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效应例子: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上班不戴工作证
新佳电视传媒是广州一家知名的电视广告制作公司。为了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公司为每位员工制作了工作证,要求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外出谈生意都要佩戴。可是很多员工并不习惯戴工作证,于是有几个大胆的员工上班时把工作证放在口袋里,并不戴在脖子上。
有一次,老总发现一名员工没戴工作证,问他为什么不戴,见员工从口袋里掏出工作证也就没说什么,可是从那以后,公司不戴工作证的人就慢慢地从两三个发展到了大多数。渐渐地他们觉得放在口袋里别人也看不出来,又没人严格要求,于是也不再戴工作证了。
案例中,从个别员工不戴工作证发展到半数以上都不戴,根本原因是领导层对于最先破例的人没有给予惩罚。这直接导致了更多的员工认为戴工作证并不是硬性规定,造成更多的人不戴。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中被称为“破窗理论”。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辛巴杜把两辆一模一样的车(代号A和B)分别放在富有的住宅区和杂乱的贫民区。他把B的车牌和一个车轱辘摘掉,结果过了6小时车就被人偷走了。而A完好无损地在富有的住宅区放了一星期都无人问津。辛巴杜把A的车窗打碎、顶棚打开,结果仅仅过了4小时车就不见了。
根据这一实验,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在1969年共同提出了“破窗理论”。他们认为,如果一幢房子的窗户玻璃被打破后,没有及时修复或更换,那么破碎的窗户玻璃就会越来越多。这个理论旨在说明如果某个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就可能引诱别人也去犯同样的错误,从而导致犯错误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引发犯罪。
“破窗理论”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常见。公园里如果有人摘下第一朵花而不被制止,很快就会有更多的花被游人摘下,最终会变成无花;在一个非常干净的地方,如果有人扔下一点垃圾而不被惩罚,很快就会有更多的人往地上扔垃圾,最终会变成垃圾满地;在一面干净的墙上,如果有人乱涂乱画而没被抓住,很快就会出现更多的涂鸦,最终墙上就会布满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它们不仅解释了破窗效应,还阐释了根治破窗的办法。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上,只有消灭了“蚁穴”,扬善惩恶,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破窗效应”的出现。
经济学原理
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所以对于管理者来说,制度不仅在于保障,更在于执行的力度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