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专利分级体系

acwls
acwls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30 浏览

一直以来,国内外专利行政主管部门、各大跨国企业,以及经纪服务机构的工作为我们探索如何对专利进行分级进行专利分级提供了珍贵的经验。本期我们来了解其中几种典型的分级体系。

TRIZ理论中的专利分级方法

TRIZ理论中从技术的S曲线到发明的分级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TRIZ理论是根据发明创新的程度进行划分的经典的专利等级划分方法。

基于TRIZ理论,所建立的分级方法如下:

第1级:多数为参数优化类的小型发明,一般为通常的设计或对已有系统的简单改进;第2级:通过解决一个技术矛盾对已有系统进行少量改进;第3级:对已有系统的根本性进行改进;第4级:采用全新的原理完成对已有系统基本功能的创新。第5级:罕见的科学原理导致一种新系统的发明、发现。

但利用TRIZ分级方法对专利等级进行判断的时候,也存在如下的一些问题:

由于其引入较为主观的标准,例如什么种类的工程知识才足以形成发明;是否有任何矛盾通过发明解决了;需要反复尝试的次数。而对于这些标准的界定并从专利中提取这些内容来说显得相当主观的。其次,对于Altshuller的五级等级划分提供了不同的解释在不同的参考文献及出版物中的记载彼此之间区别很大,也给分级工作带来不少困惑。

日立公司专利分级管理方案

以日立为例[1]。日立是来自日本的全球500强综合跨国集团。数据显示,日立公司在专利运营收入方面表现突出。自1996年至2002年,日立公司专利相关年收入每年以6%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02年达到588亿日元。这都得益于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进一步分析日立的知识产权管理发现,公司的知识产权部门通过密切的协调知识产权战略与公司的商业战略以保持自身的盈利能力。

在组织上,日立在其知识产权部门也设立了顶级职位,这也显示出日立公司计划从知识产权方面谋求获利的野心。为了服务其商业战略,日立公司建立起了一套筛选战略性发明的策略,并为战略性专利的技术方案准备详实的申请文件,优先启动执行海外申请的审查。例如,为了选出战略性的专利,日立将专利申请从A到E分为五个级别。

E级:推迟申请专利(defferd patent applications)

这是一些容易被其他公司规避的技术。而且与现有技术相比区别不大。

D级:公共专利(public patents)

这类专利技术具有市场前景且有利可图,而对于竞争对手来说也具有一定的规避难度。

C级:一般专利(regular patents)

这类专利所涉及的技术是相对其他竞争对手具有领先特性,同时也是其他公司必然使用不能轻易规避的技术。

B级:基础专利(basic patents)

基础专利是一类比较重要的专利。这一类专利一旦获得授权,对于其他公司来说比较难于规避。

A级:战略性专利(strategic patents)

战略性专利指的是那些基础的、必要的发明,原则上在将来的技术和产品上不容易被规避。同时,应该是处于前沿领域的技术和发明,而且应该在技术上能够实施。

日立公司在日本的企业中先期建立并实施了先进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凭借科学高效的专利资产管理机制,在改进优化专利资产的同时,日立公司也获得了由专利带来的丰厚回报。

中科院计算机所分级管理模式

中科院计算所是以科研行政实体和科研方向相结合的粗放型分类管理方式,缺乏系统的评价,以及相应的管理举措。在面对授权专利是否应该维持,维持多长时间,什么专利可以转让,什么专利可以许可,什么专利自己持有等问题时,改变以往只以技术先进性来做简单评价的方式,提出了基于专利价值分析体系的分级分类管理体系。

基于专利价值分析体系,从技术、法律和经济三个维度对专利价值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专利的级别,并根据不用的级别采取不同的管理和处置措施,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专利的管理更规范,并从根本上促进专利的转移转化。

总体上说,针对不同领域,中科院计算机所建立了一定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可以规范研究所内部的专利管理流程,有利于形成完整体系。在提升专利质量方面:由于在专利申请前,对专利进行了预先分级分类,这样在撰写、答复审查意见以及所内流程和质量监控方面都可以有所侧重,因此从源头上提高了专利质量。在促进成果转化方面:将专利价值分析融入到常态管理中,在进行专利交易谈判时,在不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情况下,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专业谈判人员都能根据分级信息或是根据常态管理中的记录信息迅速的对专利的价值或价格有一个客观评价。在规范管理流程方面:根据评价结果,对不同级别的专利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各个阶段都留存有分析记录,合理客观地管理专利的生命周期。

河北工业大学分级指标体系

王艳领等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专利的等级划分进行了研究[2]。专利等级划分就是通过依据层次分析法把影响专利等级的因素进一步分解,对他们进行评定,给出各自对专利等级工作影响的权重,并建立恰当分级评定标准。最后根据标准对专利进行等级划分的计算。基于专利的特征,设置的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图1指标体系框架结构

该分级方法避免了使用非常主观的标准,减少了Altshuller 的TRIZ分级标准的混乱,初步实现了从可量化的角度对专利进行分级。但是分析其方法不难发现,该方法选取的指标大都是与专利本身相关,缺少了以往市场等维度,比较适用于对于专利的技术等划分,如果在其他场景下应用,如:许可、交易,该指标体系仍需做适应性修改。

其 他

美国PatentCafe公司——发明评估评级系统

该系统的评价体系涉及5个大的方面,包括:竞争和市场化评估(Competitive and Marketability Analysis);社会以及环境影响评价(Societal Consequences and Impact Analysis);产品设计&工程方法(Product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ability Analysis)知识产权保护(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alysis);以及法律责任及安全性评估(Legal Liability and Safety Analysis)。

日本特许厅设立的专利评估指标

由5部分构成:基本项目;权利固有评价;转移流通性评价;事业性评价;综合评价。日本特许厅设立的专利评估指标,不是对各个专利权换算成货币价值而进行评价的,而是关于作为权利的强化或技术的事业性、权利及技术的流通性等进行带地位性的评价指标。

此外,还有欧洲专利局的IPscore、美国OCEAN TOMO公司的Patent Ratings等系统等。

1.《IntellectualProperty Polic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Japaness Experience inWealth Creation》,Hisamitsu Arai, page.36.

2.王艳领.专利等级划分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河北工业大学,2011.

发布于 2023-01-06 23:00

免责声明:

本文由 acwls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推荐内容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