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度热词NFT,除了钱,我们还可以聊点啥?

店长成长手册
店长成长手册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36 浏览

关于年度热词NFT,除了钱,我们还可以聊点啥?

每到年底,社交媒体总少不了年度盘点、年度总结、年度热词。

如果让你来总结2021年度热词,你会想到什么?

柯林斯词典将年度热词颁给了“NFT”,而其理由是:

一个缩写词的使用量出现如此迅猛的增长是不寻常的。

从艺术版块到金融版块,再到画廊和拍卖行和社交媒体平台,NFT似乎无处不在。

该术语的使用在2021年增加了11,000%。

确实,柯林斯给出的理由令人信服。

今年,关于NFT的新闻数不胜数:年初,超现实主义数字艺术家Beeple在佳士得以69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了他的作品《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8月,NBA球星斯蒂芬·库里斥资18万美元购买了一张“Bored Ape”NFT头像。10月9日,王家卫首个电影NFT作品《一刹那》在苏富比“现代艺术晚拍”上以428.4万港元价格成交,同时创下王家卫个人作品与亚洲电影NFT作品拍卖价格新高。再到最近,一块565平的虚拟地皮,卖到了243万美元……

在NFT的相关新闻中,我们好像一直绕不开“钱”。这次,Inpander稍微换下角度,绕开“钱”,来聊聊NFT,它到底为啥能成为各行各业投资者的不二选择?

NFT+艺术 = 天作之合

根据柯林斯词典的解释,NFT是一种“Non-Fungible Tokens”(“非同质化代币”),是区块链中注册的一种独特数字证书,用于记录艺术品或收藏品等资产的所有权。

换个比较好理解的说法,NFT是“唯一的”、它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这个东西只是我一个人的”。

等等,既然是“唯一”的,那为啥Inpander拿到了文章开头提到Beeple的作品呢?

↓↓↓↓

事实上,《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是一张所有人可以下载的图片,任何人都可以将这张价值6900万美元的图片储存在自己的硬盘中。这是很多NFT艺术品的特点,不管是一段视频、一张图片,还是一张动图,世界上许多人都可以访问、复制,对其进行传播。

数字形式的东西能是艺术品吗?能值多少钱?当以数字方式生成的艺术品可以无休止地复制时,为什么有人会购买它?如果我可以下载它,为什么要买它?

1.唯一的真正的NFT艺术品

先换个简单的问题,你认为什么是艺术?或者说你会花钱购买的艺术品都是哪些?

在过去(文艺复兴之前),艺术是一种尊贵的商品。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艺术品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艺术收藏家、博物馆或画廊也就拥有这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艺术与平常人仍然有很遥远的距离。

艺术被人们崇拜,又因为距离而变得神圣。

本雅明曾经提出了一个观点,一个真正的艺术品是有其灵韵(aura)的,通过机械复制的作品不能称之为艺术品,因为通过机械复制后,作品的灵韵已经消失了。

本雅明将艺术所带有的灵韵定义为“一种独特的距离现象,即使这个距离可能很近。”例如,我们很多人没有亲眼见过梵高的星空,但是我们一定在网上、书籍里、甚至本子封面、窗帘布上都见过这幅画。我们并不会在意现在这幅画到底真正属于谁,因为我们想要欣赏、借用它并没有任何的门槛。

我们很多人都“见过”我们没有亲眼见过的艺术作品的复制品。即使收藏者私下拥有这些作品,但这些艺术品的复制品还是会让我们觉得这些作品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属于社会的,并不是收藏家所独有的。

为了确保艺术作品的唯一和距离,那些画廊和艺术家开始实施控制以限制市场上的大量复制,例如真品鉴证书。再比如,《悬丝》(Cremaster)导演马修·巴尼 (Matthew Barney)只发行了一定数量的DVD副本,以限制访问并增强可取性。

“如果我有这幅画,即使这幅画挂在我的墙上,除非我有相关的真伪证明,否则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属于我。”丹佛当代艺术博物馆的NFT相关讲座中,“艺术领域区块链研究员”艾米·惠特克这样描述NFT的特征。

而NFT似乎是一种限制艺术访问的保守尝试,即使这些作品仍然可以广泛访问。链上拍卖更加公开透明,同时形式更丰富,因区块链的溯源特性,无需鉴定艺术品真伪的流程。同时,更方便看到其他人的藏品和买卖记录,也为加密艺术品增加更多社交属性。

而没有购买的人仍然是“仰望”着NFT艺术品:我们看得到NFT作品,但我们不能直接访问。只有少数人,那些非常富有的人才能拥有加密的价值。

2.通过复制获得更高价值的NFT艺术品

虽然本雅明认为通过复制导致了艺术作品灵韵的消失。但实际上,大量的复制又创造了一种新的灵韵。

比如,在1939 年写给本雅明的一封信中,阿多诺认为,机械复制并不一定能消除艺术作品的灵韵。事实上,技术会让围绕艺术品的灵韵增长,从而导致艺术更加商品化。作品被复制得越多,原作就越受欢迎和受到重视。

名人的光环围绕着作品,复制品会引起对原作的渴望,使原作更加出名。想想蒙娜丽莎,她的形象无处不在,却让你更想一睹原画。

默认情况下,NFT艺术品的内在价值取决于另一个人愿意为该特定项目支付的价格。因此,需求驱动 NFT艺术品的出售价格。当一件NFT艺术品被不断复制、传播、使用的时候,那个真正的NFT作品就显得弥足珍贵了。通俗点来讲,得通过复制的、非正品来哄抬真正艺术品的价格。

综合来看,NFT艺术品确实是一个对原作和购买者都十分友好的选择。

NFT+游戏 = 继续革命

一直以来,游戏都是最早、最努力寻找虚拟与现实边界的领域。

在《社交网络》电影里,斯皮尔伯格为我们展现了元宇宙的未来,也是游戏的未来。到现在,游戏始终捆绑着元宇宙和NFT(在元宇宙中,交易的对象物品是NFT。可以说元宇宙是由NFT组成的,大到房子小到衣服,只要是可以被用户私人所有,便可以把它铸造成NFT)。

而在尚未成熟的元宇宙和NFT中,游戏行业面临的绝不是泡沫,而是继续新的革命。

在2017年加密货币热潮期间推出的一款收藏猫交易“游戏”。其最昂贵的数字猫在2018年以相当于17万美元的价格售出。

而现在,大型游戏发行商正在研究如何将NFT带到下一款《堡垒之夜》或《Dota 2》中,以及它们为游戏和发行商创造的创收机会。

区块链技术和NFT为游戏开发者和发行商提供了全新的游戏盈利水平和全新的收入流。同时,区块链为游戏提供了一个安全的交易平台,并通过NFT提供了一种去中心化资产交换的方法。发行商现在正在开发带有一系列收集道具的游戏,如赛车游戏中的F1赛车,他们希望这些道具能够带来可观的收益,并吸引那些想玩游戏的玩家,同时他们也能够从赚取、购买、收集和交易游戏内资产中获益。

想象一下,如果你花了两年时间收集的《堡垒之夜》皮肤和装备值几千美元。对于那些在游戏中积累有价值且稀有的资产的资深玩家来说,他们有可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开始从自己的爱好中赚钱。

像《The Sandbox》这样的游戏将整个虚拟世界带给可以构建自己的游戏体验并从中获利的玩家。这样的虚拟世界提供了虚拟空间或“土地”,而这个虚拟的“土地”是 NFT,它拥有现实世界的价值和独家所有权。

最近,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The Sandbox》中的一处地产被卖出了43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738万元。按照北京市平均房价每平米6.7万元计算,可以买下408平米的超大平层。

而游戏+NFT仍在继续革命。在NFT中,你在游戏账户中积累的每个游戏道具都有一个属于你的独特身份。你可以将非功能性资产(token化资产)从游戏中取出,并将其存储在数字加密货币钱包中。然后你可以将它们带到另一款游戏中,在市场上出售,或者与其他人进行交易。这项技术仍然是新的,在任何现有的主要游戏中都还没有出现,不过在游戏世界这只是时间问题。

NFT+各界 = 撞向泡沫 ?

就像Gucci执行副总裁罗伯特·特里弗斯(Robert Triefus)说的那样:“奢侈品牌开始设计NFT是不可避免的……大家都怕错过下一个互联网机遇。”

对奢侈品来说是这样,其他行业仍然适用,大家都一窝蜂地冲向NFT,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利。

今年7月,ASICS发布了Sunrise Red NFT系列,但它的实际售卖情况如何呢?43双鞋的实际平均售价约为1400美元,但其标价是售价的八倍,8838美元。

而我们在新闻中,看到的运动品牌的NFT出售是这样的“今年3月,RTFKT Studios与18岁加密艺术家Fewocious推出联名鞋款,仅开卖七分钟便售出600余双,总价值超过310万美元,平均计算每双球鞋价值达到了4992美元。”

再往前捯饬几个月,Facebook宣布改名Meta,冲向元宇宙和NFT。消息一出,关于“Facebook论文”这件丑闻,也随着消息被人遗忘在脑后了。(具体可以查看Inpander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社交网络》变《头号玩家》,扎克伯格下的哪盘棋?)

再看看奈雪,冲向元宇宙和NFT,也是为了转移现在在奶茶界的尴尬问题(产品同质化和成本上升),但从结果来看,并不奏效。在12月初,奈雪港股价格一度维持在9.4元,但推出NFT数字艺术品那天,港股价格维持在8.4港元左右。

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都生怕错过风口。或许是前人的成功加上了媒体的助兴,他们都抢着想成为下一个成功者,但是却不看见不被媒体报道后那些差强人意的结果。眼前的新兴机会,可能只是一座海市蜃楼。

-END-

发布于 2023-01-14 07:35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店长成长手册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