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做什么的呢(分享互联网究竟是个什么行业)
说起互联网行业,在当今可谓是炙手可热。如果问一个应届毕业生,毕业之后想去哪里工作,十有八九他的回答是:互联网行业。也不管自己的专业是啥,也不管专业对不对口。
原因无他,因为这几年的互联网行业,实在是太吸金了。吸金到什么程度呢?年薪几十万的满地走,年薪百万的多如狗。这并不是某些公司的高管,也不是某些集团的董事长,就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最基层的程序员,或者算法工程师,或者数据挖掘师,或者是项目经理,总之,只有你想不到的工资,没有互联网公司开不起的薪水。
统计的不一定准,不过可以说明情况
甚至,有好多人专门研究那些互联网大厂在招聘时的规则,哪些是加分项,怎么跟HR谈薪水,怎么要期权,怎么把自己包装成一个资深的互联网人,如何说出一嘴地道的互联网黑话。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年薪不说是翻倍吧,也得是前女友回心转意。
互联网黑话,你懂多少?
那么本文第一个目的,就是帮大家分析什么是互联网行业,求职的时候应该往哪些方向找,哪些互联网公司蒸蒸日上,跟些互联网公司行将就木。别被某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公司给骗了。
所谓的互联网行业,其本质上跟传统行业并没有什么不同,跟钢铁、房地产、工业制造、甚至快消产品,都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互联网公司是基于互联网来开展业务的。这句话看起来好像是一句废话,但恰恰是这句废话,道出了互联网公司的本质。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笼统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代互联网和二代互联网。一代互联网以PC为载体,代表产品就是浏览器,那个年代,上网还是一件时髦的事情,不像现在稀疏平常。以网游、聊天、网购为代表的新人类行为,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人们打开浏览器,可以看到无数的信息;人们打开网游客户端,就可以跟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玩家一起联机;人们进入聊天室,可以和远在天边的朋友聊个通宵;人们打开网上商城,就可以足不出户地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以BAT、网易、搜狐、新浪为代表的老一代互联网巨头,登上历史舞台,也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他们抓住了时代的机遇,攥住了就不松手,咬住了就不撒口,时代也给予了他们相当丰厚的回报。
PC是那个时代的印记
二代互联网,以手机为载体,代表产品是手机上的无数APP、小程序。特别有趣的是,进入二代互联网之后,一代互联网巨头,有一些顺势转型,再一次站上了时代的浪潮之巅,比如腾讯、阿里;而有些却仿佛丢掉了灵魂,从神坛上跌落下来,成为了凡人,比如百度、网易、搜狐、新浪等,取他们位置而代之的是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像字节、滴滴、美团,以及一众守着各自APP阵地的互联网公司,像贝壳、快手、拼多多等等。他们同样抓住了时代的机遇,跟顺利转型的一代巨头一起,组成了现在的互联网生态。
二代互联网,又称移动互联网
从以上内容,我们能够看到,互联网公司的特点,就是依托于互联网向消费者和用户提供各类服务,本质上也是向消费者来提供服务的,只是因为通过互联网来提供,所以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对程序员的需求量巨大。
而对程序员的需求量巨大,让人们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互联网就是IT行业,IT行业就是互联网。其实不然,狭义的IT行业,几乎清一色都是对企业服务的,无论是海外的Intel、思科、IBM、Oracle、SAP,还是国内的华为、浪潮、麒麟、用友等,普通的消费者是永远都不会直接得到他们的服务的,反而是那些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可能会从这些传统的IT公司采购很多产品与服务,用来支撑自己的业务能够正常运转,从而服务好最终的用户与消费者。
蓝色巨人IBM,传统IT行业的代表,如今的命运……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真正的高薪,往往是来自新兴的互联网行业,而不是传统的IT行业。当然,互联网公司的高薪也并不是毫无逻辑的,要么是因为互联网巨头已经产生了垄断,垄断产生了高收益,高收益可以提供相应的高薪;要么是因为新兴的互联网公司超强的吸金能力,能够在资本市场上融来天量资金,从而给员工提供相应的高薪。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是前者的话,那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用太过于担心自己的薪酬,因为整个的商业逻辑都是闭环的,公司的盈利状况良好。
如果是后者的话,那就得仔细分析一下了,当前的业务逻辑是否成立:如果成立,那么过不了多久,公司就可以不再依赖融资,自己的造血能力足以实现盈利;如果当前的业务逻辑不成立的话,那么当融资一断,公司面临结局只有一个: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