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机会:坐上火箭的人,会是你么?

lubaby726
lubaby726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8 浏览

 创业机会:坐上火箭的人,会是你么?

人这一辈子就靠那么一两次结构性机会,而判断结构性机会也是有套路可循,关键就看你是否能把握得住。

我还记得小时候历史课上,当老师讲到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大意是:某件历史运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所以哪怕今天没有陈胜吴广,明天也会有吴胜陈广。

那个时候,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可以把人作为个体的作用这么弱化,难道历史上的所有英雄都是无意义的?

后来,在工作的这些年里,我不断地分析逻辑与趋势,希望从历史中收获对未来的预判,从事实中找到底层世界的运作法则。

比如,我在之前的文章《商业的发展的纵横理论:“横”的机遇,“纵”的累积》中曾经提到过我做的一个研究,其实这个研究很简单:

我选择了一些在当今市场上有绝对代表性的互联网公司,研究他们创始人年龄与公司成立年龄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创始人年龄差距很大,没有太多规律,而公司成立时间却是能给人带来一些启发的。

你们猜:

网易、腾讯、携程、盛大、阿里巴巴、百度等这些传统巨头是哪年成立的? 小米、美团、蘑菇街、陌陌、今日头条、滴滴等这些新兴巨头又是哪年成立的?

答案是,上面一排的公司,都是 97 年到 2000 年之间成立的,而下面一排公司都是 2010 年到 2012 年之间成立的。

很明显,上面一排代表了互联网,而下面一排代表了移动互联网。

所以,不得不说,外部环境的重要性是要高于自身能力与努力的。

或者换一种更主动积极的说法吧:一个人对外部环境的辨别能力(尤其是对转捩点的判断能力),所带来的各种“选择”,大多时候是要比努力更重要的。

我想这大概就是成功人士大都把成绩归根于运气的原因吧。

对于一个人的短暂寿命来说,某件突发事件可能是至关重要的转捩点,但在历史长河中,某个个体所能做的只是让一件事早一点发生或晚一点发生,但该发生的就迟早会发生。

所以,这就带来了两个问题:

人一辈子到底能遇到几次转捩点的机会? 如何预判转捩点与其背后的机会?

1、人一辈子到底能遇到几次转捩点的机会?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从个体来讲,高考、找工作、选择配偶等都是转捩点的机会,但从更广大的外部环境来说呢?

我时常在想,如果我早出生几年,就会早入行几年,就能赶上移动互联网刚兴起的阶段,那么也许职业发展到现在就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结果。

那么比如你是一个比我入行还晚的人怎么办呢?如果你已经完美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的高峰机遇,那这辈子是否还能有下一次机会呢?

何况,绝大多数人都会浪费上天给的第一个机会,这是一个练手与积累经验的过程,是为了第二个机会做准备用的。

所以我曾经写过一段话,说人生其实就是在等一个机会,而在这个机会来临前,要预先做好各种准备,不管是人脉资源、金钱积累还是个人能力等等。

那人一辈子到底能遇到几次转捩点的机会?

在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概念叫做“人生发财靠康波”。

康波指的是一个姓康的俄罗斯经济学家所提出的经济学波动理论。

他研究发现,每一个大的经济周期基本都是 50 年左右长短,而在这 50 年之中存在 4 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回升。

世界经济史上的五轮康波

其实按照这个理论,基本就是说每个大的经济周期是来自于几次大的科技革命,而每次科技革命大概持续 50 年的长短,所以每个人一辈子最多能经历一点几个大的经济周期。

但是,从上图又可以看出来,在同一个大周期内,也会有数次不大不小的周期性机会,比如同属信息革命中,就会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这两件事。

所以,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每个人一辈子大概可以碰到的大周期就是一两个,而可以利用的大机会就是三四个。大多数人会在十多岁或二十多岁的时候错过或浪费第一个机会,在三十多岁的时候抓住第二个机会,而在四十多岁、甚至更晚的时候还有心奋斗且还有余力的已经很少了。

所以,一个人一辈子可能就是有一次练手的机会,和一次把握的机会,都错过了也就是错过了。

而且,这并不和五十年长度的康波理论矛盾。比如为什么 BAT 大而不倒,为什么现在的新崛起的公司背后都是 BAT 的影子?就是因为 BAT 才真正抓住了康波机会的起势,而后面的人只能抓其后的小机会。

2、如何预判转捩点与其背后的机会?

那么,回答完第一个问题再来看第二点,如何预判转捩点与其背后的机会?

首先,转捩点什么时候出现是否可预测?

这就好像在问说,能不能判断科技创新的时间节点一样,我觉得是很难的。

但好在,科技创新与实际的应用之间还存在了一定的 gap,所以就像 Benchmark 合伙人 Matt Cohler 所说的:

My job is not to predict the future, it’s to notice the present first.

我的工作不是预测未来,是最早的感知当下。

所以,就好比虽然智能手机是 2007 年就开始出现,但每个人都可以有两三年的观察和反应的时间,就算 2010 年开始进入还是算非常早的。

那么转捩点出现后,背后的机会是否可预测?这个我觉得可以。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一句话:

History does not repeat itself, but it does often rhyme.

历史不会重复,但是会押韵。

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说,为什么这句话讲得通呢?

因为一切的市场行为都是围绕需求发展,而需求是扎根在人内心的、不会被重新创造的。所以,随着科技的发展,被不断重塑的只是针对统一底层需求的新的解决方案而已。

于是,只要不断地观察之前几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发展历史和结果,并且不断洞悉人们的底层需求,就能对未来的科技发展起到一定的预判作用。

比如下方是我之前引用过的汪华、王兴所做的图。这些就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是下一次科技革命来了以后,照样可以用来做参考的。

汪华在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就很准确的预测了应用场景的走向。任何科技兴起后,都会从基础工具、到娱乐、再到本地商务。

王兴依靠四纵三横的模型不断寻找到创业机会,并且最后补充了物联网维度,把模型升级到了四纵四横,而 ofo、Mobike 和现在的各种新零售,都是可以归结于其中的。

再比如,下图就解释了每一个革新性的硬件平台出现之后,市场会如何发展。

从中间的黑色圆形代表的新兴硬件平台算起,市场的发展顺序是从平台级软件应用(如微信、Facebook),发展到主要应用(手机中日常会经常使用的十多个 APP),再到细分市场(如各种垂直社区和应用等等)。

所以说,通过以上的模型,还是有一定的套路可以预测转捩点的出现与其背后的机会的。

而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背后的原理性的判断法则,我也强烈推荐你阅读我之前写的这篇文章:怎样的创业公司才能突破重围?(也许叫《科技的反稀缺性》更贴近文章内容)

这篇文章中讲了 Gartner 曲线背后的原因,其实也可以呼应所谓的康波的四个周期的产生原因了。

所以,看到这里希望你能明白,其实人这一辈子就靠那么一两次结构性机会,而判断结构性机会也是有套路可循,关键就看你是否能把握得住。

就像那句至理名言所讲的:

“如果火箭上有个位置,你要做的是赶紧跳上去,而不是计较位置好坏。”

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坐上自己的火箭。

#专栏作家#

曲凯,微信公众号:42章经(ID:MyFortyTwo),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海归创投人。美国杜克大学研究生毕业,对职业规划,互联网产品、创业、投资等领域有自己独特见解。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 CC0 协议

发布于 2023-01-16 21:53

免责声明:

本文由 lubaby726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