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团队创业历程
创业活动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为创业活动不仅促进社会创新,将新的知识与技术转化为商品和服务,还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下面就为大家解开团队创业历程,希望能帮到你。
团队创业历程篇一数据显示,90%的科技初创企业都以失败告终。而在创业初期,我从未想过我也会这样收场。这位女创业者讲述了自己创业失败的整个心路历程,讲述了创业失败究竟是什么样的感觉……篇幅虽长,但绝对值得一读。
创业让我学到的最宝贵一课,就是它让我认识到,我的适应能力实际上比我想像的要强的多。我在高中毕业之后,成立了这家企业,我那时非常幼稚,甚至不知道创业究竟为何物。事实上,我连初创企业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我那时候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想要解决我自己曾经遇到的一个问题:衣柜里满满的都是衣服,但是还是觉得自己没衣服穿。
从那以后,我逐渐遇到了所有创业者都曾经经历的所有问题:被联合创始人背后捅刀子、融资失败、学习使用科技产品、科技产品出问题导致销售停滞、信用卡出现问题、缺少资金、缺少用户黏度、缺少团队、雇佣了错误的员工、开除我不想开除的员工、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等等,所有你能想到的创业困难,我都曾经经历过,并且居然客服了所有困难。
但是最后我还是失败了。我赢得了每一次战斗,却输掉了整个战役。
对于这次创业失败,我愿意负全责。团队中的其他人虽然也是这家企业的组成部分,但是企业的失败绝对与他们无关。
媒体总是在宣传努力的作用。但是他们只会宣传那些通过努力工作最终获得成功的企业。例如Airbnb,这个最初销售早餐,后来成功转型成为房屋分享的企业,如今他们的估值已经达到了数十亿美元。但是你很少在媒体上看到那些同样努力却最终收获失败的企业。很少有媒体报道这些企业创始人过山车一样的创业历程,更不用提讲述这些企业失败的过程了。但是,倒闭是许多初创企业的最终归宿,而且了解别人的失败过程也能够为我们自己的工作提供借鉴。
在我的企业即将倒闭之前,我疯狂的在网络上搜索有关其他初创企业失败的报道,期望能够找到同病相怜的人。但是貌似创业失败的人都被隔离起来了一样,诺大的互联网,有关创业失败的文章寥寥无几。在看看身边的人,每当我打开Facebook,查看其他创业者最近消息的时候,映入眼帘的都是他们发布了新的产品、获得了融资或是被收购。他们发的照片,都是创业团队其乐融融的景象。如果我询问他们的近况,他们所说的都是积极的事情。我也不知道他们说的是真是假,反正创业者从最开始就被训练成只能“报喜不报忧”。
之后,虽然我找到了一些有关初创企业倒闭的消息,但是我发现这些文章从来不会讲述创始人的心路历程。在经过数年的努力,付出了大量血、汗和泪之后,却换来跌落悬崖,究竟是什么感觉?没有人分享。也许这是因为多数创始人都是男性,而男性不喜欢谈论自己的情感;也许这只是因为失败让创始人感到难堪,于是他们选择避而不谈。
我无法操控其他人,但是我决定为全世界的创业者做点贡献:这就是我的创业故事,这就是创业失败的感觉。我希望你们能够从我的失败中得到一些经验。
故事的开始……
很多创业者都说,失败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他们说:“快点失败,早点失败,多点失败!”创业者们总是这样自我鼓励。
让我来告诉你——失败的感觉太TMD难受了。其实早在2011年,我就曾经有过放弃的想法。在我的公司成立9个月之后,一切都非常顺利,我也获得了许多的消费者。但是突然之间,由于一些技术问题,销售突然停滞了,增长的势头也戛然而止。更糟糕的是,我自己不懂技术,只能依靠别人,自己焦急的站在一边。我回到父母位于澳大利亚乡下的家里,把自己锁在房中,哭了整整一个礼拜。就是这个时候,我萌生了放弃的想法。但是最终我坚持了下来。
我那时感觉自己在一片黑色的海洋里慢慢下沉,海面的阳光渐渐暗去,我自己也突然丧失了游向海面的能力。
在那段时间,还有澳大利亚的媒体联系到我,希望对我进行采访。事实上,作为一个十几岁的女孩,自己进行创业让我获得了许多关注。虽然公司正在经历危机,但是我还是要接受媒体的采访,因为这是我的工作,我的义务就是在媒体面前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在这个年龄就独自创业,而且还是个女的,很多人都将我视为榜样。
但是媒体的报道有时也会让我感到不适。我经常觉得所有人对我的信任有些让我无法承受。例如,曾经有一个记者问我:“对于你所取得的成就,你一定非常自豪吧?”他的这番话让我有些不知所措,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自豪吗?我又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我们确实获得了一些消费者,但是同时我们也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果我这样回答他,他一定会说:“但是你选择了冒险,至少你很勇敢!”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在我看来,最大的冒险是考上大学、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安于现状。我的意思是,上大学找工作没什么不好,只是不适合我。
而且,即使我失败了,最坏的后果就是搬回家和父母一起住。在我看来,真正勇敢的创业者,是那些明知道如果自己失败就要流浪街头,但是仍然投身创业大海的人。我的处境是,我没有什么可失去的,所以选择冒险就很容易。
当我创业出现困难的时候,我妈妈曾经对我说:“你确定这是你想要的吗?对于一个19岁的孩子来说,创业压力太大了。如果你现在放弃创业的想法,也没有人会看不起你。”我的父母是我最大的支持者,我妈妈只是出于一个母亲的本能,不想看到我承受这些痛苦,虽然她明知经历困难能够帮助我建立人格。
然而,虽然创业让我胃痉挛,而且花光了所有资金、没有稳定的团队、产品存在很多问题、不知道未来还要有多少困难和挑战,我仍然决定要继续下去。
我那时并没有失败,我不能失败。这家公司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就算我死了,也不能让这家公司倒闭。
我开始对痛苦变的麻木。虽然每天早上我都看不到希望,也没有从床上爬起来到欲望,我还是强迫自己坐在书桌前开始工作。
最终,我迎来了转机。
否极泰来
我申请了一个大学举办的团队商业计划书比赛,比赛的奖金是1万美元。但是这个比赛要求团队人数至少2人。于是我让一个朋友充当我的团队伙伴,我为此向他支付了500美元。比赛非常顺利,我写了一份商业计划书,并且拿下了比赛的第一名。这笔钱足够我买一张去美国的飞机票并且租一间房子的了。
我在美国遇到了我的顾问兼朋友Matt,他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帮助。由于我的开发人员得了重病住院,他离开了公司。我又找到了两个懂技术的联合创始人,替代了这位开发人员。之后,我进入了Y Combinator的创业加速计划,搬去里硅谷,在那里认识了许多和我一样年轻的创始人。在Y Combinator 5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对产品进行重新设计,并且开始在美国提供服务。我们获得了许多用户,而且获得了12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老实说,我当时觉得这笔融资高的离谱。
姐的企业又回来了!
之后,突然之间,又出问题了。
又一次过山车式的体验
就在即将签署融资文书之前,我必须要飞回澳大利亚取得工作签证。就在我离开美国的那一天,我的两位“联合创始人”突然告诉我他们要离开公司,此前他们完全没有一点表示。
这时那120万美元还没有打到我们的账户里,但是就算我已经得到了这笔资金,我还是会觉得不舒服。我在投资人面前突然成为了一个骗子和傻子——哪有创始人在获得投资后突然告知投资者:“我现在没有团队了”。另外我还在怀疑自己,我怎么一直没有发现他们有要离开的迹象?我自己瞎了吗?
我来到Matt的办公室,向他讲述我的遭遇。他给我倒了一杯伏特加,然后对我说,没有那两位创始人,我能做的更好。Matt就是这样,他跟我说的所有话,我当时都无法立即理解,需要一段时间之后才能理解。
第二天,我投资人中的领投方决定取消投资,我拨通了他的电话,他告诉我,我必须和每一个投资人进行联系,并且说服他们,如果我能够获得至少100万美元的投资,他才会继续为我提供资金。之后我了解到,那两个所谓的“联合创始人”,早就预谋好了要离开我,留下我一个人独自去面对投资人。
突然间我成了一个来自澳大利亚,有着宏伟的目标,但是没有技术背景、没有团队、没有产品的创业者(我需要那两个联合创始人才能维持产品运转),而且我还没有美国的工作签证。我所有的,只是从Y Combinator那里获得的一点点资金。
在这件事发生之后,我姐姐陪我出去散步。她对我说,我一定可以重新振作起来,就像以前一样,克服这次困难。说实话,那时我都不太相信自己。
但是这一次我还是没有失败,我又一次选择重新开始。
从头再来
最终,有5个投资人决定继续对我进行投资。他们觉得我在独自面临困难的时候选择了继续相信自己,所以他们也选择了相信我。但是其实他们并没有看到我当时的痛苦与挣扎。每一个创业者都是这样,创业者总是强迫自己保持微笑,永远保持积极的态度。
曾经有一个投资人发邮件对我说:“恶心的事儿总是会发生。拿着融资去把所有事情整理清楚吧。”
老实说,这件事情对我触动极大,但是至少我不会为此崩溃。
最终我获得了59.5万美元的融资,然后开始寻找新的联合创始人。问题是,我开始不再相信任何人了。在之前的联合创始人背叛我之后,我真的有点“累觉不爱”了。
但是随后我认识了Marcin,他辞去了他在一家IT公司的工作,加入了我的团队。我们的办公室被我们称为“山洞”,因为这是一间租金非常便宜的房子,里面甚至没有自然光线,办公家具也极其陈旧。我记得他第一天来到这里,我们正说着话,我的椅子突然坏了。第二天他上班的时候从家里带来了自己的椅子,我当时的感觉就是羡慕嫉妒恨。
我们又一次重新设计了产品,然后在美国提供服务。但是这一次我们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为我的工作地点是在澳大利亚。而且这个时候的市场已经出现了变化,竞争对手也蜂拥而至,我们的产品也无法为用户创造足够的价值。
美国市场虽然很大,但是竞争也超级激烈。我们的工作举步维艰,我曾经向投资人保证的产品,也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这一次我仍然没有失败,而是选择了转型。
重要转型
我飞到了美国,与尽可能多的目标用户进行了对话。我们与更多的客户进行了联系。最后终于发现,我们的产品为何无法适应美国市场。
我给远在澳大利亚的团队打了电话,告诉他们我们需要抛弃此前所有的工作,然后用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解决公司正在面临的问题,我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产品理念。然而我们的团队似乎并不买账,我有一种感觉,我的团队似乎马上就要“哗变”了。我在第二天就登上了回澳大利亚的早班飞机。这也不能怪我的团队,毕竟我要他们放弃过去几个月内的所有成果,作为团队领导,这并不是我最值得骄傲的时刻。
最终,整个团队还是接受了我的提议。我们放弃了我们的网站,并且开始专注于移动端,在一周之内,我们就开发出了移动网页的雏形,并且又用了一段时间进行测试,最后将其展现在用户面前。
我们发动了认识的每一个人,帮我们测试beta应用。我们还联系了数千个博客的主人,其中一些人同意帮我们进行宣传。终于有人开始使用我们的应用进行购物了。新的战略其作用了!我又一次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签证问题
就在我们展望未来的时候,又一个问题出现了:我们没有美国签证。所有人都知道,如果你在某个专业内拥有学位,那么进入美国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这恰恰是我没有的。而Marcin的情况更特殊,他的夫人那时正怀着孕。
在整整7个月的漫长等待之后,我最终申请到了美国的O1签证。我立刻来到了悉尼的美国领事馆来领取签证。但是让我始料未及的是,一个女士对我进行来面试,她对我说要对我进行额外的审批程序。她对我说,他们会随机对申请者进行额外审批程序,这个程序最多需要2周的时间。
但是后来我了解到,这个程序并不是随机进行的,而是针对有-嫌疑的申请人设立的,而且这个程序最多有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
作为一名创业者,我厌恶这种无助的感觉。我已经习惯了针对变化进行应对,最终创造结果。我喜欢所有事情都在控制范围之内。然而在签证这件事上,我感到自己非常无助,我只是一个初创企业的创始人,无法左右外国政府的决策。
我们马上就要在美国上线应用了,但是领事馆拿走了我的护照,我无法离开澳大利亚。为了签证我频频往返于领事馆和家之间。几个月过去了,我还是没有拿到签证。我开始每天给领事馆打电话,催促我的签证。我不喜欢这样做,但是这是让他们加快速度的唯一办法。
我终于拿到了签证。签证到手之后,我立刻定了飞往美国的机票,带着4个箱子来到了美国。这4个箱子中,2个箱子放的衣服,1个箱子放的鞋,另一个箱子放着各种电子设备,这些东西基本就概括了我的整个生活。
我要完成我住在纽约的梦想。到达纽约之后,我住在一个小的像个鞋盒子的房间里,因为我只能付得起这里的房租。
不久之后,我25岁的姐姐和19岁的弟弟都在悉尼买了大房子,我为他们感到高兴,同时也有一些嫉妒,因为我还住在一个小的不能再小而且没有窗户的房间内。如果我的创业计划不能成功,这意味着我一点钱都没有了。但是我没有被吓到,我要创业。
重整旗鼓!
我在纽约租了一件办公室,然后雇了几个员工,然后我们就准备将应用上线了。
产品上线之后,我们的表现比我预期的要好很多。3个月之内,我们就完成了平均每周超过1000笔的交易量,而且每笔交易都能为我们带来营收。我们开始不断成长。
人们在App Store上给我们的评论非常积极。几个月的时间内,我们就获得了一些深度用户,他们每个人都在我们的平台上购买了数百个产品,花费了超过1000美元。我们的库存周转率从17%上涨到了50%——这是我们竞争对手的2-3倍。应用每天为我们带来的营收,足够我买一件新的高档服装。
鉴于这样的增长速度,我甚至开始认为,在我们的融资花光之前,我们就可以获得积极的现金流。
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
但是,随后的增长速度出现了放缓的趋势。我们所售商品的平均价值出现了下降。而且我们随后发现了我们的商业模式有着一些漏洞。
为了自救,我们开始了另一次转型,也是我们的最后一次转型。从我们的研究结果来看,这次转型非常符合逻辑,但是事实却证明这次转型其实是致命的。
同时,我还联系了我们的现有投资人,希望他们能为我们提供一轮过桥投资。我相信我们仍然有潜力,我们需要的只是额外的资金。
在我们此前的投资方中,只有一个机构投资方。他们表示愿意作为我们本次过桥融资的领投方。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如释重负,好像又一次看到了美好的将来。
我给他们发送了尽职调查文件,并且开始回答他们提出的所有问题。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团队创业历程
团队创业历程篇二16年前的那个秋天,马化腾与他的同学张志东“合资”注册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之后又吸纳了三位股东: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这5 个创始人的QQ号,据说是从10001到10005.为避免彼此争夺权力,马化腾在创立腾讯之初就和四个伙伴约定清楚:各展所长、各管一摊。马化腾是 CEO(首席执行官),张志东是CTO(首席技术官),曾李青是COO(首席运营官),许晨晔是CIO(首席信息官),陈一丹是CAO(首席行政官)。
之所以将腾讯的创业5兄弟称之为“难得”,是因为直到2005年的时候,这五人的创始团队还基本是保持这样的合作阵形,不离不弃。直到腾讯做到如今的帝国局面,其中4个还在公司一线,只有COO曾李青挂着终身顾问的虚职而退休。
都说一山不容二虎,尤其是在企业迅速壮大的过程中,要保持创始人团队的稳定合作尤其不容易。在这个背后,工程师出身的马化腾从一开始对于合作框架的理性设计功不可没。
从股份构成上来看。5个人一共凑了50万元,其中马化腾出了23.75万元,占了47.5%的股份;张志东出了10万元,占20%;曾李青出了6.25万元,占12.5%的股份;其他两人各出5万元,各占10%的股份。
虽然主要资金都由马所出,他却自愿把所占的股份降到一半以下,47.5%。“要他们的总和比我多一点点,不要形成一种垄断、独裁的局面。”而同时,他自己又一定要出主要的资金,占大股。“如果没有一个主心骨,股份大家平分,到时候也肯定会出问题,同样完蛋”。
保持稳定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搭档之间的“合理组合”。
据《中国互联网史》作者林军回忆说,“马化腾非常聪明,但非常固执,注重用户体验,愿意从普通的用户的角度去看产品。张志东是脑袋非常活跃,对技术很沉迷的一个人。马化腾技术上也非常好,但是他的长处是能够把很多事情简单化,而张志东更多是把一个事情做得完美化。”
许晨晔和马化腾、张志东同为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的同学,他是一个非常随和而有自己的观点,但不轻易表达的人),是有名的“好好先生”。而陈一丹是马化腾在深圳中学时的同学,后来也就读深圳大学,他十分严谨,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张扬的人,他能在不同的状态下激起大家的激情。
如果说,其他几位合作者都只是“搭档级人物”的话,只有曾李青是腾讯5个创始人中最好玩、最开放、最具激情和感召力的一个,与温和的马化腾、爱好技术的张志东相比,是另一个类型。其大开大合的性格,也比马化腾更具备攻击性,更像拿主意的人。不过或许正是这一点,也导致他最早脱离了团队,单独创业。
后来,马化腾在接受多家媒体的联合采访时承认,他最开始也考虑过和张志东、曾李青三个人均分股份的方法,但最后还是采取了5人创业团队,根据分工占据不同的股份结构的策略。即便是后来有人想加钱、占更大的股份,马化腾说不行,“根据我对你能力的判断,你不适合拿更多的股份”。因为在马化腾看来,未来的潜力要和应有的股份匹配,不匹配就要出问题。如果拿大股的不干事,干事的股份又少,矛盾就会发生。
当然,经过几次稀释,最后他们上市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只有当初的1/3,但即便是这样,他们每个人的身价都还是达到了数十亿元人民币,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可以说,在中国的民营业中,能够像马化腾这样,既包容又拉拢,选择性格不同、各有特长的人组成一个创业团队,并在成功开拓局面后还能依旧保持着长期默契合作,是很少见的。而马化腾成功之处,就在于其从一开始就很好地设计了创业团队的责、权、利。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权力越大,收益也就越大。
团队创业历程篇三李彦宏在海外的8年时间里,中国互联网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95年起,李彦宏每年要回国进行考察。1999年10月,中国政府邀请了一批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国庆典礼”,李彦宏有幸在受邀之列。这次中国之行,从根本上坚定了他回国创业的决心。此前的1998年夏天,李彦宏曾经应清华大学邀请,在清华作了一次技术讲座,搜狐的一帮员工也去听他讲课,课后这些搜狐员工鼓励他说:“你有这么好的技术,还不回国自己创业?我们搜狐买你的技术!”从“国庆典礼”返回美国的李彦宏已经无心再在Infoseek继续干下去,他想起了好朋友徐勇。徐勇是李彦宏刚刚从东部闯荡到硅谷的时候认识的,当时徐勇在一家制药公司做销售。后来,徐勇和一帮硅谷的中国人攒着拍摄的纪录片《走进硅谷》,在北京电视台和内地其他电视台还播出过。11月的某一天,徐勇邀请李彦宏到斯坦福大学参加《走进硅谷》一片的首映式,李彦宏便约好第二天与徐勇谈回国创业的大事。
第二天下午,徐勇应约来到李彦宏的家里谈“大事”。李彦宏拿出一份“保密协议”,徐勇有些惊讶,但马上转为镇定——李彦宏在硅谷两年半,早已习惯了美国人的谈话作风。徐勇在“保密协议”上签了字。李彦宏说,“我们回国做一家互联网公司吧。”徐勇也是北大的高材生。两人一边吃饭,一边商量着各自在未来公司里的股份比例、职责分工、发展规划等等。对于这两个身处硅谷的“梦想家”来说,创业的躁动,对前景的向往,就像突然喷发的火山,一时之间,让他们激动不已。经过一夜畅谈,两人美丽的新公司计划已然“万事俱备,只欠投资”。
创业初期
李彦宏他们的融资目标是100万美金。硅谷有的是投资家,据说一片树叶落下,总会砸住三个VC(风险投资商)。然而这一次风向变了,VC们的口味不再是门户,而是电子商务,其中商业模式B2B最受青睐。然而,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竟然有三家VC愿意给他们这家技术公司投资。这些公司看重他们新公司的三个概念:中国,技术,团队。徐勇找理由把一家不太中意的VC婉拒了,另外两家,半岛基金(PeninsulaCapital)和IntegrityPartners,用他的话说,“热情得实在无法拒绝”。这些VC当然不是钱多得没处花,那天签字前,有个VC借故偷偷到房间外打电话问Infoseek的威廉•张,“这个罗宾•李真的很厉害吗?”,威廉•张告诉他,“罗宾在引擎技术方面,在全世界可以排前三”。两家VC更放了心,有人甚至想独投,徐勇和李彦宏觉得还是两家一齐投资更好,一家60万美金。就是这笔跟投资人说是要花半年的钱,李彦宏足足制定了一整年的预算!从阳泉到北京,李彦宏“走”了18年;从北京到美国,李彦宏“走”了4年;从美国再“走”回北京,李彦宏花了8年。李彦宏的每一步,都是人生追求和梦想的跨越。
2000年3月份,百度公司真正开张。除了财务、出纳、行政外全是技术人员,李彦宏和徐勇兼做Sales,专职的技术人员有5人,其他都是来兼职的北大、清华的学生。不是不想多招几个技术人员,当时国内真正懂搜索引擎技术的人才太少,只好一边干,一边培养。
公司开张时,李彦宏只规定了两条办公室纪律,一是不准吸烟,二是不准带宠物;前者是因为他不吸烟,后者是因为李彦宏对猫有些过敏,会打喷嚏。而这种美国式的宽松办公环境一直延续至今,作为百度公司创始人和CEO,李彦宏如今管着近千人,办公环境特豪华,但工程师们仍然会穿着拖鞋一屁股坐在桌子上争论问题,他说:“在百度,我希望聪明人永远能无拘无束地工作与思考”。
创业之初李彦宏从没考虑过要租豪华写字楼,来自山西的他似乎从骨子里渗透了晋商那种精打细算的沉稳与冷静。他为新公司选址在北大资源楼。这个地方紧邻北大,和中关村隔四环相望,非常适合技术创业。他这套选址的技术是从硅谷学来的,硅谷的很多IT创业公司就环绕斯坦福大学办公,老师和学生兼职起来方便。
在百度成立的9个月之后,风险投资商德丰杰联合IDG又向百度投入了1000万美元。
2000年5月,百度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客户,一家名叫硅谷动力的网站。李彦宏赶紧高兴地组织了一次自觉挺盛大的新闻发布会。也就是在这次发布会上,李彦宏遭遇了尴尬———做应用展示时,网络突然断了,什么也演示不了;到了问答时间,李彦宏眼巴巴地等着回答记者问题,却根本没记者举手提问,大家依旧不明白李彦宏究竟是干什么的。
创业发展期
2001年,李彦宏在百度董事会上提出百度转型做独立搜索引擎网站,开展竞价排名的计划。然而,他的这个提议遭到股东们的一致反对:此时,百度的收入全部来自给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服务支持。如果百度转做独立的搜索引擎网站,那些门户网站不再与百度合作,百度眼前的收入就没了;而竞价排名模式又不能马上赚钱,百度就只有死路一条。
在充分陈述了自己的计划和观点后,仍旧得不到首肯的李彦宏平生第一次发了大火。尽管李彦宏的一贯自信这次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然而只要他认准了的东西,几乎没有人能改变,尤其是在关乎百度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大问题上,他丝毫不会退让。最终,投资人同意李彦宏将百度转型为面向终端用户的搜索引擎公司,他们告诉李彦宏:"是你的态度而不是你的论据打动了我们。"2001年10月,李彦宏和徐勇他们正式推出百度搜索,比GOOGLE中文网站晚了整整一年。
2002年的新年,百度突然紧张起来,李彦宏开始隐约感觉到中文搜索引擎的市场已经开始成熟,而更叫他开始担心的是Google在中国网民中的口碑越来越好。一种压力开始令李彦宏不安——一方面是百度占据着中国市场80%的份额,另外一方面Google已经在国际上成为最主流的搜索引擎。百度如何抵御Google对中国本土的进攻?这些问题无时不在刺激着他的每一根神经。李彦宏感觉到与Google的决战就在眼前,百度必须在技术上超越Google。按照李彦宏的意见,以雷鸣为首的“闪电计划”成员必须在9个月内“让百度引擎在技术上全面与Google抗衡,部分指标还要领先于Google。
最终,“闪电计划”的结果是辉煌的,在百度,有人悄悄地删掉了Google的链接,理直气壮地用自己的百度。百度的市场队伍,白天拜见客户,晚上拜见媒体,开始了推广方面的“闪电计划”。他们要让每一个中国网民明白,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不比Google差。“闪电计划”胜利结束后,公司没有召开“庆功会”。比起硅谷的同行来,李彦宏只是对中国的路更熟一些。同时,荣获首届“IT十大风云人物”的称号,也为李彦宏忙碌的2002年划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百度上市
“闪电计划”之后,李彦宏给公司描绘了一个新的奋斗目标:上市。“上市”曾经是每个互联网公司的梦想,无数的互联网公司累死在追求梦想的旅途中。
2003年3月28日,百度在世纪剧场举办“百度搜索狂欢夜”活动,李彦宏对媒体发表讲话说,“百度要走到台前!”,百度要从原来单纯的技术服务提供商过渡成为“搜索门户”,要“让网民和终端用户直接从www.baidu.com上体验到百度产品的质量”。百度市场部还发明了一个动人的口号——活的搜索改变生活。
2003年5月28日,由中国电脑教育报举办了一个名为“GoogleVsBaidu——两大搜索引擎对决搜索之巅”的万人公测活动。从创建百度到融资1000万美元,从卖技术给新浪挖到第一桶金,到搞自己的独立搜索网站,从8个人的草台班创业到100人的“闪电计划”,李彦宏等的就是一个结果——是百度好还是Google好?
2003年6月4日下午4:30,李彦宏和市场总监毕胜在苦等一个结果,持续一周的“万人公测”在参加评测的10015名普通用户中,约55%的人选择了“Baidu比Goolge好”,10%的人选择了“Baidu、Goolge差不多”,35%的人选择了“Google比Baidu好”。
李彦宏这个一向被人认为是低调的“海归”,2003年不断地抛头路面,比搜狐的张朝阳还活跃。这一切,明眼人都知道是在为上市作准备。
2004年6月初百度以超过3亿的中文网页链接和超过6000万的日流量宣布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同期百度接受了Google1000万美金的投资,与Google的联手表面上是为了加强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实力、提高国际市场的知名度,但事实上百度选择最大的竞争对手为投资方还有着更为紧迫的原因——上市。因为只有在接纳了Google之后,纳斯达克投资人才能了解到搜索市场有多大,也只有在Google上市之后,纳斯达克才会接纳百度,Google已成为百度在纳斯达克的样板。有了Google的投资,百度上市多少会多一些胜算。
北京时间2005年8月5日晚11时40分,百度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挂牌上市,发行价27美元,开盘价是66美元,然后一路狂飙,到交易首日收盘时,百度股价定格为122.54美元,市值达到39.58亿美元,股价涨幅达到了疯狂的353.85%!百度在一夜之间惊人的变成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市值一度超过新浪、网易和搜狐的总和,在继中华网、新浪网、盛大三个资本里程碑之后,又是百度的时代了,成为继Google后第二个在纳斯达克上市当日股价超过100美元的公司,那一刻,李彦宏迎来了他事业上的又一个巅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