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浪微博产品未来的发展

18688844
18688844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20 浏览

 分析新浪微博产品未来的发展

尽管微博依然还是目前关注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互联网产品之一,但毫无疑问,它正面临各种问题,及来自业界的诘难。

这种诘难,一方面来自于用户体验的下降和产品功能的方向:随着用户数量、日均消息量的亿级增长,微博用户的审美情趣、信息选择需求和能力等,都在加速提高——他们对信息越来越挑剔——微博产品的更新换代能满足他们不断提升的品味么?

另一方面也来自行业内对其商业模式探索的挣扎与迷途:满足用户需求的另一面是满足客户和资本的需求,如何将这两面无缝结合到这日渐庞杂的系统,但有一如既往简单的产品中?

最后,这些问题又都回到原点,即微博到底应该是什么?它的下一步,将往何处去?

  回到信息载体的本原

作为取代传统媒体的重要信息传播载体,一个比较真切的体验是,我们越来越难以在微博上找到需要的内容。

1、信息越来越庞杂、过载甚至混乱。我们不得不机不离手,不断地刷新、补课、翻阅,才能跟上信息更新的步伐,为信息所累。

2、同时,信息又变得越来集中和缺乏营养。

一方面,信息结构上,“段子语录”、“社会事件”和“热点爆料”等成了主流,且占据绝大部分传播资源;另一方面,传播渠道上,资源基本被类型单一的“大V”和各种营销账号霸占。

基于此,大量的“生活类内容”、“垂直类信息”等被淹没其中,难以传播和获取;个人关系链也被名人、大V等强势关系链取代,微博的社交属性由此表现得也并不明显。

此外,在信息传播气质上,各类大号、公知的表达,更多只是为了出名和情感宣泄,而非传递真实、有价值的信息。

不得不让人想起了Twitter。

作为微博的鼻祖,Twitter一直推崇“至简”原则,即更专注于信息本身,让用户能最简洁的获取所需信息,而不是急于塞给用户除此之外的各种眼花缭乱的新功能。

即功能和形态上无论怎么演变,微博产品之本质和原点是不该忘却的,即其开放关系链对信息传播的独特价值。这从雅安地震时,微博开放数据对寻人及协助赈灾方面的价值就可以看出。

与微信相比,笔者看来,微博越来越聚焦于“信息”一端,而微信则在无线与碎片、关系链的多种作用下,“互动”扮演更加核心的角色。

基于此,谈到微博下一步时,我们认为,其至少应该具备“健康的内容生态”、“基于真实的社交关系链”、“持续展示优质的内容”以及“便于用户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等条件。

看看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近期的改版都在往何处去吧。

前者一方面与淘宝合作,将毫无瓜葛的商品信息插入了用户界面;另一方面,通过page、card产品,在用户feed流里面,塞入了大量同样关联度不大的所谓垂直信息。笔者认为,这在用户体验上的影响,将是破坏性的,也背离了微博作为有效信息载体的本原。

腾讯做的则相对对味一些。

无论是微热点——提高用户对热点信息的获取效率,还是微频道——为用户对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内容需求提供平台,还是微圈——基于个性化的用户社交关系数据挖掘,都将功夫花在信息分类上,避免对单个用户的重要微博信息不被忽略,从而给更多生活类、垂直类信息以曝光机会,可谓是对产品形态和运营形态的一次突破。

  怎样才是有效的商业化途径

微博商业化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新浪微博最近的一系列尝试更是成为业内热点。

一方面,通过成功与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合作,新浪微博搭上了电商这一变现通道;另一方面,又基于page 、card产品,搭建了新的变现载体。

但如前所述,这一系列大动作都是以影响,甚至牺牲用户体验为代价的,无效信息的硬性植入,让微博信息便得杂乱无章。

这一问题上,腾讯微博走的则比较保守。

从其新版产品形态来看,仍旧专注于产品本身。一方面推出了如微圈、微热点、微频道、微博管家等重整信息流的产品,同时吸收了一些Facebook和G+的因素,围绕价值信息与关系链分组,将内容和用户进行高关联度重组,帮助用户自动过滤低质量微博,提升用户体验,走“优质内容,轻质阅读”的路子。另一方面,与腾讯其他产品进行数据的打通。

在商业化路径选择上,笔者不愿意看到新浪微博的路子,因为其表现的明显有些急功近利。而腾讯微博的路子将如何走,也需进一步关注。

文章

发布于 2023-01-14 19:15

免责声明:

本文由 18688844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