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遮阳板模具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汽车遮阳板模具顶出机构。背景技术:[0002]塑胶模具产品顶出时,顶出位置,顶出的机构选择是否适宜,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外观,成型的周期和加工效率。遮阳板大部分表面均为外观面,注塑顶出时,常常会因为顶出机构在外观面上留下痕迹。顶针在一开始顶出便与产品接触,因产品还未完全冷却及固化,所以产品上很容易留下顶针印,若是顶针保养不及时,顶印内会残留脏污及油污,后制程很难清理干净,从而影响产品品质;部分胶位壁很薄弱的产品,若实顶,会非常容易顶穿孔,从而造成外观、结构不良。技术实现要素:[0003]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汽车遮阳板模具顶出机构,通过优化顶出机构,能有效避免在工件表面留下顶针印,消除因为壁薄而出现顶出部位出现白斑、结构不良等缺陷。[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汽车遮阳板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型腔,顶针,方铁,面针板,底针板,底板,顶圈,顶杆;[0005]所述上模板设置有上模芯;[0006]所述下模板设置有下模芯;[0007]所述型腔由上模板及下模板合模形成的封闭空间;[0008]所述顶针上端穿过下模板上的通孔到达型腔下端;[0009]所述方铁在下模板下端;[0010]所述底板在方铁下端;[0011]所述面针板叠在底针板上,底针板在底板上端,且在两块方铁中间;[0012]所述顶圈内嵌在下模板上,且顶圈上平面与下模板相邻的平面平齐;[0013]所述顶杆上端穿过下模板上的通孔,顶到顶圈下表面,顶杆下端固定在面针板上;[0014]进一步地,所述顶针上端面顶在型腔下表面中间的内凹面上。[0015]进一步地,所述顶圈上表面内半部分与型腔的下表面接触,外半部分与上模板的下表面接触。[0016]进一步地,所述顶杆有六个,且均匀分布在顶圈下表面。[0017]进一步地,顶出时,所述顶针及顶圈通过顶杆同时作用,将型腔内工件顶出。[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9]1、顶针在遮阳板安装化妆镜的槽口内,不是外观面,可以保证遮阳板外观面的光滑,没有顶针点;[0020]2、顶圈在遮阳板边缘,受力面积大,不会在顶出时出现白斑的现象,也不会使遮阳板内部结构不良,顶圈与下模板间缝隙小于注塑流体流入的宽度,因此注塑过程中不会在遮阳板表面留下痕迹。附图说明[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遮阳板模具顶出机构示意图。[0022]图中:1上模板、2下模板、3型腔,4顶针,5方铁,6面针板,7底针板, 8底板,9顶圈,10顶杆。具体实施方式[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0024]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汽车遮阳板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 1、下模板2、型腔3,顶针4,方铁5,面针板6,底针板7,底板8,顶圈9,顶杆10;[0025]所述上模板1设置有上模芯;[0026]所述下模板2设置有下模芯;[0027]所述型腔3由上模板1及下模板2合模形成的封闭空间;[0028]所述顶针4上端穿过下模板2上的通孔到达型腔3下端;[0029]所述方铁5在下模板2下端;[0030]所述底板8在方铁5下端;[0031]所述面针板6叠在底针板7上,底针板7在底板8上端,且在两块方铁5 中间;[0032]所述顶圈9内嵌在下模板2上,且顶圈9上平面与下模板2相邻的平面平齐;[0033]所述顶杆10上端穿过下模板2上的通孔,顶到顶圈9下表面,顶杆10下端固定在面针板6上;[0034]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顶针4上端面顶在型腔3下表面中间的内凹面上。[0035]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顶圈9上表面内半部分与型腔3的下表面接触,外半部分与上模板1的下表面接触。[0036]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顶杆10有六个,且均匀分布在顶圈9下表面。[0037]在实际应用中,顶出时,所述顶针4及顶圈9通过顶杆10同时作用,将型腔3内工件顶出。[0038]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顶针在遮阳板安装化妆镜的槽口内,不是外观面,可以保证遮阳板外观面的光滑,没有顶针点;顶圈在遮阳板边缘,受力面积大,不会在顶出时出现白斑的现象,也不会使遮阳板内部结构不良,顶圈与下模板间缝隙小于注塑流体流入的宽度,因此注塑过程中不会在遮阳板表面留下痕迹。[003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