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低模具生产成本的汽车用感应器基座的制作方法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降低模具生产成本的汽车用感应器基座。背景技术:[0002]汽车内部通常安装有多个感应器,有方向盘感应器以及内部机械的温度感应器等,这些感应器通常需要基座进行支撑,先将基座安装在汽车骨架内,然后再对感应器进行安装,车内设置感应器基座主要目的在于对感应器进行承载和保护。[0003]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汽车用感应器基座:[0004](1)通常由多个零件拼接而成,由于所需要使用的组件很多,因此在对多个组件进行生产时,需要使用到多个模具,生产升本较高,后续安装效率较慢,不利于生产;[0005](2)现有的汽车用感应基座在生产时不便于快速散热,脱模效率较低,生产速度慢,不便于快速生产。[0006]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可降低模具生产成本的汽车用感应器基座,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模具生产成本的汽车用感应器基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汽车用感应器基座后续安装效率较慢,生产成本高,而且不便于快速散热,脱模效率较低的问题。[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降低模具生产成本的汽车用感应器基座,包括基座本体、电镀测点和前压板,所述基座本体的中间固定安装有顶块,且基座本体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沉槽,并且基座本体后侧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后沉腔,所述基座本体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有前压板,且前压板的外侧和基座本体的外侧均开设有槽孔,所述沉槽的内部贴合设置有端子,且端子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电镀测点,并且电镀测点末端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基座本体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一连接块,且基座本体的前后端均贴合设置有第二连接块,并且第二连接块和第一连接块的上方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后侧和基座本体直接贴合安装有后压板,且基座本体前后两端的表面均开设有内槽,并且基座本体的后表面开设有凹孔。[0009]优选的,所述基座本体的形状呈正八棱柱,且基座本体的中轴线与顶块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0010]优选的,所述沉槽对称分布在基座本体的前后两端,且沉槽的左端、中间和右端的形状均为长方体,并且沉槽左右两端向基座本体的外侧倾斜。[0011]优选的,所述槽孔的内壁与电镀测点的外壁相吻合,且槽孔在基座本体的外侧呈中心对称状分布。[0012]优选的,所述端子的外壁与电镀测点的外壁与沉槽的内壁均互相吻合,且电镀测1直接贴合安装有后压板12,且基座本体1前后两端的表面均开设有内槽13,并且基座本体1的后表面开设有凹孔14。[0026]基座本体1的形状呈正八棱柱,且基座本体1的中轴线与顶块2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向基座本体1的内部注入熔融材料来进行生产工作,基座本体1的外型可以增大注塑的面积。[0027]沉槽3对称分布在基座本体1的前后两端,且沉槽3的左端、中间和右端的形状均为长方体,并且沉槽3左右两端向基座本体1的外侧倾斜,沉槽3 对端子6进行摆放,同时保证端子6保持不动,方便后续通过端子6进行电镀测试。[0028]槽孔5的内壁与电镀测点7的外壁相吻合,且槽孔5在基座本体1的外侧呈中心对称状分布,向装置外侧延伸的电镀测点7可以将内部的热量导出,方便对内部熔融材料进行冷却。[0029]端子6的外壁与电镀测点7的外壁与沉槽3的内壁均互相吻合,且电镀测点7对称分布在端子6的左右两侧,凹槽8对称分布在电镀测点7的左右两侧,凹槽8和沉槽3在配合模具组件进行脱模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材料使用,节约用料降低了成本。[0030]第一连接块9与基座本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块10与基座本体 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连接板11顶部的高度大于第一连接块9和第二连接块 10的高度,后压板12的形状呈波浪形,且后压板12的外表面与基座本体1 和第二连接块10的外表面均互相贴合,并且后压板12的前后表面与基座本体1和第二连接块10的前后表面均平齐,可以通过后压板12和第二连接块 10以及前压板15来对装置进行挤压使之固定,方便对整体进行拼接。[0031]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可降低模具生产成本的汽车用感应器基座时,如图 1-2所示,该装置是模具组件中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对汽车感应器的基座进行生产,首先,将端子6卡进沉槽3的内部使得装置达到图1中的状态,端子6左右两侧的电镀测点7朝外,然后将前压板15搭接在基座本体1的上方,前压板15将电镀测点7压紧,使得电镀测点7的外壁与槽孔5充分贴合,完成对端子6和电镀测点7的固定工作;[0032]如图1-5所示,固定好端子6之后,将后压板12搭在基座本体1的前后两端,然后将第二连接块10搭接在后压板12的前端,完成对装置整体的拼接工作,此时装置的后表面为一个平面(结合图2和图3所示),装置整体拼接完成后,将模具组件后侧的顶针抵住基座本体1后侧的凹孔14,后侧的模具组件抵住基座本体1的后表面,同时装置前端的顶块2抵在装置前端的模具组件上,装置前端的模具组件抵住第一连接块9、第二连接块10和连接板 11,使得装置整体达到稳定状态,此时便可以向基座本体1的内部进行注塑工作,基座本体1后侧的后沉腔4用于贴合模具组件使得装置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0033]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