电系统管道综合分析作用,比如:判断机电系统是否满足净高、走廊管道是否可以排布开、各系统上下楼点位对接时是否有错漏等等。
对于检查出现的问题,我们用截图加标注原因的方式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在计划特定节点,与设计师们面对面沟通,确保在图纸审查前解决明显设计缺陷。
这里我初步形成的 BIM 思维,是把信息和数据通过工具分析后得出结论,再用结论指导决策。
2020 年 4 月,项目进入了施工阶段,我也担任了 BIM 项目经理,主要工作是驻现场进行 BIM 技术实施和管理,我们的施工合同是和总包签订的,所以也算是分包单位,但又需要协调设计院和另外 7 家施工分包。
施工过程多数情况还是解决管道综合问题,BIM 工程师拿到 BIM 设计模型,根据施工要求和参数深化设计,深化结果出来之后开项目施工研讨会,给各专业分包做技术交底,过程中对有异议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根据变更程度与紧急程度制定模型修改时间,修改后各分包签字领取 BIM 模型与相关图纸。
施工过程中,BIM 工程师带着模型和图纸到现场实地检查,逐一筛查确保安装顺序正确,肯定会出现不按图纸施工、随意调换支吊架安装顺序的情况,这样就需要判定拆除重做的成本,如果可以接受就必须拆除,如果不可接受就要通过模型还原现场情况,再提出解决方案。
最终,我们在只用 Revit 和 CAD 的情况下,不仅完成了整个项目的管道综合管理,还在许多落地点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比如:建议设计变更、综合天花排布、施工单位工程下料、墙梁套管留洞、机房详图布置、屋顶设备安装方案验证、变配电室设备安装、母线路由设计及下料等等。
这个过程中,我逐步优化自己 BIM 思维,把抽象的数据通过三维技术具象化,形成有理有据的执行决策辅助。
2021 年 1 月,项目正式进入后期运维阶段,我从施工现场撤回公司,参与的工作突然变得又多又杂,比如管理其它 BIM 项目、总结知识形成公司内部积累、编写建模规范和编码规则、设计公司内部 BIM 样板等等。
除了 BIM 相关的工作,还包括公司平台产品相关的工作,比如:实施宿舍项目的孪生平台搭建、结合平台效果测试轻量化引擎、规划建设阶段平台产品等等。
在建设孪生平台的过程中,我感到特别迷茫,3DMAX 模型可以作为信息的载体,IOT 设备不结合三维模型也能对实际设备实现控制,那 BIM 在数字孪生系统中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逐渐发现,实际上设计与施工阶段都会产生的大量信息,在以往的管理过程中这些信息都是离散的,想把它们都汇聚起来难度非常大,设计图纸可以把设计师脑中抽象的建筑具象化,也可以承载一些信息,但是对施工管理来说,图纸只能作为数据输入,却不能起到承载信息的作用。
BIM 模型就可以提供一个载体,把各阶段的信息都集合到一起,有了具象化的承载实体,就可以进行系统化管理。
这个阶段我的思考是,设计和施工阶段产生的数据,连同数据的载体,在后期运维阶段最大的作用是让业主与运维管理人员知道建筑的前世今生,不至于和前面的工作产生断层,为以后几十年的运维工作做数据准备。
和设计、施工不同,运维更关注建筑耗能情况、设备运行维护情况、灾难报警情况等,设计与施工阶段产生的大量并数据没有办法满足这样的需求,但我认为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这些信息都不会被埋没,作为信息载体的 BIM 模型也会有更多的用武之地。
《数字化运维》这本书中说:
BIM 是建筑设施物理与功能特征的数字化表达,是建筑设施全面信息的载体,可以把物理设施的各种信息集成在模型要素上,并立体直观地展示出来。
通过这个阶段的工作,我形成的 BIM 思维是:信息与数据是灵魂,模型是载体,应用信息模型是 BIM 技术的关键。
经历过宿舍项目后,我想这就是 BIM 落地了吧,虽然知道这只是最简单的应用,每个阶段都有更深奥的知识和更先进的软件值得学习,不过我也没有精力和机会对每个过程深入实践。
同时,对数字孪生平台更进一步的了解,唤醒了我对数字孪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兴趣,也认识到一直做 BIM 翻模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也踏上转型产品经理的道路。
2020 年驻场的时候,我自学了产品经理相关课程,学会了使用原型设计软件 Axure,回到公司也做了一些产品设计,考了 PMP 证书,期间花的钱差不多有小 5 万。
但是因为各类事情,始终没法安心做产品,所以离开了朔方天城,专门找了一个产品经理的岗位;最后在 2022 年 5 月来到了第三家公司。
新公司是为海外石油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的,理想是打造工业元宇宙。大家都知道元宇宙现在还是很空洞,不过它包含了许多新兴技术,虚的概念落到实处还是数字孪生平台的建设。
这正好满足了我所有的理想,所以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孪生方向,我又开始了漫长的学习之路。
公司的数字化转型方案,涵盖了石油企业的建设阶段和生产运行阶段,我在公司负责建设阶段产品线规划和实景建模技术探索工作,从搞建筑到工业,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转行转岗了。
这段时期了解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后,我对 BIM 有了新的想法,不止关注 BIM 模型落地,更加注重数据的管理。
为了快速上手工作,我调研了公司的数字化转型方案,这也是我想法转变的原因。方案主要分为两部分工作,一是数字化交付,二是可视化项目管理。分开说说。
数字化交付可以独立在模型之外,在各个阶段把资产信息和数据进行关联,不管有没有 3D 模型,设计院都采用相关的标准,对每类管道和设备等进行「位号」设计,通过「位号」的标识,施工阶段可以对设备进行跟踪与安装,运维过程中可以关联仪表及设备状态,为全生命周期管理做数据基础。
可视化项目管理是基于实景建模技术进行的项目管理,增加了 3D 模型数据和 GIS 数据,把「位号」信息录入模型,再加入到数字化交付的工作流程中。
在施工阶段需要把模型与施工管理软件(比如 Primavera)的数据打通,实现构件追踪和进度模拟;在运维阶段需要把工厂的各个系统一个平台中进行综合分析,比如柴发系统、腐蚀检测系统、生产系统、仓库系统,把工厂所有数据搬到虚拟空间,形成数字孪生体,实现业主对工厂的综合治理。
项目做起来是非常复杂的,简单来讲,数字化交付就是把设计、施工、运维阶段的数据、文档等资料进行数码化,然后存入数据仓库系统提供支持;可视化项目管理就是以 3D 模型为基础,在整个工厂的全生命周期进行项目管理。
了解这些之后,我对 BIM 的理解就更深了:BIM 模型类似于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一种信息载体,不管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业主,都需要把这个模型当成信息的承载工具,最终业主以 BIM 模型为基础,建立数字孪生平台,最大程度上对建筑进行掌控管理。
虽然工业和建筑业有诸多不同之处,但是工业数字化有点像「数字化向可视化发展」,建筑业有点像「可视化向数字化发展」,最终殊途同归,归根结底 BIM 都是服务于企业数字化转型,优化商业模式效率。
这些就是迄今为止我所有关于 BIM 的工作,也是经过了这些工作,才有了自己对 BIM 的的看法,在写这篇分享的时候,我回看了金戈、唐越、罗罩东等大佬的分享,才发现很多想法是出奇的一致,BIM 是一个过程,也可以是一种思维方式。
思维用来反馈认知,认知决定行为,行为表现为人最终做出的决定,而人的思维是会被所使用的工具本身所塑造的。
我们所做的工作,不都是先有一些对 BIM 认知,再基于这个认知,去思考数据怎么采集、模型怎么应用,最后来做出的一系列决定的吗?
BIM 不应该只是一个软件,更不应该只是 3D 模型,而应该是建筑工程数字化的思维,服务于建筑行业内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思维。
打个比方,建筑工程相当于大型机械,各个参与方相当于关键部件,都发挥着各自的功能,机械有对应的运行程序,不过没有数据采集,不知道各个关键部件之间的传动和问题,整个机械只能在运行过程中不断磨损。
BIM 相当于新的运行程序,将各个部件的模型、相关数据都变得可采集、可整理,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优化机械运行,随着各参与方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推进,整个机器也会变得更加智能。
而最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那一整台机械,而不只是其中的部分零件。
我相信,未来 BIM 可以大展宏图的地方,是在各个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优化商业模式,解决数字化过程中数据割裂问题。
常说抬头看天,低头看路,捋清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才能捋清 BIM 的关键,结合我个人的经历、学习和思考分享一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考虑以下六点,其中有 3D 模型可以参与的过程都可以使用 BIM。
➤ 需求获取:要思考企业真正能给市场产生什么价值,这是企业的北斗星,也是企业战略点。
➤ 竞品调研:同行业怎么做的,结合公司现有情况,是否有可借鉴之处。
➤ 架构设计:大胆想象,按照最宏大的目标做天马行空的假设,将没有达到目标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
➤ 功能设计:小心求证,结合企业资源使用情况规划企业最小可行性目标验证,弄清数据源头在哪,用什么工具进行收集,又能产生什么新数据,筛选有效数据集成存储。
➤ 数据分析:结合需求价值,选取指标数据,通过量化的方式对转型过程进行控制
➤ 复盘:采用类似 PDCA 的科学方法,循环纠正目标执行情况。
对于 BIM 以后的发展,我还有两点想说。
第一是数字孪生平台。
在做产品的过程中有朋友问我:数字孪生的这个载体必须是 3D 模型吗?
我的回答是:不一定,载体可以是一个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字段,可以是图纸中的一个图例,不过这些都没有 3D 模型与生俱来的空间和可视化能力,通过这两个能力,可以减少很多信息传递误差,所以这 3D 载体还是不可替代的。
虽然只有几何信息的模型(也就是圈子里常说的假 BIM),可以当做孪生平台的信息载体,但是放眼整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这种模型的信息和数据会大量丢失,数字孪生做的就没有意义,所以我觉得 BIM 是不可缺少的。
第二是元宇宙。
这个概念先是火透了,又被用烂了。但我想说,首先不要上来就排斥元宇宙的概念,它是当前时代必然产生的东西,不叫元宇宙也会叫别的名字。
在杭州有幸听了一次从德国回来的老总演讲,其中就提到德国有部分 BIM 工程师转行游戏领域发展,当时没有理解有什么切入点,现在想想 BIM 承载整个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按最理想的情况发展,元宇宙建立后,现实中的所有建筑都可以在元宇宙系统中查找其前世今生,至于这个 3D 模型是用什么软件建的这无所谓,但是其中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是无可替代的。
感谢各位观看我的分享,以上都是我个人的想法,如有不同意见,我可以向各位请教,所谓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期待和你相望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