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新农人,怎么破解“谷贱伤农” ?

fish79
fish79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21 浏览

这届新农人,怎么破解“谷贱伤农” ?

9月23日,农历秋分,也是第五个“中国丰收节”。对于农民来说,丰收是一件喜事,但农产品卖不出去、卖不好价在过去也曾困扰农民。

近期,主播辛巴在直播间炮轰东方甄选“打着助农的旗号售卖高额暴利商品”,东方甄选主播董宇辉回应后,当当创始人李国庆也加入战局,发布短视频为东方甄选发声道,东方甄选玉米6元1根没暴利。

在各方争论背后,“谷贱伤农”的话题再一次引起关注。

诚然,产品的差异会带来价格的差异,五毛的玉米和6元的玉米都切实存在。但回到农民本身,农产品能卖出好价,使农民获得更多收入,也是实打实的好事。只是在以往,更多农民受市场、渠道以及工业生产力的限制,辛苦几季甚至一年种植、养殖出来的农产品,难以卖出好价。

在助农、乡村振兴备受各界关注的当下,如何为农产品打开市场和渠道、增加附加值,也是值得各界关注,并为之努力的议题。

几年前,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的程智也曾为霸王蟹的销路担忧,尤其是2020年疫情来袭之时,“全县约有5万亩成蟹滞留塘里。”

但今年,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9月是大闸蟹成熟的季节,程智这段时间一直在蟹田忙碌,“今年气温高,螃蟹的产量有一定影响。但因为这些年科学养殖,螃蟹的品质有所提升,个头大了很多,卖得上好价钱,养殖户的收入也在提升。”

为了建立稳定、可靠的销售渠道,程智瞄准了线上,并最终敲定在京东开始霸王蟹的销售,“品质是最重要的。”程智如此解释选择京东的理由,“品质与品牌直接挂钩,坚持优质的品质能够沉淀到高端客户,也才有提升产品附加值的空间。”

另一头,消费者正通过平台下单,享受新鲜送达的美味。在程智依托的宿有千香霸王蟹京东自营旗舰店,燃次元在商品评论区看到有消费者表示,“朋友推荐的店铺,收到货果然没有失望,到货全部是活的,肉质饱满,而且黄很多。”

如今,程智依靠京东平台,已经有了稳定的销量,仅2020年宿迁霸王蟹在京东的销售额就突破了千万元,由合作社负责的养殖户年收入也早已轻松过10万元。

这中间将蟹田与消费者连接起来的,便是京东。

这是一条线,一头连着农户,另一头连着消费者。放眼全国,京东的助农之线已经细细密密织成大网,除了江苏宿迁的程智,还有新疆昌吉的李平、山东招远的张亚飞……全国各地的农户通过京东平台,解决了销售难题,甚至形成了产业,带动了当地发展。

自2013年中国首个特产馆“西藏馆”在京东上线以来,助农十年,京东的身影遍布全国。9月7日,首届“京东农特产购物节”开幕,来自购物节的数据显示,此次“京东农特产购物节”邀约110+地方政府,产品范围覆盖全国2000多个农特产产业带。

“京东充分发挥电商平台的优势特长,深入开展产业扶持、劳务招工、电商培训、金融支持等工作带动群众脱贫增收,去年以来京东集团积极谋划提出乡村振兴奔富计划,在服务三农的道路上探索实践,展现了新作为,做出了新贡献。”9月20日,在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京东农特产购物节线下主会场活动上,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艳表示。

“乡村兴则国家兴”,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关注三农问题,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要想真正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必须要实事求是,深入发展数字乡村。

在助农、乡村振兴中,京东发挥平台优势和企业数字、科技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但乡村振兴、农村产业发展并非一朝一夕,社会各界、京东等企业平台,仍任重而道远,还需砥砺前行。

扎入农村,将产品卖出去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但丰收之后,农产品能否卖得出去,又能否卖上好价钱,是困扰农民的另外一个问题。

在回乡养蟹、卖蟹之前,程智曾在上海、北京、杭州、温州、厦门、南京等多地从事水产批发市场销售工作,“养蟹也要技术,我的蟹养得一般。与此同时,其他蟹农则面临着蟹卖不出去、卖不好价的问题,于是我们就达成了合作,蟹农负责养蟹,我负责销售。”

虽然有多年从事销售的客户群做基础,但程智的销售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首先在物流上,“快递给售卖效率拖了后腿。有的客户反映物流等太久,有的认为快递费用过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程智在南京开出了线下店。

随后2020年的疫情,对线下打击颇大,“全县的霸王蟹都陷入滞销危情之中。”程智心急如焚,“养殖户中有部分蟹农是建档立卡户,很可能因这一次滞销再度返贫。”

最终靠程智与当地政府、批发市场客户三方力量,集中在25天运出了超3000吨大闸蟹,为全县挽回亿元以上经济损失。但这也给程智上了一课,目前的销售模式不确定性太高。程智想转做线上,这才是未来的销售趋势。

于是,程智上线了京东平台。资料显示,2021年双11期间,宿迁霸王蟹成交额同比增长600倍,同时,作为京东打造乡村高质量的标杆产品,上线销售至今(2021年双11期间)创造了新品牌排名第一的纪录。

距离洪约500公里,山东招远的张亚飞也曾为家乡苹果的销售发愁,“我的家乡是山东招远大户陈家村,由于这里昼夜温差大,擅产果径超过75毫米、糖度超过14度的高品质苹果。但一直以来,家乡的苹果都虽然丰收,却滞留在本地不为人知。”

2019年,28岁的张亚飞退伍后,放弃了留在北京当公务员的机会,回到了家乡招远干起了家里的老本行——苹果批发。张亚飞家里从事苹果批发行业已经20年,基本是从周边村镇收购、通过冷库存储批发,以线下销售为主。

但与程智一样,张亚飞同样遭受了疫情的冲击。疫情爆发之后,以线下销售为主的张亚飞遇到了明显的困难,“周边村镇的果农都将苹果囤积到冷库中,但几乎没有订单,几千吨的苹果,就怕长时间放不住。”

于是张亚飞也决定将销售渠道转为线上,并且找到了京东,“我们的苹果品质好,定的销售路子也是走高端,这一点和京东的定位也比较契合。”上线京东仅半年时间,张亚飞的店铺单量飞涨,从日均500单到上千甚至一度过万,靠着品质冲入当地头部商家。

“与京东合作后产品附加值提升了25%以上,全村年收入提升到1500万元以上。”张亚飞介绍。

更出乎张亚飞、程智意料的是,在帮助农产品销售这件事上,京东并非仅仅提供一个平台而已,而是深入农户之间,与农户一起实打实地解决问题。

上线京东平台之后,单量飞涨的张亚飞遇到了新问题,比如传统冷库的人力搬运和手工操作效率太低,仓储打包发货能力不足,导致苹果经常无法第一时间发出。于是,京东物流工作人员和张亚飞进行了深度沟通,带他了参观京东物流青岛亚洲一号并讲解现代智能仓储体系,双方最终确定了京东云仓与农特产地相结合的的产地云仓模式。

在无锡阳山,今年6月水蜜桃当季时,京东物流在阳山镇辖4个社区、10个行政村投入100个揽收点位,比去年增加三倍。京东还投入400名快递小哥深入农户家中,移动揽收,农户无需出门送桃,揽收时间缩短,减少原果破损,助农增效。

多年来,京东在多个产业带,躬身实践,抓品控、树品牌、拓市场,将助农化作行动,带动乡村振兴和乡村产业发展。

牵线农产品与市场,放长线做产业

要完成农产品的销售,用户是基础,物流是保障。

根据今年8月京东披露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的12个月,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为5.808亿,同时,截至2022年7月,京东PLUS会员数量已突破3000万。海量的用户,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潜在用户和广阔市场。

为打通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手头这条线,京东也不遗余力。

今年首届“京东农特产购物节”,京东就投入数亿元费用和资源,同时联合多地政府部门向消费者发放十亿“助农券”。借此,众多农特产销售大幅提升,也打出了品牌和影响力。据悉,“京东农特产购物节”上线首日就实现开门红,四小时内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97%,全渠道订单量同比增长44%。

物流更是重中之重。为了覆盖广阔的乡村、县城,2019年,京东就公布了“千县万镇24小时达”等乡村数智化服务体系,截至目前京东物流在全国94%区县、84%乡镇实现了当日达或次日达。

而农产品多数是生鲜,为了完成这一品类配送,京东物流搭建起规模庞大的生鲜冷链仓储网络,全国有超过300个城市的消费者可以使用京东生鲜冷链配送,库内日均订单处理能力达到100万件。

“从消费者的履约交付来说,要从头至尾保持生鲜的品质,是一个难题。”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集团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食品生鲜事业部总裁叶威直言。

2016年,京东建立生鲜事业部,此后京东也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上持续投入,“发达国家冷链流通率普遍保持在85-90%以上,而中国仅为20%多,这意味着中国大量冷链设施的缺失。”叶威介绍,但经过持续投入,目前京东已经建设了全国最大的冷链仓配物流网。

打通了农产品销售的线,京东还要实现乡村振兴的“长线”。助农不仅仅是把农产品卖出去,还要助力区域,打造品牌、产业,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

以江苏省泗阳县为例,近年来,京东就与泗阳携手打造全国电商特色示范县。

京东依托自身供应链、物流、技术、金融、服务五大核心能力,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乡村为基础,在泗阳围绕数字经济产业、智慧泗阳、乡村振兴、特色农业、跨境电商等项目,搭建电商直播基地、运营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互联网总部经济大厦等平台,并发布“就泗鲜”电商品牌,赋能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泗阳现有电商企业5260家、网店约1.2万户,年电商交易额突破350亿元,并先后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数字乡村百强县称号。

在山东日照,京东农场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实时收集土壤、气象、虫情、药肥等数据,在方便农场主管理大田的同时,也将蓝莓的质量与标准提高,从而达到提质、降本、增效、减损的效果。

京东还帮助贵州修文猕猴桃、福建宁德大黄鱼、云南小粒咖啡、宁夏盐池滩羊等众多地方特色农产品向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和数智化迈进,市场份额、产品销量获得大幅提升,品牌知名度不断攀升,农民也实现了大幅增收。

不仅如此,京东还主动打造了游水鸭、飞翔鸽、跑步鸡等多个乡村振兴(扶贫)产品,为打造地标特色农产品做了很多工作。

“多地农特产品存在品牌知名度低,缺乏完善的品控体系,供应链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京东协同当地政府和合作伙伴,从品牌建设、产业规范化和基础设施赋能三个方面着手,帮助农特产业解决难题,帮助当地农特产业实现了全面升级。”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集团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总裁刘利振介绍。

助农十年,全国成网

提到农产品销售,似乎更多消费者脑海里出现的是拼多多等其他平台。因为在京东平台,更具优势的是3C数码。

但事实显示,京东早已投入助农多年。2013年,中国首个特产馆“西藏馆”在京东上线;2014年,京东发布下乡进村的“星火试点”计划,四川省宁寿县成为首个签约试点县,当地开设宁寿县特产馆,宁寿县枇杷、“不知火”等特色农产品搭上网上销售的快车。

2015年,京东启动面对农村市场的“3F战略”(即工业品下乡、农村金融、生鲜电商),也是在这一年,京东的县域电商覆盖了全国22个省(区)的200个县市,服务范围覆盖超过18万个行政村。

2016年,京东与国务院扶贫办签订《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探索“产业扶贫、创业扶贫、用工扶贫”三大模式。2020年,京东提出“奔富计划”,要通过乡村振兴五大行动16项举措,推进“三年带动农村一万亿产值成长”。

9月20日,在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京东农特产购物节线下主会场活动上,京东透露,从“奔富计划”启动至2022年8月底,22个月间已带动农村实现产值超过6200亿元,在全国打造多个“奔富村”,帮助数百万农户大幅增收,有望提前“三年带动农村一万亿产值成长”的目标。

十年时间,京东助农从西藏、四川向全国扩散,目前几乎已经覆盖全国,江苏省泗阳县、陕西眉县、云南省临沧县、福建省平和县……处处都有京东助农的身影。

在助农实践中,京东集团也织成一张网,京东零售、京东物流、京东健康、京东生鲜……各个事业部均全情投入,参与其中。

2020年京东健康开启助农计划,在该计划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宁夏中宁县枸杞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综合产值达102.3亿元。京东健康还发起建立枸杞登记分类标准,并严格执行以地标、国标为核心的枸杞生产标准。

数据显示,目前与京东健康合作的中宁枸杞品牌已超过20家,销售环比增长保持在100%以上,带动枸杞采摘村民就业超3000人,平均每人月收入达5000元。

此外,京东健康还持续助力云南文山的三七销售及深加工产业,并先后与八家具有东北黑蜂蜂蜜地理标识的品牌建立合作,助力其开拓市场空间,提升品牌知名度。

“2015年,公司就提到生鲜未来应该是公司长远的一大战略。刚好在扶贫这个概念上,京东在接触多了地方政府后,也觉得这是京东在长远发展中有义务以及有必要去做的。”京东生鲜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是2016年京东从0-1组建生鲜事业部的契机。

助农、乡村振兴是社会各界一直关心、关注的问题,但难的是躬行其中。为了助农,京东不吝投入,并在农产品销售之余,思虑打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路,以产业发展、产业振兴为最终目的,为企业投身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探索。

京东零售CEO辛利军也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京东集团拥有超过42万名员工,其中70%来自于农村,因此京东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感情是真挚的、深厚的,更是长期的,作为一家新型实体企业,京东植根于实体经济,也始终服务于实体经济,致力于当好乡村振兴的“耕耘者”。

乡村振兴、农村产业发展,有京东等社会企业躬身投入,想必会走得更快、更好。只是乡村振兴也任重而道远,务必长时间持续投入,才能真正见效,京东要做的还有很多。

发布于 2023-01-15 10:40

免责声明:

本文由 fish79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