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行连杆式变形翼骨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形机翼骨架。具体涉及一种平行连杆式变形翼骨架。
背景技术:
传统飞机机翼允许飞机在多种飞行条件下飞行,如起飞、滑翔、机动,但在每个条件下的性能都是次优的。为了解决军用飞行器不同设计点气动布局矛盾,改善多功能性,提高作战功能,出现了伸缩、折叠、后掠等这种对机翼整体改变的大尺度变形,然而这种变形只局限于单一变化,多维度的变形方式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并且变后掠为主的变形翼气动中心移动量过大,变弦长时与非变形方向的翼肋相矛盾。除此之外,这些变形机构和结构往往结构复杂笨重、承载能力有限、稳定性不好,均处在试验阶段,离工程领域应用还有一定距离。
综上,目前变形机翼存在的变形方式单一,变后掠气动中心移动量大,变弦长翼肋布置难度大,承载能力低、稳定性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平行连杆式变形翼骨架。该变形翼骨架可以耦合变后掠、变面积、变弦长、变展长的多维度变形,变后掠时的气动中心后移量与变弦长时翼肋布置不干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行连杆式变形翼骨架包含平行连杆联动架、枢轴座、导向系统、集中驱动器、分布驱动器、机身和整流罩;枢轴座、导向系统和集中驱动器均固定在机身上,整流罩盖合在机身上,平行连杆联动架可转动地安装在枢轴座上,并在导向系统的带动下实现展开和折叠,导向系统由集中驱动器驱动,分布驱动器分布在平行连杆联动架中的平行四边形框架上,并驱动平行四边形框架变形。
进一步地,平行连杆联动架包括前缘、主翼梁、后翼梁、蒙皮支撑杆组件和n根翼肋;前缘、主翼梁和后翼梁三者平行布置,n根翼肋由翼根至翼尖顺次布置,并与相应的前缘、主翼梁和后翼梁铰接,n根翼肋平行设置;前缘、主翼梁、后翼梁、n根翼肋与蒙皮支撑杆组件铰接,相互形成多个封闭的平行四边形框架;主翼梁与靠近翼根的翼肋可转动地安装在枢轴座上,导向系统带动前缘、后翼梁和翼肋实现平行连杆联动架的展开和折叠。
进一步地,导向系统包括导轨、前缘丝杠滑块、后翼梁丝杠滑块、后缘丝杠滑块、前缘滑块铰链座、后翼滑块铰链座和后缘滑块铰链座;导轨穿过枢轴座固定在机身上,前缘丝杠滑块、后翼梁丝杠滑块和后缘丝杠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上,且后翼梁丝杠滑块和后缘丝杠滑块二者与前缘丝杠滑块分别布置在枢轴座的两侧,前缘丝杠滑块、后翼梁丝杠滑块和后缘丝杠滑块上分别对应安装有前缘滑块铰链座、后翼滑块铰链座和后缘滑块铰链座,后翼梁和与靠近翼根的翼肋相邻的翼肋分别与后翼滑块铰链座铰接,后缘滑块铰链座和与后翼梁丝杠滑块上的翼肋相邻并与后翼梁铰接的翼肋相铰接,前缘与前缘滑块铰接座铰接,后缘滑块铰链座与集中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平行连杆式变形翼骨架还包括变弯度机架和变弯度机构,所述变弯度机架是由前缘梁杆、伸缩杆件、机架梁杆和变弯度座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伸缩杆件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杆与主翼梁上的主梁回转孔铰接,第二杆的两端分别与机架梁杆一端以及前缘梁杆上的前梁回转孔铰接,第一杆与第二杆连接且二者相对滑动,所述变弯度座的两端分别与机架梁杆另一端以及前缘梁杆上的前梁铰链孔铰接;所述变弯度机构包括变弯度电机、翼尖机构和电动推杆;所述翼尖机构为由下翼尖翼肋、上翼尖翼肋、翼尖前缘杆和翼尖后缘杆相互铰接形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变弯度电机固定在变弯度座上,下翼尖翼肋与变弯度座转动连接,翼尖前缘杆上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与下翼尖翼肋连接,变弯度电机的输出轴与固定在下翼尖翼肋上的电机轴接头连接,变弯度电机带动翼尖机构相对变弯度座转动。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变形翼变形量大,可以实现变后掠、变面积、变弦长、变展长和变弯度多维度的变形;本发明机翼实现了宽速域飞行对机翼的气动要求,提高了飞行器飞行效率。本发明变形翼骨架采用两种驱动方式,动力可靠。本发明从变形方式上解决了气动中心后移的技术难题。
当集中驱动器中螺母距离电机最近,分布驱动器长度最短,此时,机翼前缘与机身垂线的夹角也就是后掠角为最小,导轨上的前缘丝杠滑块、后翼梁丝杠滑块、后缘丝杠滑块距离相互离得最近,后掠角最小,弦长最短,展长最长,变弯度机构电机工作,使得翼尖小翼变弯,可以降低诱导阻力,适合远距离巡航。当集中驱动器工作到机翼前缘、主翼梁和后翼梁与五组翼肋垂直时,此时面积最大,可以提升较大的升力,适合起飞、降落。当集中驱动器的螺母移动到最远端、分布驱动器最长时,前缘丝杠滑块、后翼梁丝杠滑块、后缘丝杠滑块之间的距离最大,后掠角最大,弦长最大,展长最小,此时大大降低飞行阻力,高机动性能增强,从而快速对作战目标进行打击、对战争前线进行战略侦察等军事活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平行连杆式变形翼骨架总装配图;
图2为去掉整流罩后的变形翼骨架小后掠角姿态示意图;
图3为平行连杆联动架的立体图;
图4为导向系统、集中驱动器和机身相互连接的示意图;
图5为前缘梁杆的示意图;
图6为前缘刚性蒙皮的示意图;
图7为主翼梁杆的示意图;
图8为主翼梁腹板件的示意图;
图9为后翼梁杆的示意图;
图10为后翼梁腹板件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中第一根翼肋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中第二根翼肋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中第三根翼肋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中第四根翼肋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中第五根翼肋的示意图;
图16为枢轴座的示意图;
图17为铰链结构的剖面图;
图18为前缘上的滑块铰链座的示意图;
图19为后缘梁上的滑块铰链座的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中第三支承肋的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中第一支承条的示意图;
图22为变弯度机架和变弯度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23为伸缩杆件的主视图;
图24为图23的俯视图;
图25为图24的侧视图;
图26为支座的示意图;
图27为图26的a向视图;
图28为滑块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29为固定耳座的示意图;
图30为平行连杆式变形翼骨架大后掠角姿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平行连杆式变形翼骨架,它包含平行连杆联动架1、枢轴座2、导向系统3、集中驱动器7-1、分布驱动器7-2、机身8和整流罩9;
枢轴座2、导向系统3和集中驱动器7-1均固定在机身8上,整流罩9盖合在机身8上,平行连杆联动架1可转动地安装在枢轴座2上,并在导向系统3的带动下实现展开和折叠,导向系统3由集中驱动器7-1驱动,分布驱动器7-2分布在平行连杆联动架1中的平行四边形框架上,并驱动平行四边形框架变形。
通过平行四边形框架的变形,翼根处的集中驱动器7-1和分布在平行连杆联动架1中的每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的分布驱动器7-2;集中驱动器的优点为:加工制造简单,对结构优化设计的参数少。但是,由于驱动器的单一性,使得其能够实现的变形方式固定单一,并且当驱动器出现故障时,将会导致飞行器变形失效。而在每根杆件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框架中采用分布驱动器7-2,在分布式驱动的变形结构中,变形结构的变形由多个分布驱动器7-2共同承担,最后根据驱动力与行程确定位置。其优点为:有助于减小驱动器的尺寸,并且多个驱动器共同承担外载荷,这样可以减小对变形结构刚度的要求,减小变形结构的重量。其变形形式更加灵活,当部分驱动器发生故障时,飞行器依旧能够保证飞行时的可控性。
本发明变形翼骨架采用两种驱动方式,动力可靠。本发明变形方式上解决了气动中心后移的技术难题。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平行连杆联动架1包括前缘1-1、主翼梁1-2、后翼梁1-3、蒙皮支撑杆组件4和n根翼肋1-x;n≥5,n为整数;前缘1-1、主翼梁1-2和后翼梁1-3三者平行布置,n根翼肋1-x由翼根至翼尖顺次布置,并与相应的前缘1-1、主翼梁1-2和后翼梁1-3铰接,n根翼肋1-x平行设置;前缘1-1、主翼梁1-2、后翼梁1-3、n根翼肋1-x与蒙皮支撑杆组件4铰接,相互形成多个封闭的平行四边形框架;主翼梁1-2与靠近翼根的翼肋1-x可转动地安装在枢轴座2上,导向系统3带动前缘1-1、后翼梁1-3和翼肋1-x实现平行连杆联动架1的展开和折叠。
一个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导向系统3包括导轨3-1、前缘丝杠滑块3-2、后翼梁丝杠滑块3-3、后缘丝杠滑块3-4、前缘滑块铰链座3-5、后翼滑块铰链座3-6和后缘滑块铰链座3-7;导轨3-1穿过枢轴座2固定在机身8上,前缘丝杠滑块3-2、后翼梁丝杠滑块3-3和后缘丝杠滑块3-4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3-1上,且后翼梁丝杠滑块3-3和后缘丝杠滑块3-4二者与前缘丝杠滑块3-2分别布置在枢轴座2的两侧,前缘丝杠滑块3-2、后翼梁丝杠滑块3-3和后缘丝杠滑块3-4上分别对应安装有前缘滑块铰链座3-5、后翼滑块铰链座3-6和后缘滑块铰链座3-7,后翼梁1-3和与靠近翼根的翼肋1-x相邻的翼肋1-x分别与后翼滑块铰链座3-6铰接,后缘滑块铰链座3-7和与后翼梁丝杠滑块3-3上的翼肋1-x相邻并与后翼梁1-3铰接的翼肋1-x相铰接,前缘1-1与前缘滑块铰接座3-5铰接,后缘滑块铰链座3-7与集中驱动器7-1的输出端连接。
集中驱动器7-1驱动后缘丝杠滑块3-4,进而驱动后缘滑块铰链座3-7带动平行连杆联动架1及平行四边形框架变形,实现变后掠角(小后掠角和大后掠角)姿态变化。
更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4所示,集中驱动器7-1包括电机7-1-1、减速器7-1-2、支座7-1-3、丝杠7-1-6、螺母7-1-7、滑块连接件7-1-8和固定座7-1-9;支座7-1-3安装在机身8上,减速器7-1-2输入端与电机7-1-1的输出端连接,减速器7-1-2的外壳固装在机座7-1-3上,丝杠7-1-6固装在减速器7-1-2的输出端上,丝杠7-1-6通过两个固定座7-1-9可转动地安装在机身8上,螺母7-1-7旋拧在丝杠7-1-6上并与滑块连接件7-1-8固接,滑块连接件7-1-8与后缘滑块铰链座3-7连接。
如图2和图16所述,枢轴座2是由板座2-1和座体2-2一体成型的x型块。板座2-1上开有四个板座沉头通孔2-3用与机身8固定,为了保证不过定位,接触面开有定位槽2-4;座体2-2前端开有竖直的枢轴孔2-5;枢轴孔2-5上下表面分别有均布的八个连接螺纹孔2-6;枢轴座2为了减重,考虑受力特点,开设通槽2-7,板座2-1和座体2-2之间有上下各三条加强筋。主翼梁1-2与靠近翼根的翼肋1-x均与座体2-2铰接。
如图18所示,所述前缘滑块铰链座3-5为u型件。底部的前缘方板座3-5-1开四个螺纹孔3-5-2与前缘丝杠滑块3-2上的螺纹孔通过螺栓配合,为了防止过定位,开有两个槽3-5-3。端部有通孔前缘铰链孔3-5-4,上下表面分别带有六个前缘螺纹孔3-5-5用于于轴承盖连接。所述的后翼梁滑块铰链座3-6与前缘滑块铰链座3-5结构相同。如图19所示,后缘滑块铰链座3-7的后缘方板座3-7-1延伸了一段,上部分均布四个固定通孔3-7-2,下部分均布四个固定螺纹孔3-7-3,端部有通孔后缘铰链孔3-7-4,上下表面分别带有六个轴盖螺纹孔3-7-5用于与轴承盖连接。
由于需要传出大扭矩才能驱动变形,因此,便于可控,电机7-1-1选用私服电机,需要在私服电机7-1-1前端用减速器7-1-2增大电机的输出扭矩,电机轴与减速器内部的联轴器7-1-4连接并将电机7-1-1与减速器7-1-2固定,再通过支座7-1-3与机身8固定。所述的支座7-1-3是用来将减速器7-1-2固定在机身8上的,外形为l型的板件,如图26和图27所示,支座端面7-1-3-1上有沉头轴孔7-1-3-2,四角均布支座螺纹孔7-1-3-3,通过螺钉与减速器7-1-2连接,支座底座7-1-3-4中部有减重槽,两边分别由两个支座沉头孔7-1-3-5,通过螺钉与机身8固定。减速器7-1-2通过联轴器7-1-4将扭矩传递到丝杠7-1-6上,通过固定在机身8上的安装轴承的固定座7-1-9带动丝杠7-1-6旋转,从而带动丝杠的螺母7-1-7沿着丝杠7-1-6运动。如图28所示,所述的滑块连接件7-1-8为t型件,主体分螺母座7-1-8-1和滑块连接面7-1-8-2;螺母座7-1-8-1开有与丝杠的螺母7-1-7外径一样大的螺母孔7-1-8-3,丝杠的螺母7-1-7安装在螺母孔7-1-8-3里,该螺母孔7-1-8-3四周有六个连接通孔7-1-8-4与螺母7-1-7端面的孔通过螺栓连接,这样螺母7-1-7就与滑块连接件7-1-8固定在一起运动;滑块连接面7-1-8-2有四个沉头通孔7-1-8-5与导向系统3里的后缘滑块铰链座3-7上的四个固定通孔3-7-2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电机驱动后缘滑块铰链座3-7实现导向系统3中后缘丝杠滑块3-4在导轨3-1上的移动,从而实现平行连杆联动架1及平行四边形框架的变形。
较佳地,如图2所示,前缘3-2分别与第1根和第n-1根翼肋1-x之间、主翼梁1-2分别与第2根翼肋1-x至第n-1根翼肋1-x之间、后翼梁1-3与第3根翼肋1-x之间均设置有分布驱动器7-2,分布驱动器7-2与相应的前缘3-2、主翼梁1-2、后翼梁1-3和翼肋1-x铰接,所述分布驱动器7-2为线性驱动器。该线性驱动器为电动推杆或液压缸。
如图2所示,所述的蒙皮支撑杆组件4包括n根支撑肋4-1和n-1根支撑条4-2;相邻两个翼肋1-x之间设置有支撑肋4-1,支撑肋4-1与前缘1-1、主翼梁1-2和后翼梁1-3铰接,支撑条4-2与支撑肋4-1和翼肋1-x铰接,形成多个封闭的平行四边形框架。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的前缘1-1包含前缘梁杆1-1-1和前缘刚性蒙皮1-1-2,前缘刚性蒙皮1-1-2包覆在前缘梁杆1-1-1外侧且二者连接为一体;所述前缘梁杆1-1-1为由翼根向翼尖递减的变截面杆;前缘刚性蒙皮1-1-2为由翼根向翼尖逐渐递减的变截面薄壁结构;前缘1-1的根部轴孔1-1-1-1为通孔,前缘3-2通过根部轴孔1-1-1-1与前缘丝杠滑块3-2上的滑块铰接座3-5铰接;前缘梁杆1-1-1上沿长度方向布置有与n根翼肋1-x一一对应铰接的前梁铰链孔1-1-1-3,以及与n根支撑肋4-1一一对应铰接的前梁回转孔1-1-1-9;前缘刚性蒙皮1-1-2内腔带有若干加强筋1-1-2-1以及四组连接座1-1-2-2,每组连接座1-1-2-2由带有减重孔1-1-2-2-1的板件1-1-2-2-2组成;板件1-1-2-2-2上开有槽1-1-2-2-3和带孔的耳座1-1-2-2-4,前缘梁杆1-1-1上设有的四个前缘螺栓孔1-1-1-2均为通孔;耳座1-1-2-2-4与前缘梁杆1-1-1通过穿过耳座1-1-2-2-4上的孔和前缘螺栓孔1-1-1-2的螺栓连接,前缘刚性蒙皮1-1-2的上下边缘台边1-1-2-3做有连接蒙皮的固定孔1-1-2-4。
前梁回转孔1-1-1-9设计成对称的阶梯孔,侧面有四组方形前缘沉头座1-1-1-15,每组方形前缘沉头座均布四个前缘沉头座螺纹孔1-1-1-16,前缘刚性蒙皮1-1-2包裹在前缘梁杆1-1-1外面,主要作用是更好的使气流分离。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的主翼梁1-2包括主翼梁杆1-2-1和主翼梁腹板件1-2-2;两个主翼梁腹板件1-2-2安装在主翼梁杆1-2-1上、下表面形成变截面的主翼梁1-2,主翼梁杆1-2-1为由翼根向翼尖递减的变截面杆,翼根设置成圆柱状,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主翼梁杆1-2-1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与n根翼肋1-x一一对应铰接的主梁铰接孔1-2-1-3,以及与n-1根支撑肋4-1一一对应铰接的主梁回转孔1-2-1-7,根部的主梁轴孔1-2-1-1、主梁螺栓孔1-2-1-2以及端部阶梯处的主梁铰链孔1-2-1-3为通孔,剩余的主梁铰接孔1-2-1-3为阶梯孔,所述主梁回转孔1-2-1-7为阶梯孔;每个主翼梁腹板件1-2-2的主梁腹板1-2-2-3根部是圆柱形状,其上有主板通孔1-2-2-1,上下边缘带有主梁缘条1-2-2-2;主梁腹板1-2-2-3下部分开设若干主梁槽1-2-2-4,主梁槽1-2-2-4上部分的主梁缘条1-2-2-2位置处带有与该缘条等厚度的主梁圆盘1-2-2-5,主梁腹板1-2-2-3与主翼梁杆1-2-1接触的部分做有若干主梁板座1-2-2-6,主梁板座1-2-2-6上有主梁通孔1-2-2-7,主翼梁杆1-2-1与两个主翼梁腹板件1-2-2通过穿过主梁螺栓孔1-2-1-2和主梁通孔1-2-2-7的螺栓及螺母连接在一起。
主梁缘条1-2-2-2与主梁腹板1-2-2-3形成t型,具有抗拉、扭的作用,整个主梁缘条1-2-2-2钻有等间距的两排主梁小通孔1-2-2-8用来连接柔性蒙皮。连接主翼梁腹板件1-2-2和主翼梁杆1-2-1的螺栓需要贯穿三者,为了螺栓插入主梁通孔1-2-2-7时不与主梁缘条1-2-2-2干涉,需要在主梁缘条1-2-2-2相应的位置开弧形槽1-2-2-9。
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后翼梁1-3包括后翼梁杆1-3-1和后翼梁腹板件1-3-2,两个后翼梁腹板件1-3-2安装在后翼梁杆1-3-1上、下表面形成变截面后翼梁,后翼梁杆1-3-1为由翼根向翼尖递减的变截面杆,翼根设置成圆柱状,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后翼梁杆1-3-1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与n-2根翼肋1-x一一对应铰接的后梁铰接孔1-3-1-4,以及与n-2根支撑肋4-1一一对应铰接的后梁回转孔1-3-1-7,根部的后梁轴孔1-3-1-1为阶梯孔,后梁螺栓孔1-3-1-2以及端部阶梯处带有凸台1-3-1-3的后梁铰链孔1-3-1-4为通孔,剩余的后梁铰接孔1-3-1-4为阶梯孔,后梁回转孔1-3-1-7为阶梯孔,每个后翼梁腹板件1-3-2的后梁腹板1-3-2-3的根部是圆柱形状,其上有后板通孔1-3-2-1,上下边缘带有后梁缘条1-3-2-2;后梁腹板1-3-2-3下部分开若干后梁槽1-3-2-4,后梁槽1-3-2-4上部分的后梁缘条1-3-2-2位置处带有与缘条等厚的后梁圆盘1-3-2-5,后梁腹板1-3-2-3与后翼梁杆1-3-1接触的部分做有若干后梁板座1-3-2-6,后梁板座1-3-2-6上有后梁通孔1-3-2-7;后翼梁杆1-3-1和两个后翼梁腹板件1-3-2通过穿过后梁螺栓孔1-3-1-2和后梁通孔1-3-2-7的螺栓及螺母连接在一起。
后梁回转孔1-3-1-7为对称的阶梯孔,后翼梁杆1-3-1侧边有一个方形后梁沉头座1-3-1-9,方形沉头座均布四个后梁沉头座螺纹孔1-3-1-10;后翼梁上腹板件1-3-2增强了后翼梁1-3的抗弯能力。后翼梁腹板件1-3-2根部是圆柱形状,后梁缘条1-3-2-2与后梁腹板1-3-2-3形成t型,具有抗拉、扭的作用;整个后梁缘条1-3-2-2钻有等间距的两排后梁小通孔1-3-2-8,用来连接柔性蒙皮。连接后翼梁腹板件1-3-2和后翼梁杆1-3-1的螺栓需要贯穿二者,为了螺栓插入后梁通孔1-3-2-7时不与后梁缘条1-3-2-2干涉,需要在后翼梁上腹板件1-3-2的后梁缘条1-3-2-2相应的位置开弧形槽1-3-2-9。
下面以5根翼肋、5根支撑肋4-1和4根支撑条4-2为例说明,如图2和图3所示,并结合图11-图15、图16-图17,图20和图21说明:5根翼肋分别为第一翼肋1-4、第二翼肋1-5、第三翼肋1-6、第四翼肋1-7和第五翼肋1-8,4根支撑肋4-1为第一支撑肋、第二支撑肋、第三支撑肋4-1-3、第四支撑肋和第五支撑肋,每个支撑肋的结构相似,均采用翼型结构,为一体成型件。所述的支撑条4-2包括4根支撑条,作用是将支撑肋4-1与翼梁、翼肋连接形成封闭的平行四边形框架。
分布驱动器7-2采用八根线性驱动器。在平行连杆联动架前缘1-1主翼梁1-2和后翼梁1-3和第一翼肋1-4、第二翼肋1-5、第三翼肋1-6、第四翼肋1-7和第五翼肋1-8形成的平行四边形框架中,线性驱动器两端均采用固定耳座7-2-2与翼梁上和翼肋连接,线性驱动器伸长与缩短就可以改变平行四边形框架(翼梁与翼肋)的夹角。如图29所示,固定耳座7-2-2的底座7-2-2-1为方形,四角有安装孔7-2-2-2,底座7-2-2-1上开槽7-2-2-3避免与线性驱动器干涉;上下有两个耳接头7-2-2-4其上开有耳孔7-2-2-5,通过销钉与分布驱动器7-2两端的铰链孔连接。
下面结合图11-图15进一步说明5根翼肋,第一翼肋1-4、第二翼肋1-5、第三翼肋1-6、第四翼肋1-7和第五翼肋1-8结构相似,均采用翼型板件结构,为一体成型件,作用是维持气动外形以及连接蒙皮。
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翼肋1-4包含叉口状接头处的第一翼肋铰链孔一1-4-1、第一翼肋铰链孔二1-4-2、第一翼肋杆1-4-3、第一翼肋薄板1-4-4和上下第一翼翻边1-4-5。第一翼肋铰链孔一1-4-1与前缘梁杆1-1-1中的前梁铰链孔1-1-1-3通过铰接结构1-9连接;第一翼肋铰链孔二1-4-2处的接头安装时插入主翼梁杆1-2-1处通槽1-2-1-14里,再将第一翼肋铰链孔二1-4-2与主翼梁杆1-2-1的轴孔1-2-1-1通过铰接结构1-9连接。第一翼肋杆1-4-3中部位置上下各有直径相等的圆柱体结构,内部分别开翼肋通孔1-4-6分别贯穿上下第一翼翻边1-4-5,并且圆柱体结构上下均开通槽1-4-7;上下第一翼翻边1-4-5有均布等间距排列的两排第一翼肋小孔1-4-8用来连接柔性蒙皮。此外,在第一翼肋1-4朝机身8的一侧开有第一槽1-4-9,由方槽和u型槽组成,方槽内由四个第一螺纹孔1-4-10。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翼肋1-5包含:三个接头部分(两端叉口状的接头开有第二翼肋铰链孔一1-5-1、第二翼肋铰链孔二1-5-2以及中间的接头开有第二翼肋铰链孔三1-5-3)、第二翼肋杆1-5-4、第二翼肋薄板1-5-5和上下第二翼翻边1-5-6。第二翼肋铰链孔一1-5-1与前缘梁杆1-1-1中对应的前梁铰链孔1-1-1-3通过铰接结构1-9连接,第二翼肋铰链孔三1-5-3与主翼梁杆1-2-1上对应的主梁铰链孔1-2-1-3通过铰接结构1-9连接,第二翼肋铰链孔二1-5-2与后翼梁杆1-3-1根部对应的后梁轴孔1-3-1-1铰接形成翼根铰链,接头处的上下第二翼翻边1-5-6边缘为内凹的圆弧1-5-7分别于主翼梁腹板件1-2-2上的圆盘1-2-2-5和后翼梁腹板件1-3-2上的圆盘1-3-2-5啮合形成封闭的面,旋转时缝隙较小。在第二翼肋铰链孔二1-5-2和第二翼肋铰链孔三1-5-3之间竖直通孔1-5-8,由于孔的直径大于第二翼肋薄板1-5-5的厚度,因此,此处的第二翼肋薄板1-5-5外侧设计成圆柱壁。与第二翼肋薄板1-5-5形成t型的上下第二翼翻边1-5-6有均布等间距排列的两排第二翼肋小孔1-5-9用来连接柔性蒙皮。此外,在第二翼肋1-5朝机身8的一侧开有两个一样的第二槽1-5-10,槽内有四个第二螺纹孔1-5-11。
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三翼肋1-6包含:接头部分(第三翼肋铰链孔一1-6-1、第三翼肋铰链孔二1-6-2、第三翼肋铰链孔三1-6-3、第三翼肋铰链孔四1-6-4、第三翼肋杆1-6-5、第三翼肋薄板1-6-6和上下第三翼翻边1-6-7。第三翼肋铰链孔一1-6-1与前缘梁杆1-1-1中对应的前梁铰链孔1-1-1-3通过铰接结构1-9连接,第三翼肋铰链孔二1-6-2与主翼梁杆1-2-1上对应的主梁铰链孔1-2-1-3通过铰接结构1-9连接,第三翼肋铰链孔三1-6-3与后翼梁杆1-3-1上的后梁铰链孔1-3-1-4通过铰接结构1-9连接,接头处的上下第三翼翻边1-6-7边缘为内凹的圆弧1-6-8分别于主翼梁腹板件1-2-2上的圆盘1-2-2-5和后翼梁腹板件1-3-2上的圆盘1-3-2-5相接形成封闭的面,旋转时不会产生缝隙。第三翼肋铰链孔四1-6-4上下表面带有凸台1-6-9。与第三翼肋薄板1-6-6形成t型的上下翻边有均布等间距排列的两排第三翼肋小孔1-6-10用来连接柔性蒙皮。此外,在第三翼肋1-6朝机身8的一侧开有三个一样第三槽1-6-11,第三槽1-6-11为沉头槽,槽内由四个第三螺纹孔1-6-12。
如图14所示,所述第四翼肋1-7包含:接头部分(第四翼肋铰链孔一1-7-1、第四翼肋铰链孔二1-7-2、第四翼肋铰链孔三1-7-3、第四翼肋铰链孔四1-7-4)、第四翼肋杆1-7-5、第四翼肋薄板1-7-6和上下第四翼翻边1-7-7。第四翼肋铰链孔一1-7-1与前缘梁杆1-1-1中对应的前梁铰链孔1-1-1-3通过铰接结构1-9连接,第四翼肋铰链孔二1-7-2与主翼梁杆1-2-1上的主梁铰链孔1-2-1-3通过铰接结构1-9连接,第四翼肋铰链孔三1-7-3与后翼梁杆1-3-1上的后梁铰链孔1-3-1-4通过铰接结构1-9连接,接头处的上下第四翼翻边1-7-7边缘为内凹的圆弧1-7-8分别于主翼梁腹板件1-2-2上的圆盘1-2-2-5和后翼梁腹板件1-3-2上的圆盘1-3-2-5相接形成封闭的面,旋转时不会产生缝隙。与第四翼肋薄板1-7-6形成t型的上下翻边有均布等间距排列的第四翼肋小孔1-7-9用来连接柔性蒙皮。此外,在第四翼肋1-7朝机身8的一侧开有两个一样的第四槽1-7-10,槽内由四个第四螺纹孔1-7-11。
如图15所示,所述第五翼肋1-8包含:接头部分(第五翼肋铰链孔一1-8-1、第五翼肋铰链孔二1-8-2、第五翼肋铰链孔三1-8-3)、第五翼肋杆1-8-4、第五翼肋薄板1-8-5和上下第五翼翻边1-8-6。第五翼肋铰链孔一1-8-1与前缘梁杆1-1-1中对应的前梁铰链孔1-1-1-3通过铰接结构1-9连接,第五翼肋铰链孔二1-8-2与主翼梁杆1-2-1上的主梁铰链孔1-2-1-3通过铰接结构1-9连接,第五翼肋铰链孔三1-8-3为沉头孔。为了防止第五翼肋1-8与变弯度机架5旋转时发生干涉,在第五翼肋杆1-8-4上分别开有长槽1-8-7。与第五翼肋薄板1-8-5形成t型的上下第五翼翻边1-8-6有均布等间距排列的第五翼肋小孔1-8-8用来连接柔性蒙皮。
上述所述铰接结构1-9是指平行连杆联动架1中三组翼梁(前缘1-1、主翼梁1-2、后翼梁1-3)与五组翼肋(第一翼肋1-4、第二翼肋1-5、第三翼肋1-6、第四翼肋1-7和第五翼肋1-8)构成平行四边形框架时相互转动铰接结构。具体结构如图17所示,主要由一根转轴1-9-1配合两个轴承组成。以主翼梁1-2与第二翼肋1-5的铰接为例,主翼梁杆1-2-1上的主梁铰链孔1-2-1-3为上下对称的沉头孔,轴承1-9-2安装在沉头孔内,轴承外圈与孔壁以及台肩接触,这样轴承1-9-2与主翼梁杆1-2-1固定在一起。转轴1-9-1插入轴承1-9-2内圈,再上下分别套入垫圈1-9-3与轴承内圈接触,第二翼肋铰链孔三1-5-3与转轴1-9-1配合,肋内腔上下表面与垫圈1-9-3接触保证第二翼肋1-5上的气动载荷传递到主翼梁杆1-2-1上。为了保证转轴1-9-1不松动,在轴两端开有卡簧槽1-9-4,通过卡簧1-9-5将转轴1-9-1与第二翼肋1-5固定,这样就保证了第二翼肋1-5与主翼梁1-2的相对转动和传力效率。
如图29所示,固定耳座7-2-2通过四角的安装孔7-2-2-2分别与前缘梁杆1-1-1侧面的四组方形前缘沉头座1-1-1-15里的四个前缘沉头座螺纹孔1-1-1-16、主翼梁杆1-2-1侧面三组方形主翼沉头座1-2-1-13里的四个主翼沉头座螺纹孔1-2-1-14、后翼梁杆1-3-1侧边方形后翼沉头座1-3-1-10里的四个后翼沉头座螺纹孔1-3-1-11以及五组翼肋中的在第一翼肋1-4的第一槽1-4-9里的四个第一螺纹孔1-4-10、在第二翼肋1-5的第二槽1-5-10里的四个第二螺纹孔1-5-11、在第三翼肋1-6的第三槽1-6-11里的四个第三螺纹孔1-6-12、在第四翼肋1-7的第四槽1-7-10里的四个第四螺纹孔1-7-11连接。
如图20和图21所示,所述的蒙皮支承组件4由支承肋4-1和支承条4-2组成两者通过铰接结构1-9与翼梁和翼肋连接。主要作用是将翼肋与翼梁组成的平行连杆联动架1细化成更小的平行四边以增加柔性蒙皮的刚度,并且将机翼根部的三个三角形区域划分成更小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使得柔性蒙皮更好的连接与变形。4根支撑肋4-1为第一支撑肋4-1-1、第二支撑肋4-1-2、第三支撑肋4-1-3、第四支撑肋4-1-4和第五支撑肋4-1-5,每个支撑肋的结构相似,均采用翼型结构,为一体成型件。所述的支撑条4-2包括4根支撑条,作用是将支撑肋4-1与翼梁、翼肋连接形成封闭的平行四边形框架。
以其中第三支承肋4-1-3为例,所述第三支承肋4-1-3包含:阶梯孔状的回转接头部分(第一回转接头4-1-3-1、第二回转接头4-1-3-2、第三回转接头4-1-3-3、第四回转接头4-1-3-4)、圆柱条4-1-3-5、支撑腹板4-1-3-6、支撑加强筋4-1-3-7、支撑翻边4-1-3-8。第一回转接头4-1-3-1与前缘梁杆1-1-1上对应的前梁回转孔1-1-1-9通过回转铰链结构1-9连接;第二回转接头4-1-3-2上下留有豁口4-1-3-9,是为了不与主翼梁1-2的上下主翼梁腹板件1-2-2干涉。第二回转接头4-1-3-2与主翼梁杆1-2-1上对应的主梁回转孔1-2-1-7通过铰链结构1-9连接,第二回转接头4-1-3-2上下部分分别在相对应的上下主翼梁腹板件1-2-2的主梁槽1-2-2-4里回转运动,主梁槽1-2-2-4上下部分的主梁缘条1-2-2-2上的圆盘1-2-2-5正好填充豁口4-1-3-9,使得翼面光滑过度。第三回转接头4-1-3-3与后翼梁杆1-3-1上对应的后梁回转孔1-3-1-7通过铰链1-9连接。第四回转接头4-1-3-4与第三回转接头4-1-3-3之间的部分由支撑腹板4-1-3-6、支撑加强筋4-1-3-7和支撑翻边4-1-3-8组成。支撑翻边4-1-3-8有两排若干小孔4-1-3-10用来连接柔性蒙皮结构。
结合图2和图20说明,两个第一根支撑条4-2-1将第一翼肋1-4与第一支撑肋4-1-1连接,通过第一根支撑条4-2-1可以将平行连杆联动架1的根部处大三角形划分成一个小平行四边形和小三角形,增加蒙皮的变形效果。第一根支撑条4-2-1两端有第一通孔4-2-1-1和第二通孔4-2-1-3,分别与第一根支撑肋4-1-1的第二回转接头和第一翼肋1-4的第一翼肋杆1-4-3的翼肋通孔1-4-6通过销钉铰接,两个第一根支撑条4-2-1均有两排第一小孔4-2-1-2用来连接柔性蒙皮。同理,两个第二根支撑条两端的通孔分别与第二支撑肋4-1-2和第二翼肋1-5的肋杆上的通孔通过销钉铰接,两个第二根支撑条均有两排小孔用来连接柔性蒙皮。
两个第三根支撑条两端有通孔分别与第五支撑肋4-1-5的回转接头和第五翼肋1-8的第五翼肋铰链孔三1-8-3通过销钉铰接,两个第三根支承条上下表面有两排小孔用来连接蒙皮。
两个第四根支撑条两端有第一阶梯孔和第二阶梯孔,分别与第三支撑肋4-1-3的回转接头和第四翼肋1-7的第四翼肋铰链孔四1-7-4通过销钉铰接,第四根支撑条上下表面有两排小孔用来连接蒙皮。
结合图22-图25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行连杆式变形翼骨架还包括变弯度机架5和变弯度机构6,所述变弯度机架5是由前缘梁杆1-1-1、伸缩杆件5-1、机架梁杆5-2和变弯度座5-3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伸缩杆件5-1包括第一杆5-1-1和第二杆5-1-2,第一杆5-1-1与主翼梁1-2-1上的主梁回转孔1-2-1-7铰接,第二杆5-1-2的两端分别与机架梁杆5-2一端以及前缘梁杆1-1-1上的前梁回转孔1-1-1-9铰接,第一杆5-1-1与第二杆5-1-2连接且二者相对滑动,所述变弯度座5-3的两端分别与机架梁杆5-2另一端以及前缘梁杆1-1-1上的前梁铰链孔1-1-1-3铰接;所述变弯度机构6包括变弯度电机6-1、翼尖机构6-2和电动推杆6-3;前缘梁杆1-1-1、伸缩杆件5-1、机架梁杆5-2和变弯度座5-3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可以实现变弯度机构6变弯时一直沿着气流方向。
更进一步地,第一杆5-1-1上开有第一减重槽5-1-1-2,第一杆5-1-1上与第二杆相对的侧面上有第一导轨槽和第一滑块槽;第一导轨槽上有若干螺纹孔用于固定第一导轨5-1-3,第一滑块槽上有螺纹孔用于固定第一滑块5-1-5,第二杆5-1-2上开有第二减重槽5-1-2-3,第二杆5-1-2上有第二导轨槽和第二滑块槽,第二导轨槽上有若干螺纹孔用于固定第二导轨5-1-4,第二滑块槽上有螺纹孔用于固定第二滑块5-1-6,第二滑块5-1-6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5-1-3上,第一滑块5-1-5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5-1-4上。第一杆5-1-1的一端部为带第一孔5-1-1-1的叉状,与主翼梁杆1-2-1上的主梁回转孔1-2-1-7通过回转铰链结构1-9铰接,第二杆5-1-2的两端部为带第二孔5-1-2-1和第三孔5-1-2-2的叉状,分别与前缘梁杆1-1-1上的前梁回转孔1-1-1-9、机架梁杆5-2通过回转铰链结构1-9铰接,通过将第一导轨5-1-3与第二滑块5-1-6配合、第二导轨5-1-4与第一滑块5-1-5配合实现第一杆5-1-1与第二杆5-1-2的相对滑动。所述的机架梁杆5-2为两端带孔的长杆。变弯度座5-3两端带铰链孔,侧面有带螺纹孔的凸台,并有两个带孔的座耳板5-3-4,两个铰链孔分别与前缘梁杆1-1-1上的前梁铰链孔1-1-1-3及机架梁杆5-2通过铰接结构1-9铰接。
所述翼尖机构6-2为由下翼尖翼肋6-2-1、上翼尖翼肋6-2-2、翼尖前缘杆6-2-3和翼尖后缘杆6-2-4相互铰接形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变弯度电机6-1固定在变弯度座5-3上,下翼尖翼肋6-2-1与变弯度座5-3转动连接,翼尖前缘杆6-2-3上安装有电动推杆6-3,电动推杆6-3的伸缩杆与下翼尖翼肋6-2-1连接,变弯度电机6-1的输出轴与固定在下翼尖翼肋6-2-1上的电机轴接头6-2-1-2连接,变弯度电机6-1带动翼尖机构6-2相对变弯度座5-3转动。其中,下翼尖翼肋6-2-1、上翼尖翼肋6-2-2、翼尖前缘杆6-2-3和翼尖后缘杆6-2-4相互铰接形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内部有电动推杆6-3与下翼尖翼肋6-2-1和翼尖前缘杆6-2-3连接来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夹角。电机6-1启动带动翼尖机构6-2整体转动。下翼尖翼肋6-2-1两个带孔的翼尖耳板6-2-1-1与变弯度座5-3上两个带孔的座耳板5-3-4铰接,来增加变弯度结构6迎气流方向的抗剪切能力。
作为一个可实施方式,所述机身8为翼型结构,机身8包括翼型板8-1、枢轴座接头8-2和连接座8-3组成,枢轴座接头8-2和连接座8-3分别安装在翼型板8-1上,翼型板8-1外形轮廓为翼型,维持气动性能;枢轴座2安装在枢轴座接头8-2上,导轨3-1安装在连接座8-3上,丝杠7-1-6通过两个支座7-1-9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接座8-3上,所述整流罩9为渐变壳状,截面为翼型。枢轴座接头8-2是连接枢轴座2与机身8的座体,枢轴座接头8-2上有四个螺纹孔与枢轴座2上的四个板座沉头通孔2-3通过螺栓连接。连接座8-3为长条板,其作用是安装集中驱动器7-1与导轨3-1。连接座8-3侧面开有若干螺纹孔与导轨3-1通过螺钉连接,连接座8-3上通过螺栓固定两个所述固定座7-1-9。整流罩9为渐变壳状,截面为翼型,其作用是将柔性蒙皮覆盖不到的机翼根部通过刚性蒙皮的方式来实现机翼表面光滑的作用,与机身8构成翼盒,来改善机翼根部气动性能。
本发明的变形翼骨架的工作原理:主翼梁1-2与枢轴座2铰接,为定轴旋转,而前缘1-1、后翼梁1-3和第三翼肋1-6根部通过导向系统3的导轨滑块连接,当集中驱动器7-1中丝杠螺母距离电机7-1-1最近,分布驱动器7-2长度最短,此时,机翼前缘与机身垂线的夹角也就是后掠角为最小,如图1所示状态,导轨3-1上的前缘丝杠滑块3-2、后翼梁丝杠滑块3-3、后缘丝杠滑块3-4距离相互离得最近,后掠角最小,弦长最短,展长最长,变弯度机构6电机工作,使得翼尖小翼变弯,可以降低诱导阻力,适合远距离巡航。
当集中驱动器7-1工作到机翼前缘1-1、主翼梁1-2和后翼梁1-3与五组翼肋垂直时,此时面积最大,可以提升较大的升力,适合起飞、降落。
当集中驱动器7-1的螺母7-1-7移动到最远端、分布驱动器7-2最长时,如图30所示状态,前缘丝杠滑块3-2、后翼梁丝杠滑块3-3、后缘丝杠滑块3-4之间的距离最大,后掠角最大,弦长最大,展长最小,此时大大降低飞行阻力,高机动性能增强,从而快速对作战目标进行打击、对战争前线进行战略侦察等军事活动。
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案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结构及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案例,均仍属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