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拼多多9.9买五菱宏光的广告,在侮辱谁?
双十一大战,各家都在抢流量。
大叔在抖音刷到一条某电商平台的官方广告,剧情很有趣:
“妈,你咋又把电动车给摔了,现在新的多贵啊”一个穿着像农民工的小伙子在路边很抓狂。
“小伙子,谁还骑电动车啊,上拼多多,9.9买辆五菱宏光!”一个老板和秘书开着车经过,停了下来。
“都是骗人的,又要砍价又要拉新,根本抢不到。”小伙伴竟然直接在拼多多的广告里“吐槽”拼多多,这是什么新套路?
你继续看完视频,就能看明白了:
原来,秘书很委屈地说:“9块9一辆五菱宏光,真的补贴不起啊,所以就私自关了。”
老板呵斥:“你糊涂啊,赶紧把活动通道给我打开……线下门店直接提车,要不你再试试?”
小伙子拿着手机一点,“哟我抢到了。”
老板最后来一句:“想要的,点进去就能抢!”
大叔看完这个视频,忍不住为片中几位演员的夸张演技叫绝,并很听话地点开了链接,打开了拼多多。
抢购页面上,仅有1辆五菱宏光,原价4.7万,只要9.9元,且已经有61.3万人想买了……
大叔在想,那个小伙子一点就抢到了的“神演技”,何时才能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每个读者身上显灵呢?
怀着这样的“期待”,大叔又专门搜了几个短视频广告,如出一辙,都是9.9元,不仅能买五菱宏光,还能买iPhone12。
我们再看一个“小品”,剧情是这样的:
“砸了,全砸了!iPhone12的价格已经降到了9.9,为什么还是没人买?”一位老板挥舞着棒球棒,质问下属。
“老板,他们说我们价格太低了,一看就是假货,不敢抢啊。”一个女下属呼啸着回复。
“他们还说,这活动就是假的,根本抢不到。”一个男下属赶紧“补刀”。
“一派胡言!直接点击首页的限时秒杀,就有9.9的iPhone12,下单直接包邮到家。”
“那是不是活动入口太深了,大家找不到啊!”女下属一看就是做过电商运营,还挺“专业”的。
“那就直接把活动链接给我放在视频下方!”老板成功完成引流“大戏”。
两个短视频拆解完,相信你能看懂里面的套路了。
把之前被网友吐槽比较的点,通过演员的“戏码”呈现出来,比如:假货、拉新、砍价……然后呢,然后呢,请“老板”再逐一回击,最后完成引流。视频中,故意把“抢”和“买”的关系模糊。
这样的智商税,到底能收割什么样“智力”的网友呢?
一位网友的留言,说明了问题:
在微博和抖音评论区,大家都在吐槽这样的广告在侮辱智商,太不要脸,太尴尬了……
有网友提出,这种广告不违法《广告法》吗?市场监管部门不管吗?
面对同一类型的广告,两个圈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高龄以及四五线城市的用户,对这样的“套中套”比较容易“中招”,而一二线的年轻用户则普遍表现出厌恶和反感。当然,还有不少网友也很迷惑,于是在百度搜索:
大叔觉得吧,从全棉时代和京东金融拍的短视频广告被质疑“物化女性”开始,此类小品剧情的小广告就络绎不绝,而且,剧情越夸张,流量越高,且套路一个比一个深,带有明显误导的文案,竟然还能绕过《广告法》,堂而皇之地在全网刷屏。
双十一厮杀正酣,各大电商都使出洪身解数来抢流量。毕竟,越低的流量成本,就代表了更高的利润,而月活用户超过6亿、最高达7亿的抖音,无疑成为大家疯抢的“流量池”。
根据 Questmobile 数据,短视频信息流广告投放费用占整体互联网广告比重从2020H1的 24.6%提升至 2021H1的30.8%。
当用户对短视频广告的口味越来越重,小品式、夸张化、反转的短视频广告,开始迅猛增长。
一位mcn机构的负责人告诉大叔,自己刚接了某品牌3000条类似短视频的拍摄需求,最近一段时间,甲方对这种短视频广告需求很多,量大管饱,根本不在乎用户骂不骂,只要转化好就行。大叔一直在提,广告公关化,所谓以公关思维去做广告,另一个讲得比较少,就是广告品牌化,广告要符合品牌调性。
大叔以前在某手机品牌负责公关的时候,其实那几年做了很多提升品牌力的工作,尤其是在社会化营销上,但不少人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当年在各大卫视投放的电视购物广告。
现在来看,在短视频营销和唯流量的时代,似乎所有人都更在乎转化率。
回到拼多多这个案例,其实最近几年,拼多多通过百亿补贴、扶贫助农等单点突破,建立了“正品”、“有社会责任”等用户心智。现在,又被一系列“9.9”的短视频广告,拉回了“9.9包邮”那个段位,从品牌公关的角度,大叔觉得不值得。
一条短视频广告,即“侮”了用户的智商,又“辱”了自己的声誉。
针对下沉市场,广告如何平衡接地气、转化率和品牌调性呢?
或者说需要吗?
欢迎你聊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