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J.彼得:层级组织大师和他的木桶理论

dgzxg
dgzxg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66 浏览

劳伦斯·J.彼得(Laurence J.Peter,1919—1990年),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现代层级组织学的奠基人,木桶效应的提出者,同时还是一位教育哲学博士。他出生于加拿大的温哥华,1941年成为一名教师,有着丰富的中学和小学教学经验。1957年,他获得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学士学位,1963年,又在该校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

彼得的经历很丰富,基本上一直活动在教育界,当过教师、咨询师、驻校心理辅导员等,做着基层的研究工作,尽管有着天才般的洞悉力,却极少抛头露面,直到他的《彼得原理》一书出版,让他变成了一位畅销书作家。因为此书一经面世,便引起了全美轰动,并荣登畅销书非小说类排行榜的第一名,而且持续蝉联榜首20周之久。作为这项伟大原理的发现者,劳伦斯·J.彼得名噪天下,他的名字也被收入了《美国名人榜》《美国科学界名人录》和《国际名人传记辞典》等辞书中。至今,该书已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累计销量上亿册。

随后,作为管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他又发明了木桶定律,他告诉我们,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也就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所以木桶定律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一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

换言之,短板决定人的一生、企业的高度,以此发散开来,木桶定律渗透于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他功成名就的重头戏,彼得原理的发现与传播是怎么回事呢?在彼得看来,“那是一个非常复杂与艰难的过程”。就像一切伟大的事情一样,原理的发现与总结并不容易,但据我们可以查到的资料来看,提出彼得原理的过程尽管漫长,却充满了轻松和笑料,而且据说一点也不“复杂与艰难”。这取决于彼得的性格,因为他是一个说俏皮话的高手,很像我们今天那些擅长“编小段子”的人,他的发言总是让人处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接受他的理论并不困难,且他的表达方式独一无二,让人印象深刻。

彼得有心关注组织中的不胜任现象,为此他收集了几百个事例,然后用幽默、调侃的语言把它说出来。1960年,在一次教育界的研习会上,一些负责教育研究但又不擅长做计划的主管,吃力地撰写他们各自的研究计划,其中有些人——他们只会拷贝一些过时的统计模型,正是彼得原理所嘲讽的那类人。于是彼得向他们介绍自己的这项原理,来说明他们的不胜任困境是如何造成的。这些主管听后,有的表现出敌意,有的嘲笑,其中一位年轻的统计员甚至笑得从椅子上跌下来了——他们虽然知道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但思想上并不愿意接受。

无论他们是如何反应的,彼得始终在这种笑声中继续讲述他的发现,但开始他并没有把它形诸文字的打算。

直到有一次,彼得在剧院里遇到了写电视剧剧本的赫尔(Raymond Hull),赫尔对彼得的发现顿时表现出很强烈的兴趣,想把它写出来,他向彼得提出了这个建议。彼得想了想,说:“好吧,也许你说得对,我应该让它留在纸上,而不是只在空气中传播。”他提供资料,由赫尔执笔,于是一本跨时代的畅销书随之诞生了。

1965年,《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Why Things Always Go Wrong)全稿完成了写作。但是出版商的眼光不见得都是高明的,他们中的某些人恰恰就是《彼得原理》中所嘲讽的那部分人,因此他们照样不能逃脱彼得的不胜任原理支配。当有些出版商的主管看到这本书稿时,第一反应就是全身不舒服,像被谁猛击了一棍,再把一面镜子放在他的面前:里面是头无所事事的猪。结果显而易见,这本书稿先后被10余家出版社拒绝。

面对这种情况,彼得和赫尔只好先在杂志上发表“豆腐干”文字,将书稿中的部分精彩文字拿出来连载,受到了读者的好评,这才打动了唯利是图的出版商,使得该书终于在1968年正式出版。这本书成了红极一时的畅销书,成了与《帕金森定律》齐名的作品。紧接着,彼得很快又推出了续集:《彼得原理再探》(Why Things Go Wrong:Or, The Peter Principle Revisited)。

按照彼得自己的说法,他只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并非人们普遍认为的管理学家,但是他创立了“层级组织学”(hierarchiology)。所谓“层级组织学”的核心内容,就是他的彼得原理。对于彼得原理的核心要义,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在层级组织中,如果有足够的时间,而且组织有足够的级别,每个员工最终都会晋升到不胜任职位,并一直待在这个职位上。进一步的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会由那些对工作不胜任的员工把持。

彼得对此指出,在一个层级组织中,员工要想获得晋升,最起码的条件是在现职位胜任或基本胜任。不管是什么组织,不管晋升有多少标准和条件,有一点是毫无例外的,就是必须在现职位上工作称职。所以,只要称职,就具备了晋升的可能性。然而,任何组织都不会对不称职者继续晋升。所以,组织中晋升的一般规律是:只要胜任,或迟或早就会晋升;在上一层级依然胜任,那么还会晋升;而一旦晋升到不胜任的岗位,这个晋升过程就会终止。有些人得到晋升后依然称职,这只说明还没有完成晋升过程(也就是说不称职的时间未到);还有一些人已经升到组织最高层依然称职,这只说明该组织的层级不够多。这样,一个人在晋升的阶梯上最终停顿下来的地方,肯定就是他不称职的地方。

彼得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员工是如何升到不胜任位置的。例如,一个优秀的汽车修理工被提升为工头,但他不会指挥别人,只会自己修车,这个人只晋升了一级就不称职了。于是,他就停留在不胜任的工头位置上。一个工程部的员工,由于称职被晋升为领班,他善于交往,在领班的位置上依然称职,所以,工程部主管退休后就接替了主管。但他不善于决策,当主管就不称职了,于是就停留在不胜任的主管位置上。某位著名的将军,直率豪爽,不拘小节,曾经率领部队打过很多漂亮的胜仗,后来晋升为陆军总指挥。这时与他打交道的不再是士兵,而是政客与盟军高官,但他不讲礼仪,不会客套,经常与政客们吵架,无计可施时借酒浇愁,表现出不称职,这是到组织顶端才表现出不称职的例子。不管是谁,按照组织的直线晋升规则,即逐级晋升,在正常情况下,总会达到晋升的极限。至于停留在什么地方,很显然,在哪一层级表现出不称职,就停留在哪一级。

任何组织,总会有工作要完成,总会有事业要推进。既然每个人都最终会到达不称职的位置,那么,组织中有价值的工作是谁干的?彼得对此回答说,真正在组织中干活的,是那些还没完成晋升过程的员工。这样,根据晋升过程的进展情况,一个组织中的人员,可以分为5类:过分不胜任者、不胜任者、基本胜任者、胜任者、过分胜任者。过分胜任者和过分不胜任者都会被组织迅速淘汰,胜任者会获得常规晋升,基本胜任者会放慢晋升速度,不胜任者会停留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胜任者会越来越多。

有一点需要我们指出的是,在彼得看来,“晋升”(promotion)和“提拔”(pull)的含义是不一样的。晋升是按照组织的需要逐级地向上走,而提拔则是人为地加快晋升的步伐。所以,提拔要靠“贵人”(patron)的相助,在关键时刻推他一把。提拔的实质是拔苗助长,所起到的作用,不过是大大缩短了到达不胜任位置的时间。

所以,彼得忠告说:“如果能坐,绝不要站着;如果能开车,绝不要走路;如果能找到贵人提拔,绝不要奋发进取。”

从本质上来看,彼得原理告诉我们,晋升就像一把爬不完的梯子,总有人掉下来,但大多数人一直在向上爬,而且他们总是一些不胜任的人;不适合的人占据着不适合的位置,既轻松又沉重。说它轻松,是因为它充满了幽默;说它沉重,是因为它具有深深的忧虑。所以任何管理学家,都应该重视彼得的告诫。对组织等级结构与人员称职情况关系的研究,在任何时候都是管理学的重要内容。就像他的木桶定律一样,尽管人们都知道短板决定了我们的容量和高度,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人们都在拼命地加强优势,完全忘了那个其实很容易弥补的短板,造成同样的失败在人们的麻木中屡次上演。

直到现在,现实仍然不幸地被彼得言中,不胜任是那么的普遍。在大公司的高管层,他们无力驾驭“利维坦”式的巨型怪兽;具有强大力量的政府机器,也被刻板的官僚力不从心地操纵着;甚至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人们也在为不胜任和“不想付出胜任的代价”而发愁。人类的管理学发展到今天,还远远不能把不称职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此,劳伦斯·J.彼得做出了足够的警示和鞭策。

彼得既然研究出了关于不胜任的问题,并且意识到了“短板”无处不在而且极为可怕,他当然不愿意自己也掉进去,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不被它所限制。这时,彼得的幽默又发挥了作用,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座右铭:

身为人类家庭中的一名优秀的成员,我发誓要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并透过言语或行动实践我的主张。

我发誓我个人的一举一动或所有决定,都将朝着提高生活品质的目标迈进,而不是向上攀升到自己无法胜任的地位。我发誓常和自己保持亲密的接触。

另外,彼得的主要著作除了《彼德原理》外,还有《彼德计划》《彼德处方》及《彼德金字塔》《彼德语录》《彼德的人民》等,另外,还有《幽默大处方》《名人的惊人之论》等通俗著作,均拥有大量的忠诚读者,可谓涉及面极广。

发布于 2022-07-01 21:18

免责声明:

本文由 dgzxg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