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性能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cenzou
cenzou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30 浏览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机在投入使用前,需要对无人机各方面性能进行测试。特别是携带重要物资的无人机平稳性的测试,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无人机着陆时的精准性和平稳性是评价无人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特别是对于无人机运输液体物品不被洒出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无人机性能测试装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支撑板、测试平台和防坠落装置,所述支撑板为竖直放置的长方形板块,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平行竖直放置,所述测试平台通过铆钉固定在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

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棘轮齿a和棘轮齿b,所述棘轮齿a和所述棘轮齿b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棘轮齿a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上,两个所述棘轮齿b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棘轮齿a和所述棘轮齿b均为弧形棘轮齿,所述棘轮齿a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后端部位,所述棘轮齿b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前端部位,位于左侧的所述支撑板上的所述棘轮齿a固定在所述支撑板右端面的上端部位,位于右侧的所述支撑板上的所述棘轮齿a固定在所述支撑板左端面的上端部位,位于左侧的所述支撑板上的所述棘轮齿b固定在所述支撑板右端面的上端部位,位于右侧的所述支撑板上的所述棘轮齿b固定在所述支撑板左端面的上端部位,所述棘轮齿a上的轮齿为后向下倾斜,所述棘轮齿b上的轮齿为前向下倾斜,所述棘轮齿a的后端面与所述支撑板的后端面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棘轮齿a的前端面位于所述支撑板上端面的下方,所述棘轮齿b的前端面与所述支撑板的前端面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棘轮齿b的后端面位于所述支撑板上端面的下方,

所述测试平台包括测试板、倾斜测试板,所述测试板为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板块,所述测试板左端面和右端面的中间部位通过铆钉固定在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倾斜测试板为水平放置的圆柱体柱,所述倾斜测试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倾斜测试板分别通过长方体连接块固定在所述测试板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

所述防坠落装置包括筋条、筋条支撑柱,所述防坠落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防坠落装置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上端面的前端部位和后端部位,

所述筋条支撑柱为竖直放置的圆柱体形状,所述筋条支撑柱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所述筋条的两端均固定在所述筋条支撑柱上,所述筋条支撑柱的数量为所述筋条的两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棘轮齿a、所述棘轮齿b均为四分之一圆弧形状。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筋条支撑柱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端面的前端部位和后端部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倾斜测试板的长度大于所述测试板的长度,所述倾斜测试板的长度小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棘轮齿a和所述棘轮齿b均为塑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棘轮齿a的内径与所述棘轮齿b的内径相同,所述棘轮齿a的内径大于所述测试板的宽度,所述棘轮齿a的外径与所述棘轮齿b的外径相同。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装置成本较低,结构简单,能准确的测试无人机着陆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棘轮齿a和棘轮齿b的左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测试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坠落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支撑板-1;棘轮齿a-1.1;棘轮齿b-1.2;测试平台-2;测试板-2.1;倾斜测试板-2.2;防坠落装置-3;筋条-3.1;筋条支撑柱-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所示,一种无人机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支撑板1、测试平台2和防坠落装置3,所述支撑板1为竖直放置的长方形板块,所述支撑板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1平行竖直放置,所述测试平台2通过铆钉固定在两个所述支撑板1之间,所述棘轮齿a1.1、所述棘轮齿b1.2均为四分之一圆弧形状。所述筋条支撑柱3.2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上端面的前端部位和后端部位。所述倾斜测试板2.2的长度大于所述测试板2.1的长度,所述倾斜测试板2.2的长度小于两个所述支撑板1之间的距离。所述棘轮齿a1.1和所述棘轮齿b1.2均为塑胶材质。所述棘轮齿a1.1的内径与所述棘轮齿b1.2的内径相同,所述棘轮齿a1.1的内径大于所述测试板2.1的宽度,所述棘轮齿a1.1的外径与所述棘轮齿b1.2的外径相同。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支撑板1上设有棘轮齿a1.1和棘轮齿b1.2,所述棘轮齿a1.1和所述棘轮齿b1.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棘轮齿a1.1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1上,两个所述棘轮齿b1.2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1上,所述棘轮齿a1.1和所述棘轮齿b1.2均为弧形棘轮齿,所述棘轮齿a1.1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的后端部位,所述棘轮齿b1.2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的前端部位,位于左侧的所述支撑板1上的所述棘轮齿a1.1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右端面的上端部位,位于右侧的所述支撑板1上的所述棘轮齿a1.1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左端面的上端部位,位于左侧的所述支撑板1上的所述棘轮齿b1.2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右端面的上端部位,位于右侧的所述支撑板1上的所述棘轮齿b1.2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左端面的上端部位,所述棘轮齿a1.1上的轮齿为后向下倾斜,所述棘轮齿b1.2上的轮齿为前向下倾斜,所述棘轮齿a1.1的后端面与所述支撑板1的后端面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棘轮齿a1.1的前端面位于所述支撑板1上端面的下方,所述棘轮齿b1.2的前端面与所述支撑板1的前端面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棘轮齿b1.2的后端面位于所述支撑板1上端面的下方。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测试平台2包括测试板2.1、倾斜测试板2.2,所述测试板2.1为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板块,所述测试板2.1左端面和右端面的中间部位通过铆钉固定在两个所述支撑板1之间,所述倾斜测试板2.2为水平放置的圆柱体柱,所述倾斜测试板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倾斜测试板2.2分别通过长方体连接块固定在所述测试板2.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防坠落装置3包括筋条3.1、筋条支撑柱3.2,所述防坠落装置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防坠落装置3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1上端面的前端部位和后端部位,所述筋条支撑柱3.2为竖直放置的圆柱体形状,所述筋条支撑柱3.2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的上端面,所述筋条3.1的两端均固定在所述筋条支撑柱3.2上,所述筋条支撑柱3.2的数量为所述筋条3.1的两倍。

实施例1:所述测试平台2通过铆钉固定在两个所述支撑板1之间,所述筋条支撑柱3.2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的上端面,所述筋条3.1的两端均固定在所述筋条支撑柱3.2上,

所述棘轮齿a1.1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的后端部位,所述棘轮齿b1.2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的前端部位,所述棘轮齿a1.1和所述棘轮齿b1.2均通过热熔融的方式固定在两个所述支撑板1的内侧。

两个所述倾斜测试板2.2分别通过长方体连接块固定在所述测试板2.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

实施例2:使用时,将本装置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然后将飞行的无人机回收在所述测试板2.1上,无人机在回收时,会出现一定的倾斜,当无人机向前倾斜时,所述测试板2.1的前端部位下压,所述倾斜测试板2.2将会顺着所述棘轮齿b1.2的轮齿做圆弧状倾斜,当使用控制装置协调无人机的倾斜角度时,所述倾斜测试板2.2已经卡在所述棘轮齿b1.2的轮齿中。这时,再扶住所述测试板2.1,即可测试出无人机降落时的倾斜角度。

同理,无人机向后倾斜时,测试方法如上所述。

所述防坠落装置3主要防止无人机掉落受到损坏。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等方案的说明。同时,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发布于 2023-01-07 01:25

免责声明:

本文由 cenzou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