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归因的两种归因模型和四种常见的归因方式说明(上)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知道,广告转化归因具有生态价值。对于广告平台、广告主以及广告媒体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是效果广告的根本。
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广告归因逻辑本质上是一套规避归因冲突的规则。公开透明相对合理且易于落地的规则才有利于生态的发展。
广告归因的基本原则是,需要归因到具体素材以及在具体时刻发生的转化。举个例子,一个广告不同的素材在同一个用户进行了多次的曝光,最终发生了转化。广告归因的逻辑不仅要确定是哪一个素材带来的转化,还需要确定这个素材是第几次曝光,在哪一个时刻带来的转化。因此,在广告的每次曝光的链路中,都有唯一一个追踪ID用于进行广告数据的跟踪或者串联起来。这个追踪ID,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说法,有的叫traceid,有的公司则叫clickid或者tracking_id,外表不同,本质一样。
基于归因的这个基本原则。在国内效果广告实际的操作中,存在着应用最广的两种归因模型和四种常归因方式。(归因模式有很多,这里只讲应用最广的几种)
两种归因模型,主要是最后的归因模型和首次归因模型;其中,最后归因模型,又包括两种归因方式,分别是播放(或者曝光)归因和点击归因。而首次归因模型,又包括注册(关注)关注归因以及渠道包归因。如下图:
最后的归因模型,指的是,当一个广告在相同的用户下在多个媒体上发生了曝光、播放或者点击,并最终发生了一个转化。广告主则会按照最后的归因模型,通常通过设备ID的方式进行匹配,找到转化前的最后一次有效的播放或者点击对应的媒体,并将这次转化的效果归功于最后一次有效触点(曝光、播放或者点击)的媒体。由于是通过某个ID匹配最后发生广告动作的媒体,因此这种归因模型又被称为是最后的归因模型。
最后归因模型,包含两种常用的归因方式:播放归因和点击归因。
播放归因和点击归因,都是最后的归因模型,也就是说,广告主发生转化后,会找到转化前最后一次有效的播放或者点击所对应的媒体。通俗的理解是,最后进球的功劳最大。两个归因方式的区别点在于使用的场景和归因时间窗口不同。
点击归因,英文简称CTA(click through Attribution),通过广告的点击行为来进行归因,即广告主的转化后匹配的最后的一个广告行为是“广告点击“。业内同学通常也叫LastClick。也就是说,一个转化要归因,看的是最后一次点击是在哪里发生的。前面的所有点击都只是“传球”,最多算助攻,最后一次点击才是射门。
点击归因适用于绝大部分的广告场景,历史悠久,广告主认可程度高。归因时间窗口一般是7天或者30天。
有效播放归因,常常用于视频广告场景,比如在抖音和快手,通常是按广告有效播放5s 后作为有效的广告触点进行归因。也有广告平台不按套路出牌,只要广告一播放就认为是有效的播放。也就是说,只要你看视频广告的时间超过5s,在一定的时间窗口范围内发生了转化,效果就会归因到了这次广告的播放。广告平台认为,用户的转化是因为看了广告之后才转化的。
因此,播放归因,主要应用于视频广告场景,在图文广告场景就不适用了。同时,播发归因的时间窗口一般只有24小时。比起点击归因的归因有效归因时间周期要短很多。主要原因是,广告的播放给用户带来的“心智”的影响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同时,播放触点量级很大,很容易就“抢”了自然量的转化效果,综合权衡下一般取24小时作为有效时间窗口。
这种播放归因方式从另外的角度看多少有点强词夺理和牵强附会,但目前在很多广告平台都有这种归因的方式,无可厚非。而且,这也是一种舶来物,最早开始做播放(曝光)归因的是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