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等渗尖叫,看新品上市“概念”科普之道
对于新品上市来说,品牌通过数据找到目标消费者不难,难的是如何把一个全新的、消费者并不完全认知的产品推向市场,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他们对产品的认知和信任,形成口碑和传播打造成为爆款。
USP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产品没有一个独特的销售主张,那么它必将淹没在当下同质化严重的市场当中。反之,品牌若能将一种独特的消费概念注入消费者选择意识中,便更能唤起消费者的关注与认同。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农夫山泉有点甜”、“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做大自然的搬运工”等,这些都是对概念营销的有力践行,可以说在推新品时如何打好概念,是值得所有品牌思考的一件事。![](/storage/article/2023/01/07/01/v3skiivkrkl.jpg)
01不做加法做除法,精准锚定运动垂直领域
当前,许多产品为了尽快打开市场,往往都会围绕产品的个性和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创造概念,甚至想方设法地在同类产品的概念基础上加上概念对比竞争。可结果却是五花八门的概念只会令消费者一头雾水,搞不清哪一个才是自己所需要的“真实的概念”。 其实,随着消费者对广告的免疫,打造概念最好的策略不是做加法,而是抓主要矛盾。简而言之,概念的创造并不是要去做1+1>2,而是要以未来市场环境的发展趋势为着眼点,寻找并去满足那些消费者尚未被满足的消费需求,从中能找到顺应消费趋势的新概念。 乍一看“等渗”这一词,很多人估计会感到茫然,想说农夫山泉这是在玩什么梗?其实不然,“等渗”并不是一个花腔,它在物理化学领域,在运动员、医生等人群认知方面,属于专业名词。![](/storage/article/2023/01/07/01/gpvwo20ax1k.jpg)
![](/storage/article/2023/01/07/01/gq4lpftlhov.jpg)
![](/storage/article/2023/01/07/01/dqof3yq2yzu.jpg)
02不玩概念玩内容,全平台俘获年轻人芳心
打造“概念”的第二个误区,就是对于概念的表述要么过于专业,要么过于高大上,使用户觉得虚无和茫然。我们并不反对品牌把理念或是产品的功能抽象成一种概念来引导消费,只是品牌在推出自身的“概念”时,需要向消费者明白准确的解释产品的理念、性能上的革新与实际用途等等,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所以,在解决了市场定位之后,我们还要关注购买人群对商品的认知和嗜好决定影响核心的内容策略,以及了解购买人群的触点习惯和偏好,来决定核心媒介策略。内容+媒介的匹配,这也是等渗尖叫能在上市短时间内火爆全网又一个重要原因:1、内容驱动曝光,打透垂直人群
当品牌提出一个概念时,如果用户难以迅速理解,那么狠砸曝光也不会起太大的作用。而消费者认知指数受商品本身性能的可知性,信息的可达性和效用的可感性的影响,也受消费者本身的学识、经验、习惯等影响。![](/storage/article/2023/01/07/01/wmemvh3ywrw.jpg)
![](/storage/article/2023/01/07/01/fdhcnifllkr.jpg)
2、创意玩梗,融入年轻化语境
其次,是多方融入年轻化语境。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崛起,他们对传统的广告形式非常无感,品牌必须要与消费建立新的沟通语言体系,学会用年轻人和年轻人的语境做传播,才能深入各个年轻圈层。![](/storage/article/2023/01/07/01/5vqv4qb3dx0.jpg)
![](/storage/article/2023/01/07/01/kjfxqplgqtc.jpg)
![](/storage/article/2023/01/07/01/rmxt0jkteec.jpg)
3、深耕私域,种草年轻消费群
最后,是利用私域实现用户深耕。现在,消费者从一个只接受品牌方信息的封闭个体,变得更加开放。他们不仅接受来自品牌方的信息,而且有更多机会接受其他第三方的信息,我们再不可能像过去一样,可以让自己的声音覆盖大部分人,产品如果没有私域流量的支持就很难调动传播势能。![](/storage/article/2023/01/07/01/puyuzzzbpwk.jpg)
![](/storage/article/2023/01/07/01/ezk1uwtpzg2.jpg)
结语:
诚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差异化是领先于对手的基本策略,一独一无二的概念十分重要,但真正的概念营销不是无根之木,更不是纯粹文字描述上的词语游戏,提高消费者的有效认知、拨动其消费之弦才是概念营销的根本所在,企业需要找到既是自身产品所具备又是消费者关注的东西,这才是创造“概念”的根本。等渗尖叫锚定运动垂直细分领域市场空缺,不仅以技术驱动的强大产品力为根本,同时还在营销传播上不断深耕运动垂直领域和贴近年轻一代消费者,相信未来势必会引领国内运动饮料行业的新潮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