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袋收集装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软袋收集装箱装置。背景技术:[0002]在大输液软袋包装方面,目前主要分为平放式装箱和立放式装箱两种形式,平放式装箱是将软袋呈平躺状态一层层的叠放在包装箱内,而立放式装箱则是将软袋呈竖直的状态一个挨着一个的排列放在包装箱内。[0003]在具体使用中,对于软袋平放的装箱方式,由于在运输时包装箱会跟随车辆等设备不断启停,所以软袋内液体会不断的横向来回晃动,继而对软袋焊缝处造成冲击,尤其是口管处由于软硬焊接结合的缘故更加薄弱,导致该种装箱方式下软袋漏液率较高;而对于软袋立放的装箱方式,软袋呈竖直放置,因此运输时软袋内液体的冲击位置与软袋焊缝位置是不重叠的,就不会对软袋造成影响。从而在软袋储运方面,立放的装箱方式优于平放的装箱方式。[0004]目前技术中实现软袋立放式装箱的方案为首先将软袋一个个的竖向进入整理袋盒中,并在袋盒内呈竖直状态依次排布,然后用组合式夹具将软袋统一抓离袋盒并收缩消除掉软袋间间隙,最后一起放入包装箱内,完成软袋立放式装箱。[0005]由于采用的是先将软袋呈竖直状态抓取放置,整个过程中软袋内液体受重力作用基本都集中在软袋的下方,导致软袋下方的厚度大于平放状态下软袋的厚度,这就需要待放置包装箱的尺寸也需要比较大才能顺利实现软袋装箱,造成同装量情况下包装箱耗材用量较大,同等体积下立放式装箱的装袋量少,成本较高。[0006]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如何减小软袋立放式装箱的占用体积,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实现要素:[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袋收集装箱装置,先将软袋水平摆放送入包装箱内,再将包装箱翻转最终使软袋在包装箱内呈竖直放置,可节省空间占用,具体方案如下:[0008]一种软袋收集装箱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支撑的承载支架,其上转动安装储料盒,所述储料盒能够围绕水平转动相对于所述承载支架向上或向下翻转;[0009]所述储料盒的上部与外界连通,用于放置水平层叠的软袋;所述储料盒靠近软袋底部的前侧面设置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能够阻挡或打开所述储料盒的前侧;[0010]所述储料盒水平层叠承接软袋,向上倾斜翻转并打开所述活动挡板后伸入包装箱之内,并反向向下翻转使所述储料盒内部盛装的软袋落入包装箱。[0011]可选地,所述承载支架上可移动设置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能够相对于所述承载支架沿水平横向移动,在上料工位与下料工位之间往复运动;[0012]所述储料盒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0013]可选地,所述活动挡板通过竖直升降移动的顶升装置带动竖直上下运动;[0014]当所述储料盒处于上料工位时,所述活动挡板移动至封闭所述储料盒的位置。[0015]可选地,所述储料盒的两侧设置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夹持或放松套在所述储料盒之外的包装箱。[0016]可选地,还包括升降模组,所述升降模组上设置能够竖向移动的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用于承接下落的包装箱。[0017]可选地,还包括推箱装置,所述推箱装置用于将所述升降平台上放置的包装箱向外推出。[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袋收集装箱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支撑的承载支架,其上转动安装储料盒,储料盒能够围绕水平转动相对于承载支架向上或向下翻转;储料盒的上部与外界连通,用于放置水平层叠的软袋;储料盒靠近软袋底部的前侧面设置活动挡板,活动挡板能够阻挡或打开储料盒的前侧,当活动挡板阻挡储料盒的前侧时防止软袋从前侧掉落;使用时活动挡板保持阻挡状态,先将水平放置的软袋逐个从上向下放入储料盒内,放满后向上倾斜翻转储料盒,并解除活动挡板的阻挡,此时向储料盒上套上包装箱,并反向向下翻转,使储料盒内部盛装的软袋从前侧落入包装箱;由于进入包装箱时软袋仍然保持大致水平的状态,软袋具有较小的厚度,相对于传统的竖直放置方式可减小空间占用,并且最终放置完成后软袋呈竖直状态。附图说明[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20]图1a和图1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袋收集装箱装置在上料工位的正视图和俯视图;[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袋收集装箱装置在下料工位的正视图。[0022]图中包括:[0023]承载支架1、储料盒2、活动挡板21、顶升装置22、安装座3、夹持装置4、升降模组5、升降平台51。具体实施方式[0024]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软袋收集装箱装置,先将软袋水平摆放送入包装箱内,再将包装箱翻转最终使软袋在包装箱内呈竖直放置,可节省空间占用。[002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软袋收集装箱装置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明。[0026]如图1a和图1b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袋收集装箱装置在上料工位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袋收集装箱装置在下料工位的正视图。本实用新型的软袋收集装箱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支撑的承载支架1,承载支架1为框架结构,其上可安装其他的部件。[0027]在承载支架1上转动安装储料盒2,储料盒2能够围绕水平转动相对于承载支架1向上或向下翻转,如图1a所示,储料盒2能够沿顺时针或逆时针翻转,储料盒2的内部大致为长方体,图1a中在储料盒2右下角的位置向外凸出一部分,此凸出部分用于连接转轴;储料盒2与转轴相对固定,通过电机等结构带动转轴转动可控制储料盒2翻转到特定的角度。[0028]储料盒2的上部不封闭,能够与外界连通,这里所指的上方是图1a中所示的方向,用于放置水平层叠的软袋,软袋放置时按图1a中所示的箭头方向;储料盒2靠近软袋底部的前侧面设置活动挡板21,活动挡板21能够阻挡或打开储料盒2的前侧,这里所指的前侧指图1a中的左侧,当活动挡板21靠在储料盒2的主体部分时对软袋起到阻挡限位的作用,储料盒2内放置的软袋不会从前侧掉落。[0029]使用时,储料盒2位于图1a所示的状态,先将活动挡板21挡在储料盒 2的前侧,储料盒2水平层叠承接软袋,软袋装满后向上倾斜翻转一定的角度,也即沿图1a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例如30度或45等,与此同时打开活动挡板21,此时活动挡板21不再遮挡储料盒2的前侧,之后将空的包装箱套在储料盒2上,也即储料盒2伸入包装箱之内,在包装箱套入的过程中,软袋大致保持水平状态,此时软袋的厚度较小,占用的空间更小;套入包装箱后反向向下翻转,也即沿图1a中逆时针方向转动储料盒2,使储料盒2内部盛装的软袋落入包装箱,最终达到图2所示的状态,原本朝向左侧的储料盒的前侧朝向下侧,在重力的作用下,储料盒2内部的软袋按图2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下落,使软袋从储料盒2转移到包装箱中,此时的软袋处于立放式装箱。[0030]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软袋收集装箱装置首先将软袋保持水平叠放,软袋在大致水平的状态下套入包装箱内,最后再翻转至水平状态,将软集散从储料盒转移到包装箱内,进入包装箱的软袋呈立式放置,由于水平放置状态下软袋的厚度较小,因此占用的宽度更窄,在相同的宽度下能够放置更多的软袋。[003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在承载支架1上可移动设置安装座 3,安装座3可沿承载支架1上水平设置的导轨水平横向移动,在上料工位与下料工位之间往复运动,也即沿图1a和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移动位置,储料盒2转动安装在安装座3上,储料盒2随安装座3同步移动;向储料盒2 内放置软袋时,将储料盒2移动到右侧;软袋从储料盒2向包装箱转移时,将储料盒2移动到左侧,以便于使储料盒2向下翻转。[0032]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中的活动挡板21通过竖直升降移动的顶升装置22 带动竖直上下运动。[0033]当储料盒2处于上料工位时,活动挡板21移动至封闭储料盒2的位置,图1a表示上料工位,此时活动挡板21移动到上方阻挡储料盒2,图2表示下料工位,此时活动挡板21移动到下方解除阻挡。[0034]当然,除此之外,活动挡板21也可采用翻转的结构,向储料盒2内放置软袋的过程中活动挡板21位于前侧,套上包装箱之前,活动挡板21翻转到图1a所示的上方,不影响正常落袋。[0035]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在储料盒2的两侧设置夹持装置4,夹持装置4 对称设置的储料盒2的两侧,夹持装置4可采用气缸等形式,夹持装置4夹持或放松套在储料盒2之外的包装箱,在储料盒2上套入包装箱后,通过左右两侧的夹持装置4夹住包装箱,保证在向下翻转的过程中包装箱不会移动位置。[0036]在上述任意技术方案及其相互组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升降模组5,升降模组5上设置能够竖向移动的升降平台51,升降平台51用于承接下落的包装箱,升降模组5可采用气缸等形式,带动升降平台51上下移动,升降平台51由竖直设置的导杆导向滑动。[0037]升降模组5设置在承载支架1的旁边,当储料盒2向下翻转时对包装箱起到支撑作用,当储料盒2连同包装箱转动到图2所示的状态时,包装箱由升降平台51支撑,此时可放松夹持装置4,并进一步使升降平台51下降,使储料盒2抽出包装箱,储料盒2抽出后可重新向上翻转。[0038]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推箱装置,推箱装置用于将升降平台51 上放置的包装箱向外推出,推箱装置并未在图中标示,推箱装置可采用气缸等形式,能够横向水平伸缩运动,当升降平台51上的满料包装箱推出,用以承接新的包装箱。[0039]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