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封的制作方法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投递员及时投递和收信人及时收取信件的、具有改进结构的信封。背景技术:[0002]信封,一般是指人们用于邮递信件、保守信件内容的一种交流文件信息的袋状包装,信封一般做成长方形的纸袋。[0003]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0004]传统的平信,投递效率以及准确率相对低。信件到了目的地,不像emb或挂号信那样,邮递员与收信人密切联系,办理签收手续。例如,平信到了报社,与报刊混在一起,至于收信人是否收到信件,通常邮递员不再过问(邮递员没有收信人的联系方式,以使得邮递员与收信人难以取得联系),通常收信人被单位同事告知才知道有其本人的信件,导致收件人收不到信件的事情时有发生;居民如果自己备有实体邮箱(区别于电子邮箱),邮递员将其信件塞入邮箱,信件不会丢失,但大多数居民没有置备实体邮箱,导致很多居民的平信安全权利得不到保障,需要改进。技术实现要素:[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目前现有信封的结构,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方便情况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信封,包括信封本体,其中,所述信封本体包括信封封面和信封背面,所述信封封面和/或所述信封背面上存用有信息记载部,所述信息记载部用于记载便于联系收件人或寄件人的信息;所述信息记载部为所述信封本体上的区域,或者,所述信息记载部连接在所述信封本体上。[0008]可选的或优选地,所述信封本体上存在有两个所述信息记载部,两个所述信息记载部均设置在所述信封封面上,其中一个所述信息记载部用于记载便于联系收件人的信息,另一所述信息记载部用于记载便于联系寄件人的信息。[0009]可选的或优选地,所述信封封面的左上脚存在有用以写下邮政编码的方形框,在一排所述方形框的右侧设置有一个所述信息记载部且该所述信息记载部为收件人信息记载部;所述信封封面填写寄件人邮政编码的左侧设置有一个所述信息记载部且该所述信息记载部为寄件人信息记载部。[0010]可选的或优选地,两个所述信息记载部的长度以及宽度均相同;所述收件人信息记载部的宽度与所述方形框的宽度相同或者不同。[0011]可选的或优选地,所述信封封面上印有长方形框,所述长方形框以及其内部区域形成所述信息记载部。[0012]可选的或优选地,所述长方形框为虚线框。[0013]可选的或优选地,所述长方形框的颜色为红色或黑色。[0014]可选的或优选地,所述信息记载部呈矩形条状结构,所述信封封面上印有条形框,所述信息记载部粘贴在所述条形框内。[0015]可选的或优选地,所述信息记载部为层状结构,所述信息记载部的相邻两层之间相连接且所述信息记载部的每层均能用于记载便于联系收件人或寄件人的信息。[0016]可选的或优选地,所述信息记载部可用于记载便于联系上收件人或寄件人的座机号码或手机号码。[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封,信封封面上存用有信息记载部,信息记载部可用于记载便于联系上收件人的座机号码或手机号码,以便投递员再进行投递时,可以及时与收信人取得联系,以使收信人可以直接取走信件或邮递员将信件放在收信人指定的地点(或附近),为收件人带来了便利,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目前现有信封的结构,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方便情况的技术问题,避免了信件丢失及耽误的情况,提高了信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信封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中1-信封本体;11-信封封面;2-信息记载部;21-收件人信息记载部;22-寄件人信息记载部;3-长方形框。具体实施方式[00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0022]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信封,包括信封本体1,其中,信封本体1包括信封封面11和信封背面,信封封面11和/或信封背面上存用有信息记载部2,优选在信封封面11上设置有信息记载部2,信息记载部2用于记载便于联系收件人或寄件人的信息,信息记载部2可用于记载便于联系上收件人或寄件人的座机号码或手机号码;信息记载部2为信封本体1上的区域,或者,信息记载部2连接在信封本体1上。通过在信封本体1上设置信息记载部2,寄件人可以将收件人的手机号码或座机号码写在信息记载部2上,以便投递员再进行投递时,可以及时与收信人取得联系,以使收信人可以直接取走信件或邮递员将信件放在收信人指定的地点(或附近),用于避免了信件丢失及耽误的情况,提高了平信的安全性,提高对收件人的满意度。[0023]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信封本体1上存在有两个信息记载部2,两个信息记载部2均设置在信封封面11上,其中一个信息记载部2用于记载便于联系收件人的信息,另一信息记载部2用于记载便于联系寄件人的信息。另外,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信封本体1上只设置一个信息记载部2,信息记载部2只用于记载收件人的手机号码或座机号码。[0024]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关于信息记载部2在信封封面11上的位置情况,可以如下:参见图1,信封封面11的左上脚存在有用以写下邮政编码的方形框,在一排方形框的右侧设置有一个信息记载部2且该信息记载部2为收件人信息记载部21,收件人信息记载部21是用以写下收件人的手机号码或座机号码;信封封面11填写寄件人邮政编码的左侧设置有一个信息记载部2且该信息记载部2为寄件人信息记载部22,寄件人信息记载部22用以写下寄件人的手机号码或座机号码。关于信息记载部2的位置情况,首先,应该不影响信封封面11上其他信息的填写,其次,根据人们的书写习惯,通常在左信封封面11左上脚的方形框内写下收件人的邮政编码,所以,将收件人信息记载部21设置在方向框的右侧,用于写下收件人的电话号码或座机号码,符合人们的习惯;同理,将寄件人信息记载部22设置在信封封面11上填写寄件人邮政编码的左侧。[0025]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关于信息记载部2的尺寸情况,可以如下:两个信息记载部2的长度以及宽度均相同;收件人信息记载部21的宽度可以与信封封面11左上脚方形框的宽度相同,也可以与信封封面11左上脚方形框的宽度不同,例如,信息记载部2的宽度可以小于方向框的宽度,也可以大于方形框的宽度。[0026]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当信息记载部2为信封本体1上的区域时,信封封面11上印有长方形框3,长方形框3以及其内部区域形成信息记载部2。可以将收件人的电话号码或座机号码写在位于信封封面11上方的长方形框3内,将寄件人的电话号码或座机号码写在位于信封封面11下方的长方形框3内。[0027]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长方形框3的具体情况可以如下:长方形框3可以为虚线框,长方形框3的颜色可以为红色,也可以为黑色,长方形框3的颜色可以与信封封面11上其他方形框或线条的颜色保持一致。[0028]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当信息记载部2连接在信封本体1上时,信息记载部2呈矩形条状结构,信封封面11上印有条形框,信息记载部2粘贴在条形框内。信息记载部2可以采用纸质材料,信息记载部2粘贴在信封封面11上,将收件人或寄件人的手机号码或座机号码写在信息记载部2上。[0029]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信息记载部2为层状结构,信息记载部2的相邻两层之间相连接且信息记载部2的每层均能用于记载便于联系收件人或寄件人的信息。以信息记载部2为两层为例:信息记载部2的两层之间沿信息记载部2的周向方向其中三边是粘贴连接,且信息记载部2每层上也压有裁剪虚线,当在信息记载部2上面一层填写手机号码或座机号码时,发现填写错误,可以从上面一层与下面一层没有粘贴的一边处,沿着上面一层的裁剪虚线将上面一侧撕下来,然后在下面一层上写下手机号码或座机号码。[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