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知识产权法院,打造海南知识产权保护审判品牌
来源:海南法制时报
“现在开庭!”11月11日上午,伴随着庄严的法槌敲击声,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海口知识产权法庭内一起侵害作品放映权纠纷案正在开庭审理。整个庭审在该庭数字法庭进行,并在网上进行同步直播,实现了司法公开。
11月9日,在海口知识产权法庭成立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上,海口中院发布《海口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称,海口知识产权法庭成立后,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制度建设初见成效,实现良好开局。
2019年9月26日,海口知识产权法庭挂牌成立。从无到有,海口知识产权法庭随着改革浪潮应运而生,通过近一年的探索和实践,发挥专业化审判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的主导作用,为新时代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和自贸港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撑。
“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共计1716件,占比99.77%,体现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社会经济活跃,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维权意识增强,司法保护社会效果显著。”海口中院副院长宋家法介绍说。
“云间”法庭
突破诉讼维权地域限制
走进海口知识产权法庭,一楼的立案大厅环境优美,设有4个服务窗口。“机器人小法”为当事人提供便捷服务,法庭审判人员简介等信息一目了然;远程调解室里十分温馨,可用于法官现场主持调解和线上调解;数字法庭里开展远程审判,提高办案效率……。
“法庭将全省知识产权一审案件分为南北两个片区集中管辖,同时在数字法庭的基础上增添了远程庭审系统,大大突破了知识产权诉讼维权的地域限制。”海口知识产权法庭负责人李戈介绍说。
今年2月27日上午,海口知识产权法庭依托互联网技术,对原告广州市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分别诉9家商行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系列案进行了“云间”调解。
这9件系列案的原告位于广州市,代理人也居住在广州,为避免人员聚集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满足当事人在疫情防控期间的诉讼需求,合议庭成员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决定通过互联网庭审系统进行在线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原、被告双方均充分发表了各自的调解意见,并在合议庭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均表达了最大的和解诚意。同时通过电子签名进行了确认,“云间”调解顺利完成,全程无接触,安全又高效。
“三合一”审判模式
形成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合力
今年6月,海口琼山区法院公开宣判李伟潮等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因涉及“红塔山”“云烟”“利群”等品牌的假冒注册商标的伪劣卷烟,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李伟潮等人有期徒刑1年3个月(缓刑1年6个月)至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不等刑期。此案是琼山法院实行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理以来审结的首例知识产权刑事案件。
2019年4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批复同意在海口中院设立海口知识产权法庭,对全省知识产权案件进行集中管辖,同时批复同意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法院、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跨区域管辖全省标的额200万元以下的普通一审知识产权案件。同年9月26日,海口知识产权法庭挂牌成立。
一年来,海口知识产权法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理念,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
“首创了全国知识产权法庭(院)的两个‘三合一’模式,即在继续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合一’审判模式的基础上,实行立案、审判、执行‘三合一’运行模式。”宋家法介绍说。
2020年1月22日,海口中院与海口市检察院、海口市公安局会签知识产权“三合一”审理机制相关文件,联合签署了《关于办理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在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统一法律适用标准,使知识产权保护的民事维权、刑事打击、行政审查形成整体合力、发挥整体效能。
与此同时,海口知识产权法庭主动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找准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司法需求,靠前服务科技创新。
立审执一体化
全流程联动多元化解纠纷
海口知识产权法庭成立后,实行“立审执一体化”运行模式,建立知识产权类型化案件快审机制和知识产权多元解纷机制。
9月14日,海口知识产权法庭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司法保护联系点和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调处对接中心揭牌成立。对接中心的成立,知识产权维权者可就近通过联系点、巡回办案处得到司法服务。
海口知识产权法庭在海南知识产权服务港、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南生态软件园等5个重点高新区域和11个重点园区联系设立标准化司法保护联系点、巡回审判庭和诉调对接中心,对高新企业提供贴身、精准服务。
与此同时,海口中院在与知识产权局联合签署《关于深入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加强与海南知识产权保护行政机关、行业协会、事业单位、调解组织的联系,共同建立起全流程联动多元化解机制。一年来,知识产权民事侵权案件的调撤率保持在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