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到底做对了什么可以坐拥13亿用户?
作为90后,我们是一步一步跟着微信的迭代长大的。今天我们来重温微信是如何一步一步坐拥13亿用户。
一、让用户感到温暖并不断超越用户的预期
微信一直努力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解决真实的用户需求,想用户所想,这就需要很强的同理心。我们可以将同理心区分为六个标准。
那怎么做到比你更懂你呢?马化腾曾经提出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要调研10个用户,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1000个用户反馈。当充分的了解到用户想要的什么之后就做到了「懂你」这一步,如果要做到「比你更懂你」,就要去分析用户真正想要的并通过合理的产品形态解决需求。我们通过几个微信的功能看看其是如何为用户考虑的。
给用户自由
在微信接受消息是不区分已读未读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充分的me time,对于接收的消息有决定是否第一时间回复的权利。如果消息被查看后显示已读,那已读未回未免让双方关系陷入不友好的状态,但是如果不读消息又无法判断是否是重要紧急的消息。
从另一点也可以看出微信将更大的权利赋予用户--微信是去中心化的。简单说就是你看到的内容是由你的朋友和你自己决定并非平台主导的。比如,微信公众号是通过订阅的方式,微信「再看」功能也是由自己的好友所推荐阅读。举个反例,理解一下中心化。中心化是由平台决定你看什么,通常的方式就是主要根据你的爱好进行算法推荐。例如如抖音和头条,平台根据你查看和喜欢的内容推荐相对同质化的内容。
鼓励用户向善,朋友圈只赞不踩
很多社区,用户都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喜欢的内容赞一下,不喜欢的内容踩一下。但微信只设置了点赞,如果你喜欢朋友的内容就点个赞,不喜欢的划过就好。这样不会激化朋友之间的矛盾,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充分的满足用户喜爱受到赞美的心理需求。
极简的设计,杜绝界面繁杂
微信赶上了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列车,移动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随时随地享用互联网,但相比电脑屏幕的可使用面积大幅减少。这就需要手机端的应用界面足够简洁,让用户轻松准确的完成主要操作。我们可以通过微信和米聊的聊天界面对比来看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可以看到相比米聊的平铺式功能设计,微信的功能藏得更深。如果从交互角度分析,米聊明显优于微信,微信的很多操作都需要唤醒,多进行了一步操作。但是这可是手机屏幕啊,很多手指胖的人可能很容易在米聊界面点错功能键吧(这里对手指胖的人没有歧视)。出于对手机界面尺寸的考虑,微信的极简设计思路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二、优化系统能力,不盲目跟进竞品
对于每一个刚刚成为产品经理的小白,都经历过盲目追逐竞品的岁月。腾讯也曾多次由于跟进竞品,被业界曾赠与金句:“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但微信的成功并不盲目。
当时是2011年时,各大平台都在竞争通讯工具的市场。给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微信和米聊。米聊曾上线过一个有趣的涂鸦功能,可以用手机绘制图画发给朋友,功能如下(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看似有趣的功能,微信要不要跟进,这次的答案是否定的。微信选择优化在4.5版本上线的语音聊天功能。那时候是2013年,流量还很贵。在使用手机时我们最害怕的就是移动网络的流量消耗! 微信通过不断地优化节省语音聊天的流量,让我们更加安心地使用微信语音聊天。
特地找来2013年流量套餐大概的收费情况,如上图
微信的努力还不仅仅体现在通过技术手段帮助用户节省了语音消息的流量消耗,他还花了很多功夫在优化微信的底层系统。底层系统就是指一个产品的性能,所能支持的最大并发量。而彼时的米聊还在频频闪退,这大大降低了用户的粘性,要知道产品的易用性是刚需。
三、让运营与产品一起
我们常说产品运营不分家,其职责划分也会根据公司有所变化。在分析微信案例的时候,我们将运营的工作职责定义为:收集用户反馈准确把握用户需求。
好的运营能帮产品实现价值。
微信在上线「摇一摇」功能后实现用户量破亿,在上线之前微信的2.2版本先上线了一个前置功能「附近的人」,而「摇一摇」功能就是添加附近的人的一种方式。这本来是很有趣的一个功能,但上线支持用户的搭讪成功率就一直不高,运营团队就通过调整附近的人的距离来优化产品,最终在500公里这个数据的时候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记得「摇一摇」功能上线的时候我们都住在大学宿舍,深夜拿出手机摇一摇。当摇到了一个500公里的人,出于对那个遥远并未知的地方充满了好奇,话题也自然开启了,同时500公里也给了我足够的安全感,避免摇到校友的无趣和尴尬。
产品的成功离不开运营对数据的不断调优。
在腾讯产品启示录中提到了一个帮助运营(或者产品)分析用户情绪的方法,可通过用户对功能的情绪反馈将产品的功能分为四种。
表格横向代表没有功能用户的情绪,纵向代表有功能的态度
表格中的R代表负面问题,做了之后不仅不讨喜,还会让增加用户的负担;D代表潜在问题,这类问题就像收到惊喜一样让人开心,O代表线性问题,这类问题带来的用户价值是线性增加的;上文提到的节省语音聊天流量就是线性问题;M则代表基本功能,是一定要解决的,他是产品存在的根基,就像通讯功能于微信的意义。
四、学会借势-滴滴与微信红包的互惠互利
从2005年开始,支付宝就一直稳坐移动支付老大的宝座,由于电商丰富的使用场景其市场占有率高达80%以上。那只有高频社交缺乏支付场景的微信是如何后来者居上的呢?
没有场景就制造场景,微信和滴滴的合作就是一场非常典范的双赢案例,微信在合作中赢得了绑卡的支付用户,滴滴从微信社交链中拉来了很多打车用户。
当时微信一共给用户发了10亿的打车红包。发车本来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刚需高频场景,而当收到一个真˙真实实的人民币红包时,出于贪便宜和损失厌恶的心理,我们就都乖乖拿出银行卡开启了我们的微信支付。
所以,合理的利用其他产品所带来的的势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写在最后
似乎由于微信的用户体量大,我们一直带着有色眼镜看微信的迭代。
当微信推出小程序时,我们就说微信要取代应用商店了;
当微信推出好物圈,我们就说他要和阿里抢占电商市场了;
当微信推出视频号,又会有人说微信来瓜分短视频的蛋糕了。
当新出几个的社交产品时,大家就会举起旗帜:你是不是来对标微信?
这里我们可以用俞军用户价值公式【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来简单的反击一下这种观点。微信的核心壁垒是社交关系链的沉淀你想要你的所有朋友迁移到一个新的产品中,成本太高,至少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是不太可能了。除非由下一次技术变革带来的新的交互方式,就像上次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一样。
其实如果从不断满足用户需求,提供更好的产品的角度时,我们就明白了微信可能只是希望让用户的生活更便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