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创业指南(中)
接上一篇建筑师创业指南(上)
本文约5000字,阅读需13分钟。
3 背靠大树好乘凉产学研路线
这条路线主要涉及国有设计院以及高校,衍生出来的事务所和个人工作室数量巨大,所以我单独开一篇讲。
路线基本思路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藉由高校和大院的资源背景,做地区乃至国家级的重点项目,得了重量级奖项有了名气后要么体制内创业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或者体制外单飞出去开公司,再赚钱。
△ 天津大学新校区综合体育馆 / 李兴钢建筑工作室 ©张虔希
走这条路线的朋友标配是老八校本科+老八校硕士,海外/国内老八校博士,最好是名师门下(院士,国家勘察大师,学术领域带头人),基本上是毕业进高校或者国有大院工作的,俗称体制内,兼顾学术以及设计,产学研一条龙。
这条道我称之为国士道,国士道比起王道,此路责任更重,王道是为自己,国士是为了家天下,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士走的道路。说白话,你愿意舍小家为大家的你走这条路。你肩负的可能是国家名誉,是广大民众的栖身之所,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国士代表人物(排名不分先后)
梁思成、林徽因,杨廷宝、刘敦桢、童寯、庄俊、徐中、范文照、赵深、陈植、过元熙、哈雄文、王华彬、梁衍、朱彬、沈理源、关颂声、阎子亨、吕彦直、杨银谬、林克明、陈伯齐、夏昌世、莫伯治、谭垣、张连步、张开济、孙支夏、卢毓骏、刘鸿典、陆谦受、刘致评、张镈、陈明达、林乐义、佘畯南、朱畅中、张玉泉、柳士英、朱士圭、张鎛、赵冬日、罗小未、聂兰生、鲍家声
△ 颜值秒现在小鲜肉十条南京路的童寯、过元熙、陈植青年时期
这些都是开创我国建筑专业以及结合现代建筑设计与我国国情做转化的先驱,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做了一个建筑师该做的工作,对于现在要走大院和高校路线的建筑设计工作者来说是精神的榜样和寄托。
走这条道路分设计院和高校两条支线,但都需要你得能坚持下去,基本上在一家设计院或者高校从建筑师/讲师做到院总建筑师,教授/学院院长/系主任这么个路径,服务超过15年这是必须的,基本上得是一级注册建筑师。
有些人可能会说我们学校老师/院领导混得很,怎么配得上国士无双。我只能说无论什么地方你想混日子都是可以混的,但想要力争上游,精益求精也是可以的,这都取决于个人的选择和心中的抱负,要多和在顶点的人接触学习。
想要什么,就自己去争取,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给予我们最好的礼物。
A.先说设计院支线
略举目前这条路线的代表人物(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院系:崔愷(本土设计研究中心)、李兴钢(李兴钢工作室)、陈一峰(聚和设计研究中心)、张祺(张祺工作室)、汪恒(汪恒工作室)、曹晓昕(大器工作室)
北京院系:邵韦平(UFo工作室)、胡越(胡越工作室)、朱小地(ZXD Architects)、吴晨(中汇国际)、刘晓钟(刘晓钟工作室)、王戈(王戈工作室)、叶依谦(3A2设计所)
华东院系:江欢成(JAE建筑设计)、李瑶&吴正(大小建筑)、俞挺(Wutopia Lab)、凌克戈(都设设计)
同济院系:曾群(曾群建筑研究室)
深总院系:孟建民(Meng Architects)
△ 智慧之眼 / 李瑶,吴正,大小建筑事务所 ©刘磊
目前我是挺推荐设计能力优秀的建筑毕业生去顶尖大院的,因为目前国家投入了几万亿,都下沉到了基建和政府项目中,开发商三条红线限购,政府有大量的钱要花出去,又不能给开发商钱,只能自己投入民生建设和城市设计规划项目中。这意味着大量的能出名的,出成果的项目都会落到国内大院手上,今年华东院和同济院项目多到爆,加班强度和天华都有得一拼。如果要去高校教书,也是建议能同时在设计院一线实践几年,毕竟没干过一线,你能教出什么设计水平呢?
这条路线好处是不用过早暴露在市场环境中,经受甲方无情摧残,可以有一个平滑的积累过程,从小鱼长大到大鱼。若能做到顶级大院产值事业部负责人,再带团队出去单飞干,项目资源和人脉都会比较齐全。如果能到院士,国家勘察大师级别,那基本上就是横着走没人敢惹你了,这种时候你想怎么创业都会有人支持你的。
坏处的话就是要在体制内争到C位,能够操盘主创国家级的大项目,本身的设计能力必须数一数二,然后学历背景要好,在人才济济的顶级大院里出挑并不容易。二是体制内规矩很多,门第人事关系复杂,光设计好还不行,情商还得高,不能得罪人,也不能太默默无闻。如果你个性太刚猛的,团队协作性差的,估计没走到一半惹怒了大领导就给雪藏然后只能自己出去干。如果你个性少言寡语的,得不到领导重视,混个10多年也升不上去,最后还是要跳槽出去赚钱。三是工资收入和体制外比初期肯定是少不少的,而且也会有被平衡,所里收款超级高分配到个人手上大家大锅饭都差不多的情况,只有一小部分的骨干设计人员才能拿到市场水平的薪酬。
现在立于全中国顶点的大院,中国院,华东院,北京院,同济院,西南院,深总院都是从原来传统的建筑规划结构水暖电造价板块,拓展到全链条城市设计、景观、幕墙、绿建、智能化、室内、改造、照明、市政、轨交、BIM、装配式、TOD、EPC、全过程咨询等业务板块。同时专精各个类型建筑的中心工作室,名人工作室在专业深度上也对设计做了补充。大而全,专而精,方案比肩国际一流事务所,施工图冠绝全国是每个大院领导在设计板块的梦想和野心。
想走设计院路线上位出人头地的朋友,首先先确定你自己是不是这样的苗子:
业务骨干,设计天赋异禀,特别能干,从早忙到晚,项目任务从周一排到周日,没有休息时间,经常顾不上吃午饭,常年被专业总抓着做项目+科研,一周三到四天出差余下时间加班。压力大、收入高、长大也快,不经意获得院里最年轻的主任工/副总建筑师称号。
骨干做到顶点就是院副总建筑师,院总建筑师,到了这里几乎全院的资源都拿来喂,各种奖、名誉、称号拿到手软。获得国家级奖项,自己成立工作室虽然没有外面开公司的同学赚得多,但名气响,温饱不愁,还有客客气气的甲方给你做项目,岂不快哉。
正常水平建筑师是设计水平尚可但能熬夜猛干,希望把项目做好,项目完成速度比骨干慢,常年中午休息2小时以上,但很有可能一周七天加班到23点,长大潜力一般,能做到主任工,副总建筑师看运气。
所以如果你是正常水平就还是别指望这条路线创业了,尽快积累项目经验然后要么出去和同学合伙开劳动密集型商业事务所或者开专业方向事务所去。
目前这条支线的顶点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两院院士,奖项顶点普利兹、鲁班奖、詹天佑奖、梁思成奖。
B. 高校边教书边实践路线
高校路线很有意思,左手教书,右手实践,背靠大学研究力量,坐拥学校设计院金字招牌,拥有第一手的青年设计才俊资源,毕竟自己带了几年的学生,谁设计强总还是有数的。有时候给自己学校设计个游泳馆,甲方就是自家校领导,也算体验一回自己做甲方自己做设计的感觉。
混这条路线,圈子关系人脉太重要,一般都有师傅带徒弟的传统。
△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图书馆/ 张斌,周蔚,致正建筑工作室
略举这条路线的代表人物:
同济任教:袁烽(创盟国际),张斌&周蔚(致正),柳亦春&陈屹峰(大舍),庄慎(阿科米星),童明(梓耘斋),章明&张姿(原作),王方戟(博风),李立(若本),李麟学(麟和)
南大任教:张雷(张雷联合),傅筱(集筑)
东南任教:钱强(联创),韩冬青(东大院UAL城市建筑工作室),马晓东(东大院城市建筑工作室),葛文俊(堂朔空间),张旭(Atelier XUK)
清华任教:李晓东(李晓东工作室),刘伯英(清华安地)
天大任教:周恺(天津华汇),张华(Zhanghua Architects),王兴田(日兴,目前青岛理工大学任教)
中国美院任教:王澍(业余建筑工作室)
这条路线现在走起来成本很高,一是时间成本,都是博士以上才能去好学校教书,读个博士基本出来就30岁了,二是金钱成本,如果去国外读博士,除了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香港少数的全奖,其余都是自个掏腰包,生活费+学费一年二十万人民币很正常。
然后现在对在高校教书的要求和20-30年前那是完全不一样了,现在老八校毕业的硕士,可能只能找到二、三本建筑学院的教职了。想要在高校路线出人头地,就必须要去立于全中国顶点的建筑高校教书,清华,东南,同济,天大,这四所,那你的底线就是博士,海归博士,国内博士后稳妥点。一个我熟悉的清华副教授的路径是清华本硕宾大博士清华博士后然后留校任教。
但你如果以为教书是为了轻松点,休闲点,有固定寒暑假,那我劝你真的别去教书,因为高校的竞争一点也不比设计院轻松。在顶级高校里,青年教师的竞争何其激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课你得讲好,科研你也得做好,同时,你还得把校领导伺候好。举个栗子MIT博士回来在同济开局也就教教建筑历史。现在评副高(副教授)也难了,还是要从讲师或者助教开始爬,没有论文和获奖,每一步都很艰难,像同济升教授前提是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而且现在老四校都是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背靠四校的设计院,很多时候讲课、做项目、搞科研是同时进行多线条推进的,团队协作,情商,抗挫折抗击打能力,人脉关系处理,各种软硬实力要求可能比在设计院还要高。高校搞科研,申课题,不仅要有科研能力,更要有人脉。另外就是不要树敌太多,不然到你年纪大了要评院士被人身后捅刀子那可不好受。
目前这条支线的顶点是两院院士,在国内无论是政府还是开发商,院士出马,基本上一路开绿灯,不敢得罪的。有院士头衔后各地政府项目可谓是纷至沓来,而且纯学者还一般不敢直面批评院士的作品,毕竟大家都是一个圈子的互相都要给面子。院士很多时候是他所在地区的重大政府地标性项目评选专家组组长,到底哪个项目中标,组长还是有很大话语权的,其他专家组组员也会或多或少考虑到底哪个投标单位是组长的徒子徒孙。
我们看下目前建筑专业两院院士的情况(排名不分先后):
吴良镛(清华毕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任教)、
齐康(东南毕业,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任教)、
傅熹年(清华毕业,中国院任职)、
张锦秋(清华毕业,中建西北院任职)、
关肇邺(清华毕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任教)、
钟训正(南大毕业,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任教)、
何镜堂(华工毕业,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任职)、
魏敦山(同济毕业,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任教)、
郑时龄(同济毕业,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任教)、
程泰宁(东南毕业,东南/浙江大学建筑学院任教/中联筑境主持人)、
崔愷(天大毕业,中国院任职)、
孟建民(东南毕业,深总院任职)、
王建国(东南毕业,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任教)、
李道增(清华毕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任教)、
戴复东(东南毕业,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任教)、
彭一刚(天大毕业,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任教)、
马国馨(清华毕业,北京院任职)、
王小东(西冶毕业,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任职)、
王瑞珠(清华毕业,中规院任职)、
常青(西冶中科院东南毕业,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任教)、
庄惟敏(清华毕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任教/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任职)、
段进(天大东南毕业,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任教)
有没有发现什么?
对,两院院士基本都是老四校毕业的,而院士增选采取由之前的每个院士直接推荐至多2位候选人和部门按照组织系统推荐的方式,不受理本人申请。院士选拔的方式就决定了这是个大家必须相互依赖的圈子,师傅带徒弟。如果有志于走这条路的朋友,你在高考的时候就得拼了命进老四校,或者硕士博士拜名师门下。虽然作者不是宿命论,但你人生混的圈子这个事情的确在高考的时候已经决定了一半了。
如果创业的朋友开分公司/找合伙人的话的确要考虑到各地区的圈子差异,比如深圳地区你的合伙人/总经理/总建筑师最好是华工毕业的,北京地区则优先考虑清华天大毕业的,上海地区同济毕业首选,西南地区重大毕业首选,杭州地区则优先考虑东南、浙大毕业的。不然遇到投标你都说不上话你是不是瞎搞。关于中国目前建筑师各圈子江湖错综复杂的关系生态链我会单独开一篇讲。
△ 2012年获得普利兹克的王澍
在今后10年中,大院内和高校内的建筑师们面临着中国前几代建筑师们都未曾遇到过的机遇及挑战,中国建筑师在国际上需要发出更多声音,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和国际各高校交流甚多的中国建筑高校和大院无疑要承担更多责任。
仅以西南联大《毕业歌》作为中篇的结尾:
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
快拿出力量,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正在奔腾的分割线---------
在创业指南(下)中会再写接下去的细分市场路线以及跨界设计思维堆逼格路线。喜欢的朋友请多多点赞和转发,你们的支持是我继续写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