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与经济政策

erhuanbo
erhuanbo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38 浏览

新经济与经济政策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刨始人罗默教授认为,美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三方面。一是灵括的宏观经济政策;二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三是企业活跃的技术创新。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格林斯潘对美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增长业绩的贡献是巨大的,也都认为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确实对美国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宏观政策角度看,美国在2O世纪9O年代主要是用以利率政策为代表的金融政策调节经济增长,财政方面则利用经济高速增长的好形势,实行了削减赤字的政策。这可以说在财政政策方面是抑制经济增长的。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来自于民间大量的风险投资和蓬勃发展的信息与通讯技术进步。在微观政策方面,美国主要是鼓励竞争和新技术商业化。可以说美国对于微观企业几乎投有具体的经济政策,而主要是通过为企业色q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市场竞争的作用,刺激企业的创新。与美国相比,其他发达国家则没有那么乐观。在欧洲,虽然各国政府一再采取多方面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但除了几个小国之外,法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大国经济增长并不如人意。法国、德国和英国经济只是到1999年才走出困境,但2001年也将会放慢。尤其是日本,自从1991年经济泡沫破灭以后,只是在1995年发生舨神大地震以后出现过短暂的r陕速增长,其他时间都是接近于零增长。2000年增长速度有所回升,但基础仍然相当脆弱。从宏观经济政策角度看,日本的财政政策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已经没有多大余地。财政赤字已经达到危险的地步。金融政策方面,由于过去几十年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长期采取产业政策,金融体制存在着较强的政府干预,金融系统对直接投资活动参与深度过大,积累了一系列重大问题,直至发生了金融危机,大量金融机构倒闭;存款利率长期接近于零;民间风险投资不活跃,缺乏美国式的灵括投融资机制。因此,总体上已经失去了通过金融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条件与环境自从1991年以来,日本一直在扩大内需,但由于政策手段有限,而且有时政策具有矛盾性,如1996年以后的增加税收政策与扩大内需是矛盾的,故其内需一直不足,经济增长主要依赖面临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净出口。

  在微观层次上,日本政府早已经放弃了2O世纪8O年代以前的产业技术政策,实行了更加“自由化的战略。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新的信息与通讯技术及其产业化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的新经济方面,日本的国际竞争力显然大大落后于美国。正如日本信息产业内人士所称的那样,日本企业仍然沉浸于在制造业内精益求精,在网络经济方面被美国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信息产品的核心部件而盲,日本并没有落后。例如,仅日立一家企业生产的手机核心部件就占世界市场的70%,但是,在网络技术方面,日本却几乎没有优势,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无法和美国相比。可以说,在网络技术方面,日本企业的创新能力远远没有达到硬件方面创新的水平。究其原因,也并非日本微观经济政策存在太大问题,事实上,日本一直在加强促进中小企业创新的政策,但由于金融环境和其他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与美国存在差距,追赶美国需要一些时日。

  实际上,美国的新经济并非只是2O世纪90年代政策的结果,而是长期基于基础研究的技术创新积累的结果。自5O年代以来,日本的发展速度就大大高于美国,与美国的技术差距和经济差距不断缩小,在许多领域甚至在20世纪80年代末超过了美国。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繁荣,可以说是“千年等一回。但是,靠经济政策不可能长期维持新经济带来的繁荣,新经济将会依据其自身的规律,也将会像传统经济一样走向过剩。事实上,美国经济增长在2000年下半年开始减速,正是信息通讯产业及网络经济在美国开始走向过剩的开始。这种过剩有可能从2001年开始向其他国家扩散那些关于美国经济已经消灭了周期波动,可以一直高速增长下去的神话被打破了。

  当然,由于20世纪9O年代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建立在以信息通讯等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增长与价格下降的基础之上,今后一个时期内,ICT产业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有巨大增长的潜力,仍将继续高速发展,过剩仍然只是相对的。由于美国的纳斯达克股指已经大幅度缩水,泡沫已经逐步消除不存在像日本1991年发生房地产业泡沫破灭那样的后果,因此,即使美国经济总量增长可能放慢,但在ICT产业领域的世界霸主地位在短时期内不可能被其他国家取代,其新经济部门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仍然十分宽广。与此同时,其他发达国家也将在新经济领域努力追赶美国,全球新经济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发布于 2023-01-06 09:52

免责声明:

本文由 erhuanbo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