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效应产生的原因

贱狗2002
贱狗2002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66 浏览

羊群效应产生的原因,从众行为。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进入一个陌生的场所后,如果对该场所的规则不甚了解的话,就会暗暗地模仿其他人的举动,以免自己做出超乎规则的举动,遭到他人的嘲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便是一种“从众行为”。所谓的“从众行为”,就是对于一些自己不熟悉的情境,或者自己不确定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的场合,为了避免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不合时宜,招致他人的取笑,很多人一般会倾向于跟随大多数人的观点和做法,以致所有的人都采取了同样的行为。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体会:一个卖菜的地方没有人买,当你走过去挑菜准备买的时候就会有人跟着过来挑,一会儿人就聚满了。美国人詹姆斯·瑟伯有一段十分传神的文字,来描述人的从众心理:“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现在已经过时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通警说的,也可能是一个男孩子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向东”人群喊叫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

你可以做个试验:当你站在大街上抬头往天上看,立刻会有第二个人站在你的旁边抬头往天上看,接着就是第三个人,第四个人,一会儿就会有一大帮人跟着你往天上看,其实天上除了云彩什么也没有。

个人很容易受到人群行为的操纵,让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个人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从”。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人们的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3 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

谢里夫·穆扎法是美国心理学家,他曾经做过一个与自主运动效应有关的实验,在实验中,他要求参与者判断一个光点的运动量,该光点出现在一个全黑的背景上,没有任何参照点,虽然它实际上是静止的,但看上去是运动的——这便是称之为自主运动效应的知觉错觉。在最初的时候,谢里夫让参与者单独作出判断,个人判断的差异很大。然而,当参与者被召集在一起,每个人都大声地说出自己的判断时,他们的判断就趋向一致。他们一致认为看到光点朝着同样的方向移动,并且移动量也相同。随后,谢里夫让参与者结束集体观看之后,独自回到同样的暗室,让他们重新判断光点是否移动,实验发现他们仍然遵从刚刚形成的群体规范。

人们之所以会从众,有时候便是受到了信息性影响。所谓的信息性影响,便是希望准确无误地了解特定情境下的正确的反应方式。就像那个古老的童话——《皇帝的新装》——所阐述的那样,虽然很多人都没有看到皇帝穿着的衣服,但是他们不确定其他人是否看到了皇帝的新装,如果自己说没有看到衣服,便会被视为愚蠢的人,于是每一个人都追随其他人的观点,一致赞不绝口地说皇帝的新装多么美妙绝伦。

所以,一个人越见多识广,对于自己的观点越自信,便越不容易被群体的力量所征服,从而成为一个有见解的人。

同时,在实验中还体现出这样一种现象:群体解散后,那些参与者独自回到暗室后,仍然遵从既已形成的群体规范,这正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传统是怎么形成的。因为随后的研究发现,关于自主运动所形成的群体规范在一年后的测试中依然存在,即使最初创立规范的小组成员都离开后,最初所形成的关于自主运动的观点仍然传递了下来。通过这个实验,你便会明白那些传统规范为什么至今仍然操纵着现代人的生活了。

发布于 2022-07-01 09:25

免责声明:

本文由 贱狗2002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