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狂赚200亿,谁不为基金疯狂

阿娇
阿娇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49 浏览

半年狂赚200亿,谁不为基金疯狂

文 | 王琳

这是一场略带戏谑的财富盛宴。

 

1月18日,一款名为“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混合”的新基金募集规模达到了2398亿元。这个数字比我国公募基金历史上首募规模最大的产品1357亿的鹏华匠心精选,还要多出来1000亿,几乎是创造了历史。

 

基金的火热不言而喻。

 

从刚刚跨入校门的大学生,到已经退休的大妈,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要不要买基金。在国内尚不健全的投资市场中,一旦大妈进场,市场的红利就消耗殆尽。

 

这一不成文的“真理”,再一次得到了验证。从2月开始,当初火爆的白酒和消费基金几乎都在下跌,3月8日,A股市场和H股市场巨震,一些基金直接跌到谷底。

 

盛宴或许就要结束了,市场却再一次带来了惊喜。最近发布的基金半年报中,56家公募基金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近200亿元,同比增长近 50%。

 

 

没人知道盛宴什么时候结束,在牛短熊长的中国资本市场里,眼下被认为是不可多得的结构性机会。

 

90后们希望抓住这次机会,就算不暴富,也要攒下一点小钱。年轻人像追星一样造神打榜,即便顶流基金经理张坤掌管的基金年内最大回撤超过了20%,但这不妨碍他的粉丝后援会从1.7万人涨到2.7万。

 

在张坤的持仓里,白酒曾开出了时间的玫瑰,但在大部分年轻人的心中,他们没有长期投入的概念,不够丰富的理财经验也让他们缺乏耐心。

 

一些年轻人发现靠撞上时代脉搏赚来的钱最终很可能因为自己的无知而赔进去。他们开始觉醒,主动学习基金知识。

 

没准儿,在狂欢结束前,曾经稀里糊涂的新基民就成了基金达人,收割下一届韭菜的利器。

年轻人的攒钱新方式

很难有人不被暴富神话吸引,尤其是当各大App不停地告诉你,“某只基金又赚钱啦”。大部分人都会在心里嘀咕,要不上车吧?

 

刚刚毕业的林浩然就是这样上车的。本着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原则,林浩然买了21只基金。从去年5月到2021年春节(2月中旬)这大半年里,A股的创业板指数上涨了60%,很多基金的收益率也上涨了30%左右。

 

据Mob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0年, 6000万新基民加入基金的狂欢,基金投资者的平均收益约14%,远远超过了股票投资者平均收益3.6%。

 

林浩然自然也是赚钱的,春节前,他的收益就达到了25%。他“炒基”的出发点很简单——想有更多钱,想花钱花得更无所忌惮,炒股没有那么多时间盯盘,就买基金啦。他所在的小伙伴群里,去年所有人都买了基金,而前年这个数字是0。

 

这个收益已经高出了基金投资者的平均收益,可林浩然并没有及时卖出。他当时觉得,自己已经分散了风险,毕竟买了21只,即便下跌,应该也扛得住。

 

这些想法如今看来有些天真了,他清楚记得,从2月10日开始,小伙伴群里几乎每天有人出来说,自己今天一下子亏掉了好几天的工资。

 

而林浩然所重仓的白酒和消费股就是亏损的重灾区。

 

直到崩盘的那天,他才发现,风险分散了,却又没完全分散。因为这21只基金组成部分都是白酒和消费股,一旦崩盘,那几乎是排山倒海而来。

 

一位程序员告诉Tech星球,他身边的很多人把买基金当成存钱方式,因为如果不存进来,他可能通过够买电子设备等方式把钱花掉,还不如买基金。“就是暂时亏也没有关系,反正也不着急用钱,总会涨回来的。”

 

本着这样的思路,很多年轻人拿到了工资,就把氪金手游的钱、买奶茶的钱都去买基金了。脱发甚至秃顶的程序员们本来想挣点“睡后收入”的梦想彻底被打碎,他们发现原来自己植发的钱都赔进去。

 

在年初的那场大震荡中,一些人年轻人开始犹豫,要不要退场?他们不知道,这是一个可怕的念头。

赚钱的基金,赚不到钱的基民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基金公司已经赚翻天了。

 

3年前,只有天弘基金一家公募基金的净利润突破10亿元大关,去年上半年只有2家,而今天上半年有8家公募基金完成了这个目标。

 

公募基金公司一般按照合同约定向投资者收取一定的申赎费用、基金运作费用。无论管理的基金盈亏与否,公募基金公司都可以收取固定的手续费,而私募基金主要是从赚的钱里面分成,赚的越多基金公司分成越多。

 

这种收入模式意味着,当参与购买该基金的人越多,公募基金的收益理论上就会越高。比如,如今基金户数最多的天弘余额宝,也是最早净利润突破10亿元的。当然,基民之所以购买看中的是过去基金经理的成绩。

 

因此,去年开始,基金公司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造星运动。重仓白酒的张坤、医药的葛兰、半导体的蔡嵩松和消费的胡昕炜,相继火出圈了。而在此之前,他们都取得了不菲的业绩。

 

基民们用真金白银拥抱自己的偶像。2019年还只掌管319亿资金的张坤,到了2020年底,其在管的基金总规模达到了1255亿,成为中国公募历史上首位管理规模突破1000亿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而葛兰在管的基金规模已经达到了705亿元。

 

更多人买入,意味着基金公司可以获取更多的申赎费用、基金运作费用。

 

因此,在抖音上、支付宝上随处可见基金公司安利其产品。B站、小红书已经成为热门“养基场”,而手把手教你买基金的博主以前可能教你谈恋爱、化妆、减肥等。这些野生大神在安利的同时还不忘告诉你,买基金存在一定的风险。

 

但很多第一次理财的年轻人并不懂得如何买基金,他们追涨杀跌,快进快出。支付宝近期推出的《2021年一季度基民报告》得出了三个结论:

 

1,基民赚钱比例与持仓时间相关性极高。

2,亏损用户行为特征:追涨杀跌、频繁买卖。

3,基民心态影响基金持有时长,频繁查看收益的基民,往往持有收益更短。

 

频繁的买进卖出,除了增加基金公司的收益和给自己制造焦虑外,几乎没有好处。倘若年轻人按照炒股的方式炒基金,那很可能赔得一塌糊涂。

 

在8月30日举办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仍然存在,这其中固然有投资者自身的因素,但也有行业能力和责任不匹配的问题。   

 

有的机构规模情结浓厚,重营销轻持续服务;有的代理销售机构和从业人员背离客户利益,诱导“赎旧买新”。这些问题必须从维护投资者合法利益的高度切实加以解决。

 

当然,更重要的是,基民们提高自身的素质。

“韭零后”年轻人开始清醒了

经历了一年多的市场教育后,年轻人开始觉醒了。

 

林浩然告诉Tech星球,重仓押注的白酒和消费股还在下跌,但他选择继续持有,虽然没有赚到多少钱,但现在起码他没有亏本。“要坚持长期主义”,他信誓旦旦。

 

为了避免自己存钱的决心被动摇,一些年轻人卸载了天天基金(东方财富旗下的基金交易平台),似乎只要不看,亏钱就没有发生过。这在某种方式上减少了他们频繁买进卖出的操作,也减少了损失。

 

 

从大学就开始接触基金的向楠对Tech星球表示,从入行第一天开始就不断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首先你得搞清楚什么是货币基金、指数基金、股票基金、主动型,被动型,锁定周期型等等这些概念,才能不亏钱吧”,向楠解释道。

 

他基本不跟风,不会追涨杀跌,而是形成了自己的判断。最近,他在逐步买入中概互联。这是一只指数级基金,最近一年跌幅超过20%。某种程度上,这只基金的跌幅代表着境外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市场价值。

 

也有朋友劝说向楠要慎重,因为互联网公司的估值逻辑可能发生变化,但向楠坚信自己的选择:“1.5以下可以买,越低越买。“

 

还在读大学的刘敏想法和向楠有些一致,即便是最火爆的1月份,他也极其冷静。“不可能次次都有那么高的回报率,因为没有那么多好企业。”刘敏向Tech星球分析道,因为他只买了自己熟悉,且一直在学习的新能源科技。

 

没人知道全面“炒基热”,到底何时才会结束。

 

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还在扩大。在8月30日举办的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提到公募基金方面,截至今年7月底,管理资产规模达到23.5万亿元,较2016年底增长1.6倍,从全球第九上升至目前的全球第四。

 

事实上,从来没有哪个年代,有如此多的年轻人理财意识早早觉醒。根据蚂蚁财富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95后的攒钱增速是其他群体的8倍。2020年,90后人均攒钱金额比2019年增长近4成;每3个理财用户中就有1个90后。

 

热爱理财的年轻人们,逐渐在互联网上形成一支声势浩大的队伍。炒基金对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是人生的第一场大型理财课,虽然依旧有很多人嘲笑他们是“韭零后”,但经过市场洗礼后,他们会是更成熟的投资人。

 

备注:文中林浩然、向楠、刘敏为化名。

-END-

发布于 2023-01-14 01:23

免责声明:

本文由 阿娇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