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创业致富人生故事

sczgx6658
sczgx6658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03 浏览

  不放弃,始终怀揣着创业梦想,用敢拼敢闯的韧劲一路微笑着,终究会把磨难走成风景。看看那些名人创业的故事,感受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那么下面是分享的名人创业致富人生故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名人创业致富人生故事一

  股灾之下他和小伙伴们 用一个模型将150万

  变成750万去年的股灾让不少股民损失惨重。然而,他和小伙伴们用一个数学模型运作的资金,却几乎毫发无损,还有正收益,这或许就是量化投资的魅力。而他就是实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凌山,一个敢想敢干的85后创业者。

  兴趣是成功最初的开始

  2009年,凌山从广东工业大学毕业后,进入某大型商业集团从事技术工作。每天监控设备、维护网络的工作,让他觉得难以忍受。

  凌山说,自己从小就对数学特别着迷,到了高中接触到微积分、概率等知识后,他更觉得数学是个神奇的东西。“高中时,我也喜欢看足球,但别人看球是享受比赛,我想的却是球赛的胜负中是否有规律可循。”于是,他开始研究这些比赛中比分的内在规律,并有了用智能自动交易方法来实现盈利的想法。

  兴趣或许就是成功最初的开始。对数学的喜爱和持续钻研,让他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还让他遇到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位导师——北京一家量化研究院的数学专家,教给了他一整套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习后,他发现这样的方法是可以应用在商品、金融、股票、债券、外汇等多个市场的。凌山惊叹:“这才是数学的主战场啊!”并萌生了借此创业的想法。

  熬过“99%”的出租屋死亡时光

  2010年中,凌山辞职开始创业。初创期的目标很简单,研发出一套自动交易软件,去资本市场获利。

  “我和几个小伙伴跟亲朋好友借了个遍,凑了150万元,租了个四、五十平米的出租屋,购买了电脑和一些简单设备就开始了。”凌山称,初始有5名创始人,都是同学朋友,大家因为共同的兴趣和目标走到了一起。

  创业的日子很苦,每天就是编程、修改、测试,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一口。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辛苦工作,他们终于设计出一套自动交易软件。软件出来了要测试,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艰难地又凑来150万元后,他们利用这个软件将钱全部投向了国际市场,有的套利,有的利用波动赚点差价,同时进行量化对冲,短短几个月就赚到了600万元,150万变成750万,交易系统测试成功!

  “可以说,99%的创业者最终都倒在了出租屋时光。那时候,我们也差点熬不住,可我一直告诉自己,坚持,坚持,再坚持一下,当你觉得坚持不住的时候,哪怕再多坚持一分钟,你也可能离成功更近一步。”

  想做量化投资界的“平安”

  赚到了600万元后,凌山和小伙伴们成立了实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专注于量化投资和私募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推广。2013年,将公司总部搬到了广州国际金融中心(西塔),一年三百多万元的租金让他感觉“更有动力”。

  然而,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差距,想把投资系统推销出去并非易事,更何况是认知度很低的量化投资。电话营销、熟人推广、陌生拜访,种种方法他们都用过,开始很难,但随着在熟人圈推广,做口碑营销和机构营销,局面慢慢打开,管理的私募客户资金也越来越多,目前已稳定增长到3个多亿,凭借着4%-5%的管理费收入,还清了债务、实现了盈利。

  真正的转折来自于2015年新的三位创始人的加盟。他们是著名投资人柯利明和另外两位有着深厚金融背景的海归派人士。新的资源使公司进入快车道,除了做好本业,他们也开始计划涉足影视娱乐界,将量化投资法应用到更多行业。

  “如果一定要让我说一个奋斗目标的话,那我的理想就是成为量化投资界的‘平安’,立足本源,拿到金融全牌照,扎扎实实地打造一个世界500强企业。”凌山称。

  名人创业致富人生故事二

  3000万到身家910亿,27岁创业,他是全球第一狂人

  他有“全球华人第一狂人”、“财富黑马”、“中国厚待员工第一人”之称。在国内他首创了BT模式,被誉为“中国BT模式鼻祖”。从他3000万创建太平洋公司,到他如今身家高达910亿,在这财富爆炸式裂变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80年代,在江苏淮安,还是高中语文老师的严介和,就已经显露出了他的“不安分守己”。1986年,26岁的严介和离开中学教师的岗位,去当地国有企业当临时工。第二年,严通过公开竞争承包了一家当地的乡镇企业,开始创业。

  1992年,严介和辞职注册了自己的建筑公司,紧接着承接的南京绕城公路建设项目是严介和自己创造出的打开“省门”的机遇。因为这个项目,他挖掘到他人生中真正的第一桶金800万元,由此开启了他的太平洋时代。

  为了能够在政府心中留下良好的形象,他甚至提出了“亏五万不如亏八万”的经营思想。一百四十天完成的工程量,只用了七十二天就干完。业主大吃一惊,检测结果质量全优!“吃亏”是富,第二年工程指挥部便放放心心地把1000万的工程交给了严介和。

  2002年以前,严介和一直不声不响地在路桥建设业内“掘金”。这以后,他开始与许多地方政府部门打得火热,陆续收购、托管了31家亏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旗下的成员企业达到115家,严介和因此获得了大量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严介和找到了一条发财捷径——通过收购业绩不佳的国有企业,从而博得当地政府的好感,进而在当地的市政工程中分得一杯羹。

  收编亏损国企,不仅验证了严介和“吃亏是富”的座右铭,更让严介和与政府走得更近。“重组前的国企连一根火柴棒都不值,但我要将一个极端差的企业做成极端好。”严介和称。就拿ST纵横来说,当时严介和付出的成本5亿至10亿元。表面看来好像吃亏了,实际上最终赚的钱更多。

  直到2002年,太平洋集团的年产值也不过20亿元,真正令严介和的身家急剧膨胀的是2005年初开始的一系列对国有企业的并购。严介和已成功收购了31家国有企业,涉及资产总额达60亿元。仅一年内以年产值不过20亿元的身家去收购高达60亿元的国有资产这一项,其财技就非常人能及。

  “BT”模式,让财富极具暴涨

  2002年,白手起家的注册成立太平洋。虽然前面已有一定的原始积累,当时的个人财富不会超过3000万元。个人财富以几何级数裂变般暴增的起点,源自大规模复制自己垫资为地方政府兴建暂时无力兴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即“BT”模式。

  第一次采用BT模式运作基建项目始于1996年。当时,位于经济欠发达苏北地区的宿迁市政府希望建立一条南北走向的市府大道,但市财政又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就由太平洋垫资上马。

  从宿迁一役以后,太平洋就将“BT”模式迅速复制到全国其它经济欠发达地区,至今共承接了近2700亿元的订单。按照设想,太平洋基础设施的单子要在2008年前突破5000亿元。

  有人说,严介和的成功在于他坚持“吃亏”是富和经商游走边峰,他的不“循规蹈矩”、不按“规矩”行事为他创造一条不同寻常的财富之路。虽然许多人对其一年增长百亿颇有质疑,但不可否认严介和的财技很有过人之处。2015年,胡润百富榜,严介和与他的儿子严昊,家族资产高达910亿。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名人创业致富人生故事相关内容

  

  名人创业致富人生故事三

  初中毕业从800元到168亿 :奥飞娱乐蔡东青的传奇创业史

  2009年9月10日,奥飞动漫顶着“中国动漫第一股”的光环顺利上市。上市后,蔡东青也成为了亿万富豪,201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蔡东青以43亿元身家位列富豪榜第222位,而去年2015年更以168.3亿元位列富豪榜第72位。

  地道的农家娃,到坐拥168.3亿元(2015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数据,单位为人民币)的富豪,动漫第一股——奥飞动漫董事长蔡东青的经历颇具传奇,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中国沿海企业家的奋斗史。

  没有华丽的简历,也没有煊赫的身世,更没有令人艳羡的学历,蔡东青身上有的是上一代沿海企业家明显的风格:低调、务实、智慧、坚韧、变通。

  为外界津津乐道的是,蔡东青把每一次失败都转化为获得更大成功的转机。因此他也常常自称是“失败的赢家”。

  令很多人好奇的是,一个初中毕业、文化水平并不高的小伙子是如何成为一家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掌舵人?

  生产“小喇叭”起家

  1969年,蔡东青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是老实的庄稼人,祖父早年在新加坡做生产,后回乡务农。70年代初期,蔡东青的两个弟弟相继出世,一家人的生活就依靠父母在田地干活,用收成去换回所需。日子十分艰难。

  1986年,蔡东青初中毕业,面临选择,是继续读书、还是帮助家里挑起生活的重担。说是选择,其实也别无选择,书是无钱再读了,17岁的蔡东青开始寻找适合自己做的事。

  80年代中期,潮汕大地已吹遍改革之风,光是澄海西门,蔡东青所住的附近管理区,就有许多个家庭手工作坊,生产塑胶玩具、塑胶制品。

  这些作坊规模不大,设备简陋,但所生产的—些制品却很有销路。蔡东青动心了,他想自己也可以来仿效,别人能做我就能做。

  东凑西借,蔡东青用800元购置了一台老式铸塑机,用人工手压完成操作。生产什么,蔡东青也有了目标:塑料小喇叭。这是一种可以吹出声响的玩具,适合低幼儿童。

  因为左右邻居多数都生产小喇叭,所以开工之后,蔡东青便在琢磨,如何能提高质量,超过周边这些先他一步的人。

  蔡东青跑到孩子堆里,仔细探听孩子们的想法。有一天,一个两三岁的男孩因吹不响手中的喇叭而急得哇哇哭,蔡东青连忙将自己生产的一支吹得很响的喇叭给了男孩,男孩子破涕而笑。

  蔡东青知道了,喇叭最重要的是音色好、音量大,同时颜色也要鲜艳、漂亮。这些都成为了蔡东青严把质量关的标准。果然,蔡东青的小喇叭吹响了,周围的客户、销售商都找上门来订货。

  在为外地客户托运货物时,蔡东青又一次捉摸,别人都是一箱装2000支喇叭,我是不是可以装多一些呢?经过试验,蔡东青的货箱里装的喇叭是4000只,从而降低了一半的运费。

  蔡东青的家庭小作坊虽然极其简陋,但效益却相当不错。初次涉足商海,蔡东青对自己的成绩还是满意的。

  这一次,蔡东青与朋友合作,开办了—间较大规模的工厂,但蔡无奈由于两人思路不和、产品不对路,投资全部赔光,蔡东青经历了人生第一次失败的打击。结果合作失败,蔡东青赔进了前一段自己辛苦赚来的利润。沮丧之余,蔡东青意识到自己是一时冲动、不够冷静;同时也更坚定了继续走玩具生产这条路的信心。

  仿制义乌“大喇叭”获创业第一桶金

  第一次失败打击后,蔡东青一度感到迷茫,不过,坚韧的他并没有放弃。通过仿制义乌生产的大喇叭,产品迅速成为市场的香饽饽,订单纷至沓来。这次成功也给蔡东青积累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从1987年、1988年到1990年间,蔡东青开始生产大喇叭,他又回到了早两年的状态中,对产品质量—丝不苟,对市场销路及时掌握。生产、销售—直顺利。

  两三年时间,蔡东青赚回了一定的资本。

  发展有了一点小规模,蔡东青开始思考该如何定位自己的工厂,也就是说,选择什么项目开发、上马。喇叭虽然吹得响,也只是喇叭。

  这时,日本的四驱车技术传到中国,玩具市场也有人开始生产四驱车。得知这一信息,蔡东青立即赶到省城广州,在各大商场儿童柜台前考察。果然,四驱车已赫然上架,前来询问、打听的家长很多。

  蔡东青想到一位前辈告诉他的话:“必须领先用优质、高档、新颖的产品去占领市场,如此方可赢得市场。”蔡东青感到这一优质、高档、新颖的产品就是四驱车。

  嗅到四驱车风潮

  虽蔡东青将四驱车引进到内地市场,产品一炮而红,深受青少年喜爱。但,面对全国成百上千家玩具制造企业,一个四驱车很容易就可以被仿制。如何让产品脱颖而出?蔡东青敏锐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通过举办四驱车大赛,蔡东青的四驱车热销全国,年销售破亿元,占同类产品五成市场。

  1992年,蔡东青办起了颇具规模的“奥迪塑胶玩具厂”。

  奥迪——奥妙、智慧的启迪,这是蔡东青为自己企业树的名、定的位,也由此拉开了奥迪走上以高科技为指导的玩具生产之路。

  也许是“奥迪”这名起得好,也许根本就是蔡东青预测市场极其准确,奥迪四驱车推出后,立即在玩具市场引起极大反响,受到青少年的喜爱。

  “奥迪四驱车”是根据机械原理,利用干电池作动力,在设定轨道上,驱动四轮高速行驶的一种儿童智力玩具。外观设计精美灵巧,形态逼真多样,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真正做到启迪智慧。

  产品是有价值的,但在产品的定位上,蔡东青的考虑是满足大众消费群体,应具有普及型、教育型、智力型,同时还必须大众化。

  产品的定位及推广,蔡东青同时进行,尤其对推广工作格外重视。

  如何让全国的青少年朋友都能认识这一有益身心健康的玩具产品呢?蔡东青苦苦思索。

  这一晚,电视里播放法国一级方程式汽车大赛的节目给蔡东青带来了灵感,何不也举办一场四驱车大赛,让青少年朋友都来参加呢?这既是一次产品宣传,又是一次很好的社会活动。

  主意一定,蔡东青找来几位负责人,将想法说出来,请大家补充意见,并且落实方案。

  两天后,四驱车大赛方案出来了,蔡东青就其中一些细节作了修改,立即交到厂有关人员手中。“1995年全国少年四驱车大赛”正式拉开筹备序幕。

  这次耗资200多万元的大赛,经过精心组织安排,在全国28个城市组织了近60万人次参加。1995年10月1日,正逢国庆节,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四驱车高手汇集在广东省电视台演播大厅,进行最后的总决赛。中央电视台作了转播,盛况空前,奥迪掀起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奥迪四驱车旋风。

  一时间,孩子们在谈四驱车,家长们在谈四驱车,媒体也大谈四驱车,最受影响的当算是国家体委的有关领导。经过认真调查,体委认为这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有利于普及科学知识的活动,并决定将奥迪四驱车大赛列入全国少年车模常设项目,即每年举办一次,定名为“奥迪杯全国少年四驱车冠军赛”。

  1996年是“冠军赛”的第一年。在全国24个省市近80万学生参加比赛后,150多位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学生选手云集北京西城区体育馆进行总决赛。比赛进行了3天。

  颁奖会上,中国奥运会秘书长、国家体委宣传司司长、新华社副社长,以及共青团、国家教委的有关领导都到会并讲了话。

  作为主办者之一的奥迪老总蔡东青也在颁奖会上讲话。北京各主要媒体都前来采访、报道。

  平生第一次面对这么多人、这么多镜头,第一次站在这么高规格的会场讲话,蔡东青显得很激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智力玩具生产企业,奥迪应为中国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为素质教育器材的发展,做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随后,蔡东青力排众议花重金引入日本动画片《四驱小子》,这也让蔡东青首次接触到了动漫产业,为他后来的转型埋下伏笔。

  动画片的热映带动了产品的热销。但商场风云变幻难测,正当蔡东青春风得意时,其公司再次陷入低谷,产品被仿冒严重,销售滑坡,销售团队信心低迷……

  经历过多次失败的蔡东青显然不再是当年躲在被窝哭泣的年轻创业者,他认真研究美国孩之宝和日本万代的成功经验,决定进行战略转型,强化“动画片+玩具”的模式,要打造最有价值的动漫产业链,这一决策让公司成功转型。

  对于蔡东青而言,动漫是个陌生的行业,为了避免风险,公司先与日本万代合作开发《迪迦奥特曼》中的人物和器械等动漫玩具产品。积累一定经验后,2004年,蔡东青决定投入数千万做动漫,这一决定引起了公司管理层抵触,很多人反对这一决策。

  奥飞动漫郑宇东回忆:“那是一段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从决定投拍到第一部动漫做出来,经历了两年的时间,这期间谁也不确定这么做能不能成功,事后证明董事长的决策是正确的,在外人眼里董事长的‘冒进’,背后是对行业深入细致的了解。”这次成功转型也让奥飞动漫成功避开了2008年玩具行业的寒冬。

  2009年9月10日,奥飞动漫顶着“中国动漫第一股”的光环顺利上市。上市后,蔡东青也成为了亿万富豪,201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蔡东青以43亿元身家位列富豪榜第222位,而去年2015年更以168.3亿元位列富豪榜第72位,从800元起家到168亿元的巨大蜕变也引起了外界艳羡的目光。

  经营策略:质量、品牌

  在一次企业员工大会上,蔡东青说:“一个企业要在市场上站得住脚,要不断巩固发展,必须使自己的产品有——个响亮的牌子,企业的形象也需要进一步宣传,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因此,我们要把创名牌提高到—个战略性的高度。”

  蔡东青坚持“高标准、高智能、高技术、高质量”的企业发展思路,狠抓产品质量,加大创名牌力度。他严格执行国际同类产品的质量检查标准,始终保持“奥迪四驱车”在国内同类产品的抽样检查中名列榜首。

  他大胆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先后在香港、新加坡及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设立了分公司,并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他根据市场形势和发展趋向,制定了企业长远的全球经营策略,注意与国际玩具业接轨,向国内提供国际最新的智力玩具,并先后与日本任天堂株式会社等多家国际著名企业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关系。

  目前,“奥迪”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玩具品牌,公司是全国规模最大、产品科技含量最高、市场效益最好的玩具公司,5年来公司累计创利税5000多万元,1998年产值2亿元,出口创汇550万元,利税1300万元。公司连年评为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先进企业、省模范纳税户、省轻纺工业质量先进集体。

  2009年9月10日,蔡东青先生的奥迪玩具改组为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并已经成功上市。

  新征程“奥飞娱乐”

  2016年2月3日,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更变为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蔡东青先生又一次带领企业进行新的征程!

  公司经过20多年发展,从简单的制造与授权到原创并围绕IP进行全产业链开发,打造与积累了众多知名的IP形象,并通过多样化的媒体传播途径使IP渗透到动漫、游戏、影视、文学等多个文化产业领域,并拥有在衍生产业中强大的运营能力,逐渐凝聚行业领先的品牌影响力,形成全产业链布局的泛娱乐生态系统。

  公司指出,未来将结合多维度互联网分享平台,加强消费者与开发者的沟通交流;大力拓展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型媒体渠道,扩大用户覆盖群体,加强品牌传播与流量聚集效应;积极拓展线上线下娱乐产业,提供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奇体验,开展家庭、娱乐、生活和消费的场景化运营;通过互联网技术革新IP运营管理体系,加强数据分析处理,合理挖掘IP的商业潜力,培育具有产业联动性的明星IP。

  奥飞动漫认为,这一更名的核心目的在于契合公司目前状态以及以IP为核心的泛娱乐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泛娱乐领域的竞争优势,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为兼具中国特色和全球视野的“新世代迪士尼”。

发布于 2022-06-13 22:26

免责声明:

本文由 sczgx6658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推荐内容

17年做啥生意最赚钱适合在家做的
做哪行生意最赚钱还不累
合伙做生意怎么做账
合伙做生意的弊端是什么
做什么生意比较有发展潜力
10万以内做什么生意最好
热门生意项目
农村致富项目有那些
有哪些小本经营致富买卖
现在做什么成本低生意好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