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下的囚徒困境

肥虫虫
肥虫虫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64 浏览

囚徒困境处处存在

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童话里有这样的一则故事:玻璃橱窗里排放着被人们制造出来的两个小小姜人。两个小小姜人一个小男孩,一个小女孩,都有一颗玻璃的心。他们互相依靠,彼此爱慕,却一直都没有说出口。春去冬又来,四季一个又一个轮回,他们依旧沉默着。终于有一天,男孩被人买走了,只剩下女孩子孤零零地留在橱窗里。不久之后,女孩子也被顾客买走了。当人们吃着两个小姜人的时候,人们看到了两颗破碎的心。

许多人不善于表达爱情,于是出现了爱情中的“囚徒困境”。其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囚徒困境”现象。幼儿园小朋友互相分享糖果(给他吃,不给他吃);情窦初开的男女互相告白爱情(告白,不告白);夫妻双方的忠诚(忠诚,不忠诚);公共场所卫生的维持(维持,不维持);老板与员工的关系(信任,不信任);商场上,生意伙伴的共同协定(不违约,违约);竞争对手打价格战(不降价,降价);国家间的对抗(维护和平,放弃和平),等等。括号内的前者都是大家本来想要达到的目标,但是自私或理性选择的结果却是大家不得不无奈地接受后者。

“囚徒困境”通常可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自私地追求最大利益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得到最好的结果,也不意味着由此可以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与此相反,只有相互合作才能使各方的利益都实现最大化。如前文所述的商家价格战、石油产量战,其结果都是共同失利,谁也得不到最大利益,还会使实力较弱的处于灭亡的边缘。可是如果他们能够在较高价格上达成共识,形成涨价联盟,就可以实现各自利润的最大化。

囚徒困境中的市场博弈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告诉人们,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理性经济人,通过其“自私自利”的经济行为将导致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同时,经济博弈理论又告诉人们,在非价格因素和博弈双方信息更贴近现实生活的情况下,个人的理性行为最终导致的结果往往是社会的非理性现象。

市场经济与“囚徒困境”很相似。市场经济可以通过“看不见的手”将个人追求最大效益的行动转变为社会公益的行为,这也正是市场经济优越性的体现。其实这一优越性的实现是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的,这就是:必须用有效的制度安排来排除个人选择损人利己的行为。没有这个条件,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就无法充分体现。在“囚徒困境”中,博弈双方越走越远,“招供”较量愈加激烈。“囚徒困境”是一种非合作博弈均衡,在现实中非合作的情况远比合作情况普遍,“囚徒困境”只是从数学的角度阐明了一个基本事实。

“囚徒困境”指的多是一次性博弈,就是俗话说的一锤子买卖。如果是多次博弈,人们就有了合作的可能性来破解囚徒困境。可以用一个比方来说明多次博弈的道理,比如火车站附近的商店卖的东西质量差,餐馆里的饭菜很难吃,而且价格还很贵,因为顾客多是一次性的过路人;小区里饭店的质量、服务可能都很不错,价格也很公道,因为他们靠的是回头客。店主原本是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但结果也服务了小区附近的居民,可谓是双赢的结局。因此,博弈论上有著名的“大众定理”的含义,就是说连续的合作有可能成为重复的囚徒困境的均衡解。

重复的博弈可能成为囚徒困境的均衡解,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合作都是对公共有益的,社会必须防止恶意的“合作”。囚徒的合作就是以损害社会利益或他人利益为结果的,所以必须由警察出面来阻止这种合作的发生,保障社会正义。因此,并非所有的合作都是好事,都应该被提倡和支持。社会上存在利己利人的善意合作,也有相互勾结起来损人利己的恶意合作。前者需要用制度促进,后者则需要用制度来限制。恶意合作随处都可能发生,比如造假者与售假者的合作、协议性垄断以及陷阱式的广告与销售等行为都属于恶意合作。因此,社会经济制度要对合作进行管理和限制,阻止损人利己和内耗,最终达到增进全社会福利的目的。

发布于 2022-07-01 21:13

免责声明:

本文由 肥虫虫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推荐内容

天津适合做生意的项目
有什么赚钱的好项目
做哪行生意最赚钱还不累
最新小本创业生意
现在做什么小本生意有前途
现在什么小本生意投资小
10平米小店适合的生意
做什么生意比较有发展潜力
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
现在美容院的经营方式是什么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