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社群营销案例有哪些(分享五大成功的社群运营案例)
社群营销就是基于相同或相似的兴趣爱好,通过某种载体聚集人气,通过产品或服务满足群体需求而产生的商业形态。社群营销的载体不局限于微信,各种平台,都可以做社群营销。论坛,微博,QQ群,甚至线下的社区,都可以是社群营销。做社群营销的关键是有一个意见领袖,也就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或者权威,这样比较树立信任感和传递价值。通过社群营销可以提供实体的产品满足社群个体的需求,也可以提供某种服务。各种自媒体最普遍的是提供服务。比如招收会员,得到某种服务,或者进某个群得到某种专家提供的咨询服务等。
搞营销的人应该都知道,小米手机就是靠社群营销起家的。“不花一分钱广告费,第一年卖100万部。”小米做到了,靠的就是社群营销。小米营销的成功关键就在于它有一群热爱小米的忠实粉丝,而小米的核心就在于小米的社群。小米社群营销的关键,主要就是懂得抓住核心粉丝群体,借力社会化媒体进行内容营销。社群营销玩的溜的不只有小米,还有秋叶PPT、逻辑思维、正和岛、吴晓波频道、大熊会等等。我们根据社群特征,总结出五大类型社群营销成功案例。
一、教父型社群。在社群蛮荒时代,依靠人格魅力、知识专长或传奇故事,就能迅速圈起一群人并很快开枝散叶,这样的领袖我们可以称之为“社群教父”。上图榜单中位居前十的有一半都是“教父型社群”。比如逻辑思维、吴晓波频道、大熊会、秋叶PPT。“幻方秋叶PPT”主打商务软件社群式学习,倡导“每天三分钟,碎片化学习”的高效学习方式,制定一周课程表:周一周三周四PPT教程,周二Excel教程,周五一起来拆书,周六秋叶随笔,真正让成员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
二、圈子型社群。正和岛,国内最大的企业家社交平台,目前有4000多名会员,均为年收入或市值1亿人民币以上的企业的董事长或CEO,规模10亿元以上的企业家将近700位,领袖级企业家上百位。柳传志、张瑞敏、鲁冠球、王石、宁高宁、马蔚华、马云、王健林、郭广昌、李书福、俞敏洪、曹国伟等企业领袖,都是正和岛的热情支持者与积极参与者。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产品经理,代表的是我们个人的品牌。如何运营社群?其实我们只做了一个词——链接。互联网的最大价值,一定是彼此之间都能够创造价值。任何优秀的人士,在我这里都会进行一个匹配,哪些人可以和他发生链接,所以这些优秀的人也特别愿意到正和岛去做客,因为感觉就像回到家一样。所以我们给正和岛一句最简单的描述就是:“链接有信用的企业家,让商业世界更值得信任。””——正和岛产品运营负责人苟忠伟。其实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朋友,我们心里也大概有一个衡量,谁和谁可以在一起更匹配,但我们也很少的让他们互相去链接起来,我觉得这也是值得大家可以思考的一个地方。
三、学习性社群。号称拥有7000社员的中国第一互联网学习社群——颠覆式创新研习社。颠覆式创新研习社的创始人李善友是酷六网的创始人,中欧国际商学院的兼职教授,前搜狐高级副总裁…主要就是演讲,培训。颠覆式创新研习社仅仅靠5个人进行主要的运行,包括李善友和下面的4位美女管理员,舒雅/小新/小冰/一昕,主要负责组织线下课程、论坛活动,分工管理各个社群,每个美女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位和能力,给人以深刻印象。另外每次活动还会组织与会的会员成为管理的志愿者,所以也只能说,李教授实在是把自己的理论实践的太棒了
四、服务型社群。代表选手——南极圈。作为腾讯官方唯一认可的离职员工组织,南极圈社群最早起源于2010年2月,由前腾讯员工Eric潘国华和腾讯资深老员工一同创办的“永远一家人”QQ群。现在,"南极圈"通过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极课堂"线下沙龙等组织,聚集了以腾讯离职员工为主的互联网精英数万人,致力于打造互联网创业服务第一站。
五、产品型社群。酣客公社是一个白酒粉丝社群。通过社群卖酒,3个月销售2个亿,这也是一个传奇。酣客公社已成为首屈一指的中年粉丝群体和中年企业家粉丝群体。产品定位:匠心,逼格,情怀和温度感;酣客酒仅售199元的可以PK茅台的极致白酒;FFC的运作模式、去中间商化、粉丝化、互联网化运作等做法带来的超常营销模式。一个超级铁粉把他的朋友们拉到微信群,一起玩酒,一起讨论商业趋势,是自由产生的。简单认为通过粉丝卖给顾客。
互联网时代,简单粗暴的社群营销不受待见,社群营销不应该成为垃圾营销的始作俑者。未来营销的趋势依然是社群媒体,我们要认清这是一个信息过载、传播过度的时代,只有摒弃烦躁粗暴的营销模式,抓住社群本质内涵,才能把社群经济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