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曝停产停工!中国“电动保时捷”也扛不住了
来源:品牌头版
春运期间的高速路总是堵得让人心塞。而更心塞的,莫过于斥“巨资”购买某国产新能源汽车的用户了。
因为,就在一片“开工大吉”的祝福声中,这个品牌却宣布即日起停工停产6个月。
眼下,国内新能源的发展如火如荼。曾凭借酷炫外形“高昂”价格,意欲突围高端化的高合汽车,终究还是停摆在了万物待新的春天。
风评并不差
春节期间,小编开启了长达2000公里的跨省自驾游。旅途中见到最多的国产新能源,除了各种系列的比亚迪、长安之外,还有理想、蔚来等新势力。
当然,也偶遇惊鸿一瞥的仰望U8。至于今天要说的高合汽车,基本没能一睹尊荣。
也是,从面市以来,高合汽车的销量都很一般。数据显示,高合汽车2023年共卖出4829辆,在国内汽车品牌中排名第97位。
这个销量,先抛开品牌力,多少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
●图源:高合汽车
目前,高合在售车型中价格最低的HiPhiY ,是一款售价为33.9万元的中大型SUV。
此外,还有售价51万元起的HiPhi Z,以及起售价高达57万元,旗舰版4座售价为80万元的最贵车型HiPhi X。
与目前新能源的主流车型相比,30万往上的价格,确实有着高端那味儿。
因此,高合的出现,注定是一次国产新能源品牌“冲高”的大胆尝试。既是尝试,结果未知也并不意外。
2022年,高合汽车创始人丁磊在发布会上,满怀豪情讲述Hiphi X的黑科技与造车壮志。
一度惹得不少自媒体感慨:连墨斐这样的车界老炮儿竟然都被高合请出山。如此论调,足以想见彼时高合的志在必得。
然而,造车与造梦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需要放到市场中接受用户检阅,历经竞争淘洗的。
这也意味着,当用户在谈论新能源品牌时,绕不开智能化,更绕不开外观造型、内饰用料和驾驶质感。尤其,是一辆号称高端的车。
平心而论,被称为“中国电动保时捷”的高合汽车,外观设计具有超强辨识度。
扑面而来的浓浓赛博朋克风,自带穿越未来舍我其谁的科技感——这也成为不少年轻车主买单的理由。
●图源:高合汽车
我身边有朋友算是高合汽车的首批车主,他同时购买了HiPhi X和HiPhi Z两款车型。
至于当初为什么选择高合汽车,朋友的回复是:没有其他的更好选择。时至今日,他仍然认为高合很好开。
这一说法,也恰巧映证了某自媒体的调研采集数据——用户和网友都对高合产品给出正面评价,“车还是不错的”,“产品看着还可以”。
那么,风评并不差的高合,又为什么会走到停工停产呢?
饥饿营销失灵
2月18日下午,高合汽车官方微博发布“满电加速,即刻开工”的宣传海报后,没多久就删除了。
《品牌头版》联系高合汽车深圳市场部的工作人员,得到的回复也十分无奈:又开始找工作了。
早在此前,高合就已经屡次传出通过降薪来实现“变相裁员”的消息。上月初,更多关于高合“拖欠供应商款项、资金链断裂”的传言遍布网络。
此前有传言,高合还能站出来发个辟谣声明主动澄清。可是,当只发放基本工资的内部群聊截图流出时,高合的窘迫再也藏不住了。
高合汽车很缺钱,这与成立之初高薪聘用员工形成强烈反差。一句“账上一点钱没有”,已然揭露了此番停工的真相。
然而,缺钱、亏损,很多新能源品牌都曾经历。
因此,与其说高合太缺钱。倒不如说,高合今日的处境,并非一日之寒。
身处竞争激烈的新能源赛道,从研发、制造到运营、销售,再到后续的服务……每一个流程和环节,都决定着新造车的终局。
“连墨斐这样的车界老炮儿都能请出山”的高合汽车走到今天,或可以归结于一个字——乱。
这种“乱”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人事管理的混乱。
相关人士透露,从2021年上半年开始至今,高合负责销售业务的一号位高管已经连续换了5次。
也就是说,平均每位销售高管的任职时间不超过6个月。
另一方面,是产品定位的混乱。
如今的新能源品牌,都在深耕智能化。而高合在发布和交付Z、Y的同时,没有对宣称黑科技的最贵车型Hiphi X展开改款换代。
这就导致定位“高端化”的高合,并没有在影响用户购车决策的“智能化”关键性因素上有所突破。
●图源:高合汽车
最后,则是营销节奏的乱。
在其他媒体的报道中,高合HiPhi Z车型从正式亮相到对外公布售价,前后历时9个月。从下定到交付,还得再等5个月。
如此漫长的交付周期,在可选择品牌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赛道,“后来者”高合尝到的,显然不可能是饥饿营销的甜头。
还会买高合吗
高合汽车的停工停产,是火热新能源赛道的一个缩影。
在此之前,威马汽车、爱驰汽车、以及天际汽车等新能源车企,都相继关店停产、欠薪停工、冻结资产……
种种“缺钱”表象的背后,其实是关于产品、技术、规模等各个方面问题的综合呈现。
对走高端路线的品牌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产品和技术。
去年7月,高合第三款车型HiPhi Y上市时,将起售价下调到了33.9万元。
然而,“自降身价”并没有让高合月销量过千的惊喜持续太久。
●图源:高合汽车
数据显示,从2023年11月到今年1月,高合HiPhi Y的销量从573辆滑到了136辆。
有网友认为,高合在智能化,尤其是自动驾驶功能上相对保守。品牌主打的“科技感”更多体现在诸如车门、底盘等传统硬件上。
如果科技感只依赖于传统硬件,用户又为什么要买单呢?
不得不说,高合汽车的突然停摆是有些遗憾的。
一直以来,国内新能源都缺少“我就是要卖到百万以上”的自信。这是因为,一方面,主流市场能够接受的价格区间大多位于30万上下。
另一方面,国内新能源还没有完全打出让用户愿意买单的高端品牌力。
比亚迪推出仰望U8,让我们看到了国内新能源冲高的希望。但是,冲高不是仅停留于拔高价格的口嗨。
用户希望获得的,是与价格相匹配(或者超越)的产品体验。
高合在科技感十足的外观下,却没有一个引领智能化潮流的“灵魂”。看多了,难免感到乏味。
●图源:高合汽车
毕竟,如今的新消费时代中,用户早已不是小白兔,品牌也不要想做大尾巴狼。多一些拿得出的“科技狠活”,生存的空间才会更大。
本来,国内新能源品牌走高端豪华的路线,就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而当下的竞争环境对任何车企来说,也不是依靠一两个爆款就能生存的美丽蓝海。
进入2024年,新能源赛道的淘汰式“内卷”已是行业共识。
在特斯拉挑动“价格战”之后,国内新能源品牌更需要从产品、技术以及产业链来寻求突围。
初见高合汽车时,是足够惊艳的。在其他媒体报道中,“不抄袭”保时捷的高合,有着可圈可点值得其他车企借鉴的独特创新。
然而,小众市场的曲高和寡,更需要品牌发力人有我优的强势卖点。
否则,买了两台高合汽车的用户面对“如果再选择,还会买高合吗”的问题时,给出的答案,就是选极氪了。
参考资料:
1.21世纪经济报道:太突然!开年即被曝停工停产,多家体验中心关闭撤店,员工:工厂已不允许进入
2.虎嗅APP:中国的“电动保时捷”,咋就造不下去了?
3.汽车公社:高合停产,被传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